請娘子稱我為陛下!

第78章 走者相騰踐,伏屍百餘里!

【開陽三年二月十六日,董費的弟弟董奉聽到此事,怒不可遏,他們為義軍出謀劃策,判斷局勢,卻能因為一言不合,就能收押起來,這樣的做法,何嘗不是一種背叛。】【董奉久聞楚世昭的大名,也意識到現在兩軍處於最為膠著,是極難以分出勝負的時刻。】

【在煎熬之際,董奉咬了咬牙,決定冒險一試。】

【開陽三年二月十七日,董奉投奔了楚世昭,並且指出了王守義這支義軍的糧倉所在的位置。】

【很多人顧慮這是王守義使出來的計謀,想要誘騙楚世昭兵行險招,以至於甕中捉鱉。】

【楚世昭同樣難以做出正確的決定,他認為王守義的進攻應該很快就要撐不住了,即將要撤退,可是王守義偏偏沒有撤退,反而一直耗在這裡,讓楚世昭難以捉摸。】

【董奉此人,不知是何出身,楚世昭又和對方沒有交情,這怎麼能去輕信對方的言辭,而不去防備其中存有的疑慮之處。】

【在董奉不斷地勸說下,楚世昭在營帳之中不斷地走來走去,最終亮出自己的寶劍道:“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死守此地,確能守住,可是,若是能將這些人盡數留在這裡,則南方可定也。”】

【楚世昭英挺的眉目望向對方,似乎還在考慮對方的言行可信與否。】

【董奉本就是因為憤憤不平這才投奔而來,可是在眾目睽睽之下,他也意識到自己此行此舉是有多麼的倉促和魯莽,不知該如何取信於楚世昭。】

【正想開口說話,楚世昭卻哈哈大笑道:“諸公,我們大事已成大事已成!”】

【“原先,只有我荊州暗投義軍者無數也,而今,已有義軍投我世昭者。”】

【“這不正意味著賊寇已顯敗跡嗎?”】

【“我有十勝,而賊寇有十敗,董公如今歸附而來,大局定矣!”】

【開陽三年二月二十一日,楚世昭精選了三千人的敢死隊,打算自己親率這支敢死隊,自城西衝擊王守義軍隊的中堅。】

【趁亂軍作戰之際,楚世昭又命麾下一名姓藍,名殊的將領按照董奉提供的位置,襲擊王守義的糧倉。】

【當夜出城之際,碰巧又遇上大風和大雷雨,王守義所在的營帳之中,臨時搭建的軍棚被大風颳走,大雨傾盆而下水暴漲,電閃雷鳴,這既掩蓋了楚世昭派人出城的聲音,又讓王守義難以安眠,不得不來回安撫軍心。】

【深夜,王守義的營帳遭遇到了敢死隊的襲擊,楚世昭親率這支敢死隊衝擊大營,用來給藍殊奇襲糧倉取得時間,吸引對方的注意力。】

【王守義的部將張度,常賀迎戰楚世昭,可是楚世昭這次襲擊過於兇猛和果斷,他們不是楚世昭這支部隊的對手,其中張度被楚世昭陣斬當場,以至於王守義的這種義軍士氣跌落。】

【王守義的起義軍本來大多都是不從事戰事的貧苦百姓,一路打的大多都是順風仗,有些地方几乎官軍不戰而退,人多勢眾的時候,他們還能敢於奮戰,可是接連遭遇到這種惡劣的天氣,又遲遲攻打不下鄱陽,現在遭遇楚世昭近乎於自絕後路的奇襲,士氣潰敗的更加厲害。】

【之後,藍殊一口氣命令自己的手下將王守義軍隊的糧食全部推落水中,在斷掉對方的糧倉以後,他臨陣做出判斷,選擇擅作主張,沒有回到城中,決定回援楚世昭,殺他一個回馬槍。】

【那突然從後背出現的藍殊,讓王守義的部隊以為是‘南陽楊方’的軍隊,一下子就讓義軍計程車氣更加跌落。】

【經楚世昭和藍殊內外夾攻,明明兵力是更加少的一方,反而打得像是人更多的一方,那些喪失了膽氣的義軍棄陣而逃。】

【這些潰逃的義軍相互推擠,而大風和暴雨也是越來越激烈,讓王守義和他的親衛們都無法立足,隨隊的戰馬嚇得發抖。】

【那些起義軍計程車卒掉入水中淹死的有萬餘人,水流之中屍橫遍野,王守義幾乎是踏著那些堵塞在河道之中起義軍的死屍,才找到了渡河逃難的機會。】

【《周書傳》中,史官將這個驚世駭俗的場面稱之為——‘走者相騰踐,伏屍百餘里。’】

【開陽三年二月二十二日,楚世昭大破王守義的起義軍,近乎使得王守義的部隊全軍覆沒,只有王守義和幾個精騎的親衛還有一些干將找到了合適的時機,這才得以逃脫。】

【楚世昭因此繳獲了王守義部隊遺留下來的大量物資和攻城器械。】

【王守義在鄱陽之戰的慘敗,幾乎是讓各路人馬都感到了異常的震驚。】

【而這,便是周書上最為著名的——《鄱陽之戰》。】

求月票!!!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