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二郎立馬出現,恭敬地站在一旁。
“替我送一下這位來自外邦的客人,順便送他一些我們的‘特產’。”吳文說道。
楊二郎心領神會地點頭:“明白了!”
“請!”楊二郎指引著奧丁斯特離開。
在兩人走後,
吳文再次專注地看向手中的《啟示錄》神格拓印。
之前,吳文曾在量子真空漲落的“混沌海”中,偶遇過域外天魔。
當時,他就曾疑惑過,虛界的域外天魔,為何會如此執著於實界!
而現在,吳文覺得,謎底很有可能就藏在這神格拓印之上!
內景之中,
吳文調動起龐大的算力,開始進行深入的推演與分析。
隨著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
答案,還真被吳文一點一點地揭開了。
所謂“神格”,換個說法,其實就是一個能量聚合體,可視為特殊的“能量結晶體”!
虛界與實界,存在著本質的差異。
虛界的能量是波動態的量子場,物質無固定形態,遵循機率雲規則,能量易擴散,無法形成穩定結構。
而實界的能量則是粒子態的物質,物質有固定結構,遵循物理法則,能為神格提供“錨點”,讓能量凝聚成可操控的實體。
虛界的域外天魔,之所以如此追求實界的物質,就是想透過實界物質將自身能量“固化”!
這是規則的具象化!
實界物質蘊含的物理法則,如原子結構、電磁力等等,能被天魔的能量場“編碼”,最終凝聚成類似“水晶晶片”的載體,儲存其全部力量與記憶。
在吳文的推演中,
他也逐漸得出了神格的一些具體結構。
重金屬原子,其原子核的強相互作用力能穩定能量場,防止神格崩潰;
生物基因的螺旋結構,可作為“能量傳導模板”,將能量轉化為有序脈衝;
晶體礦物的規則晶格,能儲存資訊,類似硬碟儲存資料。
……
而神格的凝聚過程,
則可分為四個階段:
一,物質解析:掃描實界物質,將其原子結構分解為能量頻譜。
例如,一塊鐵會被拆解為“28%電磁力頻段+ 15%強核力頻段+ 57%質量能頻段”。
二,能量灌注:把虛界能量注入解析後的頻段,如同給電池充電般填充物質。
這一過程充滿危險,能量過量會導致物質湮滅,類似核爆,所以需要精確控制比例。
三,法則編織:藉助實界物質的物理規則來“編織”能量場。
比如,借用電磁力規則讓能量形成“光劍”;借用引力規則讓神格具備“質量”。
四,神格覺醒:最終形成一個半物質半能量的神格結構,其表面刻滿實界物質的原子紋路,內部流動著虛界能量。
……
隨著吳文對神格的剖析。
吳文知道了域外天魔,追求實界的真實目的。
因此,他也就明白了,虛界對自己的作用,是什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