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穩重點

第878章 又聞歌聲

前世的九年制義務教育,趙孝騫終究沒逃過,幸好在知識層面漏網了。

不過一些基本的常識趙孝騫還是懂的。

一件商品如果在市面上形成壟斷,對個人和家族或許是發橫財的機會,但對一個國家絕不是好事。

否則前世那麼多國家也不會出臺《反壟斷法》,為的就是遏制個人和家族對某種商品的壟斷,而吸乾整個社會的血。

站在統治者的立場,這種事情是不能容忍的。

現在趙孝騫是統治者了,他決定先拿自己家開刀。

首先要幫家人們把雪鹽的價格打下來。

站在皇帝的立場,趙孝騫這麼幹是理所當然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整個天下都是自己的,把雪鹽的價格降下來,讓百姓吃得精緻一點,有何不可?

但站在趙顥的立場,趙孝騫這屬於倒反天罡,他堅決反對。

皇帝又不是他,想白拿自家的買賣,讓楚王府的利益受損,這怎能答應?

“莫跟老夫說什麼薄利多銷,老夫不認!反正就一條,想把雪鹽的買賣交給鹽鐵司,除非從老夫的屍體上踏過去。”趙顥怒道。

見活爹此刻倔得像頭驢,趙孝騫只好苦口婆心跟他講道理。

“父王,孩兒給您算筆賬啊,比如說,咱楚王府的雪鹽買賣,老主顧加起來一共三千個,每一位主顧每年買咱家一千貫錢的雪鹽,那麼加起來咱家每年就是三百萬貫的收入,對不對?”

趙顥垂頭掰著手指算了半晌,清澈又努力的樣子讓人心疼。

良久,趙顥一臉不確定地道:“這賬老夫回去找李長史算算,你繼續說。”

趙孝騫接著道:“如果咱家把雪鹽的買賣交給鹽鐵司,如今咱大宋的總人口約莫一億左右,每人每月哪怕只買二十文錢的雪鹽,那麼每月雪鹽的收入便是兩百萬貫,劃重點,是每月兩百萬貫,一年就是兩千四百萬貫。”

“除去分給鹽鐵司的九股,咱家就算只佔一股,那也就是二百四十萬貫,以前咱家的雪鹽雖然佔了四股,可三百萬除以四股,咱家每年只能拿一百二十萬貫,父王,您算算這筆賬,把雪鹽買賣交出來,到底是虧了還是賺了。”

趙顥繼續努力地掰手指,良久,一臉震驚:“翻倍了?”

“沒錯,翻倍了,這就叫‘薄利多銷’,天下人都能吃得起精細的雪鹽,價格降下去,但消費的人口多了,咱家只會比以前賺得更多。”

“還有就是,咱家的雪鹽買賣可不止在大宋境內做,西邊的吐蕃西夏回鶻,東邊的棒子鬼子,南邊的交趾大理,北邊的遼國……不管什麼國傢什麼朝代,人都是要吃鹽的,只要吃鹽,咱家的買賣就能做。”

趙顥嗤笑:“鄰國的鹽鐵也都已被權貴巨賈壟斷,憑啥讓你橫插一腳進去?你又不是他們家的皇帝。”

趙孝騫微笑:“我大宋王師會幫咱家說服他們的,朕麾下將士的鐵蹄踏過,再彬彬有禮地敲敲門,說一句‘開門,自由貿易’,然後他們就會乖乖開啟門,老老實實地自由貿易。”

趙顥吃驚地睜大了眼:“你,你這……太霸道了吧?”

趙孝騫搖頭:“不管你服不服,朕都要從你臉上碾過去,這叫‘霸道’,但如果你服了,朕就不打你,這叫‘王道’。”

“朕向來是讀春秋,行王道的。”

趙顥愕然睜大了眼,突然對兒子感到有點陌生。

大宋立國一百來年,歷代帝王裡,能支稜起來的不多,所以大宋這一百來年裡,才一直處於被動挨打,喪權辱國的局面。

可自己兒子的性格,卻好像很強硬,一言不合就滅人國的那種,從他的身上,趙顥甚至找到了幾分史書裡強漢盛唐的影子。

良久,趙顥忍住心頭的驚愕,裝作嘲諷地一笑:“說得頭頭是道,這個道,那個道的,你還知道啥道?”

趙孝騫立馬接道:“‘八十八號技師加鍾’,……這叫‘足道’。”

“父王心存善念,撫慰寡居多年的大嫂,偷人這種行為雖然在道德上尚需商榷,但大嫂開心了,滋潤了,父王這就叫‘盜亦有道’……”

趙顥老臉一熱,急忙道:“好好,不必說了,老夫懂了!”

父子倆一番坐而論道,各自受益良多。

突然趙顥的招風耳動了動,疑惑道:“老夫好像聽到有人唱歌,你聽到了嗎?”

趙孝騫聞言也動了動耳朵,確實隱約聽到皇宮後苑小溪的源頭處,傳來若有若無的歌聲,那歌聲還有點耳熟。

然後趙孝騫若有所思地笑了。

此時父子倆坐在皇宮後苑的溪邊涼亭裡,小溪潺潺流淌,噪聲不小,這種噪聲的環境下,父子倆居然還能聽到歌聲……

這女人為了飛上枝頭,也是蠻努力的,至少嗓門很努力了。

努力奮鬥的年輕人,朕特尊敬她。

沒錯,趙孝騫已經辨認出是誰在唱歌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