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首:“光速飛船研製的如何了?”
聽見這個訊息,科學執政官產生了劇烈的情緒波動,這是它正在興奮:“元首!得益於三體大低谷和舊世界的毀滅,思想啟蒙和文藝復興給三體世界的科學家們帶來了巨大的思想解放!
現在的我們的科學家已經初步敲定了光速飛船的正確研製方向,那就是透過空間曲率來研製光速飛船,只是說還需要一些時間——目前我們遇到了一些瓶頸。”
元首:“曲率光速飛船,這個路線已經提出了近150個三體年,在前赴後繼的功課下技術上還會遇到什麼瓶頸?”
科學執政官:“元首,與技術無關,在實驗性的區域光速引擎研製中,我們已經成功的讓一塊脫水面板,在曲率引擎中以光速平移了極短的距離,這是一個很好的開端,但是在這個技術成果裡,我們看到了不可遏制的災難性後果。”
元首:“什麼災難性後果?”
科學執政官變得嚴肅:“已有的實驗資料表明,曲率驅動會在空間裡中留下永久性低光速“航跡”,形成可被追蹤的星際航路,從而暴露文明位置,您知道的,文明座標一旦暴露會意味著什麼。”
元首的神情也變得嚴肅起來,他看著窗外遼闊的三體世界,如今正在被三顆飛星導致的寒冬鞭撻,儘管三體文明的成長已經使得三體世界不再懼怕永恆的寒冬,簡單的可控核聚變技術都可以為三體文明提供永恆的光和熱,但看著這種深邃的黑暗中,三體元首的內心不禁仍然是一片悲哀。
元首:“這是什麼意思,難道曲率驅動飛船無法研製,研製出了也無法投入使用嗎?”
科學執政官搖頭:“這倒不是,如果曲率引擎研製成功,我們完全可以讓艦隊遠離三體星系,遠離太陽系之後再進行曲率光速驅動,這樣的話就可以避免三體星系和太陽系的暴露。只是這樣的話,原本短暫的行程又會延遲更久的時間才能抵達,比如在光速驅動下,我們的艦隊只需要4地球年即可抵達太陽系,但是要避免暴露的情況下,這個抵達太陽系的時間可能會延遲到10地球年左右。”
元首放下心來:“這就足夠了,行程的延遲,對於三體文明來講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代價,三體文明連這麼多艱難的時間都扛過來了,絕對不能因為心急而導致滅亡危機。請你們加快研究速度,三體社會太需要光速曲率飛船來提振信心了,你要知道,人類的飛船速度已經遠遠超過了第一艦隊和第二艦隊,這讓我很擔憂。”
科學執政官搖頭,他的思維膜上誕生了幾分輕視的色彩:“元首,核聚變是落後的技術,哪怕達到20%的光速也一樣。任何需要消耗燃料的技術都是不可靠的,核聚變發動機在太空航行上是一條死路。人類在智子的逼迫下走了一條錯誤的路徑而沾沾自喜。
真正的太空航行是要在真空中隨時隨地可以補充能量的,第一艦隊透過收集正反粒子進行物質湮滅來取得驅動動力,雖然航速較為緩慢,但卻可以無視補充能源的困境,從這一點上來看,人類所謂20%光速航行的戰艦隻是一次性的加速小船,元首,請不要為此感到擔憂。”
元首說:“你說的對,我或許有一些過度擔憂了,尤其是受了吞食帝國的刺激之後,目前第一艦隊還需要200個地球年才能抵達地球,那麼,第二艦隊的狀況怎麼樣了?”
地球公元1982年,三體第一艦隊啟航。
地球公元2027年(危機紀元20年),受羅清影響,三體第二艦隊提前開建。(見第97章)地球公元2032年(危機紀元25年),三體第二艦隊正式啟航。
儘管第二艦隊只比第一艦隊晚了50地球年,但技術水平卻提高了不少。相比於第一艦隊強電磁加固材料為主體,三體第二艦隊則完全由強相互作用力材料打造,對於第一艦隊來講,強相互作用力材料是十分珍貴的,但對於第二艦隊來講則完全相反,強相互作用力材料只是隨時可以製造的消耗品。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