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北海看見了刺目的強光,那是‘開闊者號’突破烏雲層所帶來的光輝,太陽正莊嚴的凌立在西方的天空,一片片金光將更高處的薄雲穿透,並最終透過觀察窗,印在章北海的眼底。
“哎,軍人同志,飛機起飛前,剛剛講話的那位首長是常偉思首長嗎?看著有點眼熟,怎麼幾年不見,老了那麼多。”
在章北海的座位旁,一名明顯不像是軍人的專家開口了。
“是常偉思首長,你認識?”章北海說著轉過了頭,隨後表情一下變得驚訝起來:“丁儀教授,我們又見面了。”
“認識,07年的時候因為科學邊界一起開過會……嗯,北海?”那專家顯然也才剛剛認出章北海。
“是我。”章北海點點頭。
“沒想到啊,時隔一年,還能在新飛機上碰見你,真是巧合極了。”丁儀顯然也沒有想到,在這次對於他來講稀鬆平常的太空旅行中,還能遇上一年前有過一面之緣的軍人。
這個機率,和在城市裡打計程車,連續兩次打到同一個司機沒有什麼區別了。
熟人之間的偶遇往往能夠使氣氛瞬間熱絡起來,哪怕章北海和丁儀都是那種不善於表達的人也一樣。
“您和常偉思首長很熟?”章北海問。
“也不熟,當時被一個叫史強的警察拽到了作戰中心,才認識了這位首長,對eto組織的斬首行動結束之後,就再也沒有見過這位首長了。”
“原來是這樣,常首長確實主持過古箏行動。”章北海感慨。
丁儀點點頭,他換了個話題,問道:“新飛機感覺怎麼樣。”
“更新,更流暢了,有未來世界的感覺了。”
丁儀說:“所以有時候不得不承認,那幫佔據航天領域高位的老骨頭確實有兩把刷子,這才過去一年就把過渡階段的老太空梭淘汰了。這個新飛機從大氣層突破進入太空,已經不需要再拋棄航天助力推進器了。”
丁儀對‘開闊者號’侃侃而談,顯然他對新飛機的理解和專業性要遠在章北海之上。
章北海靜靜聽著。
“‘開闊者號’在航天飛行的階段和老式的太空梭沒有什麼區別,但執行太空任務時,‘開闊者號’的脈衝爆震式火箭發動機可以進行過載點火,能將飛機加速至第一宇宙速度,衝破大氣層束縛,直入浩瀚宇宙。它的飛行高度理論上沒有上限,能抵達近地軌道、地球同步軌道,甚至具備向月球軌道進發的潛力。”
“那他有向星際遠航的潛力嗎?”章北海問。
“那絕對沒有。”丁儀啞然失笑。
“動力系統和燃料體系是硬傷,我第一次就同你講過了,化學燃料的航天器的極限也就是地月軌道,等那幫老骨頭什麼時候腦子轉過了彎,決定把未來的航空方向放無工質發動機的正確道路上再說吧。”
“丁儀教授,您是國內最負盛名的前沿物理學專家,您為什麼不用您的影響力,勸勸他們?”
“我,勸他們?”丁儀指了指自己,他自嘲一笑:“我這種搞理論的和他們那些搞應用的不在一條蹺蹺板上,他們的話語權也比我大得多,畢竟智子封死了理論的未來,但是那幫老骨頭可是實打實的研究出了這個東西。”丁儀說著,指了指飛機本身。
“誰能幹成事,誰就有話語權。”丁儀說。
章北海沉默了一會,他問道:“那您這次上去,是打算……”
“去組織重啟空間高能粒子專案的進展,這飛機裡的專家,大多都是協助我的。”
“空間高能粒子專案不是停了一年了嗎,又重啟了?”
“嗯。”丁儀點點頭:“多虧了第五位面壁者和三體人達成的協議,有三枚智子撤出至木星,如果pdc那邊的情報準確,那就說明地球只剩下兩顆智子了,這給了我們打破封鎖的希望,因此上邊又開了綠燈。”
丁儀又笑了笑:“其實也挺好,對於我們這幫研究理論的人來講,只要有1%突破智子封鎖的希望,都要去試試,也支援我們。”
章北海寬慰道:“只要空間粒子專案之間的相對距離拉的足夠長,咱們就總能抓住機會的,我聽說有面壁者已經提出在火星上修建離子加速器了,利用地球火星之間的距離差來規避智子的封鎖。”
地球和火星之間的最大距離約為4.01億公里,這一距離是在地球和火星分別位於太陽兩側,且都處於各自遠日點時出現。
這個距離,智子以光速也需要跑22分鐘,如果人類將時間差打得足夠好,且地球上確實只剩下兩枚智子而沒有更多,那人類確實有機率打一個時間差,突破智子封鎖。
丁儀聞言擺了擺手:“你說的是雷迪亞茲對吧,別聽那個外行胡謅,現在美國兩年前才成功重返月球,現在建個月球基地都磕磕絆絆的,還上火星?再等50年還差不多。”
還有一個事實兩人心照不宣,那就是無論是丁儀還是章北海,都不認為五號面壁者與三體文明達成的談判協議能夠持續太久。
甚至說那三顆先前在木星展開過的質子又返回了地球也說不定,畢竟,誰知道呢。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