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生存指南

第235章 也許,真的可以試試!

札依爾部落過冬地,西側丘陵地帶。

阿滿脫掉了累贅的毛皮大衣,跟老獵人札平儂爬到了一座小丘上,遠遠就看到一條小河。

此時蝦夷島還處在冬末,河道尚未解凍,有些凍得哆哆嗦嗦的“和人”庶民正拖著木爬犁,沿著冰面往河邊運東西。

亂七八糟的什麼都有,但大多是些芋頭蘿蔔、伐木掘土工具等粗笨貨。

河邊營地裡還有些揹著長弓,披著胴甲的武士郎黨,不過保暖條件要比那些拖爬犁的庶民要好不少,用各色毛皮把自己包得嚴嚴實實。

阿滿謹慎觀察了片刻,向老獵人札平儂問道:“這是……‘和人’要在這裡拓荒?”

之前她帶來了珍貴的貨物,山谷中卻沒多少人迎接她,一問才知道是附近突然發現了“和人”的蹤跡,山谷裡的老人和青壯年正在開會商量應對辦法,而老獵人札平儂臉色也瞬間難看起來,立刻跑來探查,她也就跟來了。

現在看看,應該是蠣崎家在藉助冬末的河道快速運送拓荒物資,等蝦夷島進入春天之後,土地一化凍就要大興土木,就地伐木取土,開始建設工作。

按武士的習俗,大概會先建起一座堅固的家宅,擁有基本的存身之處和防禦能力,然後再在周邊建起寨牆,沿河進行燒荒,清理野獸,開闢農田。

一兩年下來,這裡就是個新村落了,可以回過頭來再給蠣崎家供血交年貢。

“是啊,這些‘和人’又來了……”

老獵人札平儂臉色越發難看,他也很熟悉武士擴張領地的套路,他甚至知道遠處那些“和人”是怎麼來的。

所謂廟小妖風大,池淺王八多。

本州島東北地區很貧瘠,這時代開發程度很差,但南部家、安東家、戶澤家、斯波家、和萁家、葛西家等大小名主卻依舊連年混戰不休,造就了一大批破家浪人。

蠣崎家就藉此良機,開出條件,只要有浪人能聚起一群庶民並建起一處村落,蠣崎家就承認其土地所有權,並承認他是蠣崎家的家臣。

託這種政策的福,這些年確實很多在本州島混不下去的中下級武士,因種種原因跑到了蝦夷島上想東山再起,也想方設法從本州島上忽悠庶民過來拓荒,給出的條件同樣是土地——只要願意來拓荒的庶民,這些在地武士也會分給他們一點土地。

這年頭,一點土地就夠讓人拼命了,而且曰本東北地區連年混戰,苛捐雜稅極多,很多交不起年貢的逃荒農民也願意拼死一搏,看看能不能逆天改命。

也因此,蠣崎家在每年冬末春初之時,領地都會往東往北推進一大截,本身損耗卻不大,畢竟就算失敗了,死的也是外來浪人以及他們忽悠來的逃貢農夫,蠣崎家傷不了筋動不了骨,有時甚至能小賺一筆,白撿些人口和財物。

現在,“和人”新的移民村落已經推進到離札依爾部落過冬地不遠的地方了,雙方勉強都能算鄰居,哪怕現在仍然有些距離,但最多再過個兩三年,想來新的移民村落就要越過札依爾人的過冬山谷,札依爾人想秋天再回來儲藏食物,躲避風雪,安穩過冬,想都別想。

甚至大面積燒荒之後,河流周邊開出了農田之後,札依爾人還能不能再在這一帶採到足夠多的漿果野菜,捕到足夠多的野獸和魚,都是個問題了。

老獵人札平儂是和“和人”打交道比較多的土著民,畢竟經常要去“和人村落”用毛皮、獸肉換鹽鐵,能算是札依爾部落裡的“智者”,只是略想一下將來,握著樺木弓的粗糙大手,青筋都一條條崩了起來。

阿滿事不關己,倒沒那麼生氣,她從小就看武士們互相搶來搶去,都習慣了,甚至覺得理所當然。

這種思維方式,這種歷史刻痕,甚至影響到了後世——現代曰本人看起來都很有禮貌,個體與個體之間都很客氣,但這只是表象,為了他們所在的“小集體”能活下去,他們什麼都能幹得出來,是一種“小集體性質的利己主義”。

像是為了公司多賺錢給食品裡“下毒”,為了公司利潤生產起來偷工減料,為了公司少花點錢,把汙水直接排入河流大海,哪怕就是去犯罪也無所謂……

太多太多這樣的事了,但具體經手的人卻不會有什麼負罪感,更不認為是在犯罪,因為那是為了“集體”才做的,和個人無關,“集體”裡面挑個代表出來,隨便鞠個躬就算完了。

阿滿很習慣這一套,不在乎這些,只是好奇詢問道:“你們準備怎麼辦,要離開這裡嗎?”

她記得原野以前說過,這些人上千年以來,就是一步一步被人從九州島趕到蝦夷島西南角的,那現在西南角他們也站不住腳了,她估計這些人可能要繼續往東往北跑,跑進蝦夷島內陸。

嗯,當時她和原野從海上路過富士山一帶時,原野還頗有興致的顯擺過歷史知識,說“富士”這名字就是阿伊努人起的,還說如果沒有意外,阿伊努人應該再也無法看到這座對他們有特殊意義的神山。

當時阿滿還習慣性質疑過,認為原野又在隨口胡扯,但現在她學會了阿伊努語,發現“富士山”好像確實是阿伊努人命名的——“富士”是音譯,放在阿伊努語中,意思是“火爐”,大概以前的阿伊努人看那座活火山一直噴煙,才給它起了這怪名字。

老獵人札平農臉上的肌肉跳了跳,年輕時被黑熊撓出來的傷痕血紅了片刻,顏色慢慢又淡了下去,頹然道:“是的,我們只能離開,我們……不是‘和人’的對手。”

“不是對手?”阿滿又望了望那處臨時營地,判斷也就一兩個武士,七八個郎黨,幾十個庶民,以札依爾部落的實力——上千人的部落,湊個三四百男女青壯出來不是難事,殺光這點人用不了五分鐘。

老獵人札平農知道她在想什麼,搖了搖頭:“趕走這幾十個人容易,但他們很快就會來更多的人,還是那種有鐵甲的人,我們很難殺死他們,只能把地方讓給他們。”

阿滿挑了一豆豆眉,表示理解。

有甲殺無甲,確實不比殺雞難多少,歷史上幾十名甲士追著上萬布衣農夫亂砍的事比比皆是,毫不稀奇,和現代是兩碼事。

沒火器或說火器效能不行的時代,人類拿一個套著幾十斤重鐵殼子的傢伙真沒多少好辦法,真只能被追著跑。

至於那些說我只要拿著錘子上去就是一錘,保證立馬讓甲士吐血而死的傢伙……那些人還是去滑鏟老虎吧,那樣死得還好看一些。

阿滿能理解,畢竟差不多百年前,很多阿伊努人部落也聯合起來驅逐過蠣崎家,只是被幾十名重甲武士和幾百名有甲郎黨一衝,幾千土著圍攻都沒打過,失敗了而已。

但她馬上又好奇問道:“你們就沒有甲嗎?這麼多年了,就沒想辦法弄點大鎧什麼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