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穩重點

第872章 宰相爭執

皇城司出動,屬官帶著禁軍分別撲向三名犯官的官署和府邸。

這些人剛出了皇城司,汴京的朝臣們便得到了訊息。

最近汴京風雲湧動,從延福宮到政事堂,處處透著風雨即來的壓迫感,許多朝臣都派了下人日夜盯在宮門和皇城司門口,隨時能第一時間得到最新的訊息。

聽到皇城司出動,朝臣們心頭一沉,他們知道,朝堂又出事了。

官家前腳剛罷免了兩百餘名朝臣,還將帶頭的鹽鐵司副使朱珍拿問冰井務,事隔僅僅才一天,皇城司立馬又有了動作。

汴京的朝臣們漸漸察覺,官兒其實不是那麼好當的,尤其是在這位新即位的天子手下當官,他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以前所謂的寬鬆政治環境,所謂的“君子政治”,所謂的“刑不上士大夫”,到了靖康這一朝,全被當今天子無視了。

從天子登基至今,又是查辦朝臣,又是登基封賞武將功臣,又是堅持設立監察府……

種種作為都在向外部釋放一個強烈的訊號,那就是,天子並不信任文官,並且有讓武將參政的傾向。

這些作為還透露出一個資訊,那就是大宋的中央集權愈發鞏固,皇權愈發牢靠,從汴京中央到地方官府,相比前幾任帝王的手段,如今這位天子更獨斷,更強勢。

如果監察府真設立起來了,那麼大宋的皇權自立國始,便從未像今日這般鞏固集中過,天下所有的權力都將被天子牢牢掌握在手心裡,對天下官員的生殺予奪,皆在天子的一念之間。

上過戰場的皇帝,是真的與眾不同啊,朝臣如今方才領教了趙孝騫的性格和手段。

如狼似虎的皇城司屬官和禁軍,殺氣騰騰地兵分三路,從汴京的街頭穿行而過,引來無數路人好奇的注視和圍觀。

百姓們事不關己,只是抱著看熱鬧的心理,看今日又有哪位當官的要倒黴了。

朝臣們得到訊息後卻坐立難安,心中充斥著恐慌與忐忑。

當官的大多都有些不乾淨的事,看著皇城司氣勢洶洶準備抓人,誰也說不好這些人到底是不是來抓自己的,萬一曾經幹過的事東窗事發了呢。

皇城司的人馬出動時,汴京不知有多少雙眼睛,正緊張地盯著皇城司人馬開赴的方向,如果漫天神佛此時恰好經過汴京上空,一定能聽到無數的祈禱聲和哀求聲。

當皇城司從官署和府邸裡抓捕了三名犯官後,所有的朝臣這才鬆了口氣。

恢復了以往的模樣後,朝臣們又急忙打聽被抓捕的這三名犯官到底犯了什麼罪,為何沒有經過大理寺和御史臺,卻由皇城司直接抓捕。

一時間各種傳聞喧囂塵上,大街上到處是圍觀看熱鬧的朝臣和百姓,皇城司人馬卻充耳不聞,徑自將三名犯官直接押赴大理寺。

第二天,靠譜的訊息終於傳了出來。

三名被抓捕的犯官確實是犯了事,犯的都是可大可小的事,他們中間有人曾經貪墨公款,有人徇私枉法,也有人草菅人命。

不過這三人犯的事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犯的都是多年前的事,昨日是突然被皇城司揪出來了,而且還是同一天揪出來的。

這就很耐人尋味了。

跟自家婆娘吵架,婆娘可以把多年前的舊賬翻出來,以此作為論據,搶先一步佔領高地,理直氣壯地指責男人是個混蛋,自己受盡委屈云云。

可你們特麼的是朝廷啊!

朝廷也跟女人一樣,沒事翻翻多年前的舊賬,這對嗎?

當然,也有聰明的朝臣,打聽到三人犯的事後,頓覺沒那麼簡單。

多年前的舊賬?開什麼玩笑!

分明是這三人最近可能幹了什麼事,而這件事已經得罪了人,偏偏沒法用正當的理由辦他們,這才把當年的舊賬翻出來。

不得不說,這操作有點離譜,也有點騷。

至於這三名犯官究竟得罪了什麼人,其實大家心裡都有了答案。

皇城司是直屬於官家的,除了官家沒人能指揮得了他們,所以,答案還要猜嗎?

問題是,這三人究竟怎麼得罪官家了,他們說了什麼,還是做了什麼?

朝臣們滿頭霧水時,唯有政事堂的宰相們非常清楚。

畢竟這三人諫止監察府的奏疏,是政事堂送進福寧殿的,每份奏疏宰相們都交叉看過,自然知道這三人在奏疏裡罵得多難聽。

令宰相們頗為意外的是,沒想到官家演都不演了,居然找了個多年前的理由把這三人拿問下獄。

年輕人氣性咋就這麼大呢?真就一點氣都忍不了?

以前的大宋帝王雖然也有因言治罪的先例,甚至也有過文字獄,比如蘇軾的“烏臺詩案”,可大部分帝王其實還是十分溫和的,很少因為奏疏的措辭問題而問罪朝臣。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