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娘子稱我為陛下!

第74章 楚世昭忽然有了頓悟!龍場悟道的條件觸發!

【而盧氏在范陽一帶頗具影響力,兩者結合,是為一患。】【盧恩對此是力保馬溯安此人沒有異心。】

【於是在王氏的壓力下,群臣上奏,要求馬溯安將自己的嫡長子馬巍送入長安裡,以表露自己沒有異心。】

【受到詔書的馬溯安果真沒有‘異心’,將自己的嫡長子馬巍送入京城作為‘質子’。】

【但是,如此行為,怎麼能滿足如今朝堂諸臣的利益,尤其是王氏,他們想做的其實就是調換范陽節度使的職務給他們自家人。】

【永晉三十年十二月,馬溯安向朝廷的示好,讓朝廷調轉了目標,於是大同節度使徐皓被徵召入京,而王氏子弟,名槐,接替了徐皓的職務。】

【開陽元年一月,王槐接替了大同節度使的位置,而且很快就將大同之內原先的勢力肅清一空,不少人因此下野免去官職。】

【這引起了極多人的不滿。】

【大周王朝向節度使接連動刀,讓各地戍邊的節度使覺察到了極大的威脅。】

【開陽元年二月,朝廷再次對馬溯安在范陽的治理提出了質疑,大量彈劾的奏摺呈獻上來,這讓馬溯安極為不安。】

【同月,在南方興起了一個道教,名為——‘五斗米教’,由於永晉帝在位期間,興起了大量的道教,五斗米教的出現,讓很多百姓深深信之。】

【而五斗米教的教主姓張,名正雋,他有一個農戶之子的信徒在這其中脫穎而出,此人姓王名守義。】

【開陽元年三月,楚世昭在江南深察百姓之疾苦,知曉為何百姓揭竿而起,他四處行醫,也是在與當地的百姓所共情。】

【開陽元年四月,匈奴人大肆侵擾入境,與晉陽李瑾發起了激烈的交鋒,雙方都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匈奴人因此傷亡7234人,而李瑾部眾同樣戰死近12495人。】

【開陽帝楚世煦的親信江淳卻認為李瑾是戍衛邊塞不力,應當革去職務。】

【開陽元年五月,馬溯安一份書信找到了李瑾,希望能夠聯合李瑾一同反抗朝廷,他認為如今的朝廷削藩的意圖擺在明面,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拼他個你死我活。】

【李瑾看了書信,卻沒有上交給朝廷,但也沒有同意和馬溯安一起造反,而是繼續在晉陽戍衛巋然不動。】

【他這樣的做法是,一旦把書信上交給朝廷,那麼李瑾的信用就要受到他人的質疑,畢竟這是通風報信之舉,往後不利於他取信於人,何況朝廷看了書信,就會認為他李瑾是乾淨的嗎?那可未必。】

【其次,李瑾看了書信而不動兵,馬溯安就會因為驚懼事情暴露而率先造反,有馬溯安作為牽引點,朝廷未必就敢對他晉陽動刀。】

【即便事後馬溯安說自己給了一份書信,李瑾也可以矢口否認。】

【這樣一來,李瑾不僅免受於朝廷的攻伐,甚至還要被朝廷倚重來平定馬溯安的叛亂,同樣也不因小事而失信於他人,更提前知道了馬溯安的計劃。】

【而馬溯安見李瑾按兵不動,他也不敢貿然揣測李瑾的態度,以免受到兩邊夾擊,這樣一來,李瑾就是馬溯安和長安朝廷都要爭取的人了。】

【開陽元年六月,范陽之亂爆發,馬溯安起兵清君側,同月,留在長安的馬巍因此被殺,這讓馬溯安悲憤不已。】

【開陽元年七月,楚世昭在流離長安數年,透過不斷地接觸百姓,幫助百姓,日益完善了知行合一的道理。】

【楚世昭在特定條件下,配合自身現狀與能力,觸發了特殊的金色事件——龍場悟道。】

【在顛沛流離,藏於亂世之中的鄉野之內,透過不斷兼濟百姓的實際行動,由親王再到貧民,在這樣不對等的身份轉化,同時處於這種既安靜又困難的環境裡,楚世昭結合歷年來的遭遇,日夜反省。】

【一天半夜裡,楚世昭忽然有了頓悟,這就是大周曆史上著名的“龍場悟道”。】

【龍場悟道:你的學習能力、總結能力得以精進,你擁有一次開創學說的機會,你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會事半功倍,你的才識+10,你的統率+10,你的道德+10,你的魅力+10。(僅限該模擬回合。)】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