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帝業

第104章 姜念獻策官倉

這日上午,於先復便召集了數名精通官倉設計建造之人,共聚一堂,詳加商討。下午,當忠怡親王來工部衙門巡視,於先復將方案呈給了忠怡親王。

又翌日的上午,忠怡親王在暢春園澹寧居覲見泰順帝時,將方案呈到了泰順帝面前,微笑著說道:“臣弟此處有一份通州漕運倉與神京城內倉改進之方案,請聖上過目。”

泰順帝問道:“此方案乃何人所籌?”

忠怡親王卻賣起了關子,笑道:“聖上且先過目,待您閱畢,臣弟再與您細說。”

敢這般與泰順帝說話的人屈指可數,忠怡親王便是其中之一。

泰順帝不禁莞爾:“莫非此事有何特殊之處?你竟與朕賣關子?”

說完,他接過了方案,凝神細閱了起來……

方案主要有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改進通州漕運倉,第二部分是改進神京城內倉。

通州漕運倉,地處北運河畔,地下水位高(距地表不足2米),夏季溼度很高,冬季河面結冰導致冷凝結露。

鑑於此,姜唸對通州漕運倉進行以下改進:架空系統:採用“三合土墩+柞木地板”。三合土墩用三合土(石灰:砂:黏土=1:2:4)內嵌運河鵝卵石;柞木地板塗桐油+明礬溶液。

通風系統:採用“葦蓆捲筒+石灰砂漿加固”。內層為蘆葦蓆浸桐油捲成筒狀,接縫用馬尾繩縫合;外層為石灰砂漿(摻糯米汁),每三尺加竹篾箍一道。佈局為,每廒設南北向風道六組,利用運河氣流形成負壓通風。

防潮系統:底層潑灰打底(生石灰水化層),快速硬化防返潮;中層銅網夾炭灰(炭灰:石灰=3:1),防火防鼠+吸溼;表層為柞木地板+鐵梨木護邊,抗磨損。

神京城內倉與通州漕運倉有所不同。

神京城內倉,位於城區高地,地下水位較深(3-5米),但冬季採暖導致倉內外溫差大,易產生冷凝水。

架空系統:採用“夯土臺基+青磚表層”。夯土臺基由黏土+碎蜆殼+石灰分層夯築;表層為停泥青磚磨磚對縫立砌,灰漿勾縫。

通風系統:採用“子母陶管直風道”。主管道為直徑10cm直通陶管,分支管道為直徑5cm陶管,斜插主管,形成擾流降速,主管入口加銅絲網進行過濾。

防潮系統:底層蜆殼粗摻夯土,吸潮+鹼性抑菌;中層雙層葦蓆夾炭灰,吸附冷凝水;表層青磚立砌灌漿,抗壓防滲。

姜念在設計此套方案時,心思縝密,還顧及了材料供應之便。方案中所列材料,皆因地制宜,且力求節省成本。

此外,姜念還在方案中提出了“驗糧匣”之策,即,在改進倉與舊倉中各置杉木驗糧匣(內襯錫箔,匣蓋開觀察孔),每匣貯米千粒,火漆封印,進行比樣。

此法可直觀感受改進後的效果。

泰順帝對官倉設計不甚精通,方案中諸多細節令其略感晦澀,不過有一點卻令其心生期待,那便是方案中預測的改進效果!

他抬頭凝視著忠怡親王,問道:“若依此方案改進,通州漕運倉之儲糧損耗,真可由三成降至一成五以下?神京城內倉之儲糧損耗,真可由二成五降至一成以下?且皆可延倉之壽命?”

忠怡親王微微一笑,答道:“於先復已與數名精通官倉設計建造之人,詳加探討此方案,皆以為若依此改進,必能大幅降低儲糧損耗。然能否達至方案所預測之效,尚須待改進後方可知曉。”

泰順帝眉梢微揚,眸中閃過喜色,又問道:“此改進之策,乃何人所籌?”

忠怡親王依舊含笑,答道:“此策乃工部營繕清吏司員外郎賈政呈予於先復。”

泰順帝眉峰微蹙,詫異道:“榮國府的賈政?他竟有此等韜略?”

忠怡親王笑意更深,緩緩道:“實則此策非賈政所籌,乃他人所籌,託賈政呈上。”

泰順帝不禁輕哼一聲,佯怒道:“你莫再賣關子,究竟是何人所為?”

忠怡親王這才收起笑意,神色肅然,嘆道:“易哥兒!”

泰順帝雙目驟然睜大,驚道:“易兒?”

忠怡親王微微頷首,唇角再度泛起笑意,道:“四哥可是不信此改進之策乃易哥兒所籌?”

泰順帝眉頭深鎖,沉吟片刻,道:“易兒雖天資卓絕,非常人可比,前番赴考順天府鄉試及獻策清查錢糧虧空,皆已顯其才智。然,若言此改進通州漕運倉與神京城內倉之策,亦出自易兒之手,朕實難輕信。”

忠怡親王道:“臣弟初聞亦難以置信,然臣弟已詳詢賈政。賈政此人,雖才具平平,然秉性端方,素無虛言。他說此策確為易哥兒交於他的,當非虛妄。賈政還言,幾日前因皇太后指婚,榮國府下帖邀易哥兒登門。當時,易哥兒向賈政詳詢了官倉之事,細究了通州漕運倉與神京城內倉之設計。”

泰順帝眉宇間仍凝著疑慮,道:“縱如此,亦未可斷言此改進之策,便為易兒所籌。”

忠怡親王道:“此次臣弟還特意詢問了屈泰,疑其或於暗中相助易哥兒。然屈泰坦言,他於官倉設計之事,實非所長,未曾援手。若非屈泰相助,又有何人能為此策?故臣弟揣度,此改進之策,或真乃易哥兒親籌。此子天資卓絕,實非尋常之輩可比。”

泰順帝略作停頓,問道:“前番易兒獻策清查錢糧虧空,徑直將奏摺交予你呈於朕。此番何以不直呈於你,反託賈政上呈?”

忠怡親王微微一笑,從容答道:“賈女史乃賈政嫡女,今既蒙皇太后指婚,賈政即為易哥兒的丈人。易哥兒此舉,或欲令賈政沾光立功。若臣弟所料不差,則易哥兒不僅才智超群,於為官之道亦有謀略。

泰順帝點了點頭,道:“朕即刻遣人召易兒入暢春園,當面詳詢,令其奏對,以解朕心之疑!”

忠怡親王已事先料到泰順帝會有此一舉,並不感到奇怪,神色如常,心中暗歎:“四哥果然又要召見易哥兒這位民間皇子了!這已是易哥兒第幾次受四哥召見了?我都記不清了!”

泰順帝習慣了遣任闢疆傳召姜念,於是,泰順帝命太監傳來了御前侍衛任闢疆,又命任闢疆速往神京城東郊傳召姜念……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