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生存指南

第238章 車堡

彎津軍工兵表現太過出色,讓蜂須賀正勝這智勇雙全的人物起了極大興趣,一路都在謹慎地觀察彎津軍。

彎津軍計程車兵在他看起來,隱隱都比一般大名豪族養著的郎黨壯一圈、高半頭,體格更是遠遠勝過那些徵召來的雜兵足輕,大概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或者知多半島上的庶民就是身體天生更強壯一些?他說不好,猜不出原因,但只看彎津軍的平均體格,也知道這些人並不好惹,單兵作戰能力不可能差到哪裡去。

不能小看這一點差距,就普通人搏鬥來說,力量大一點就足夠制勝了,更何況戰場上擠在一起交戰,沒那麼多周旋騰挪的餘地,大多數時候就是力大能活,力小必死。

彎津軍的武器裝備也極好,一水黑漆防潮厚札片胴丸、寬簷桃型鐵兜和薄鐵護頰,雖沒像當世具足那樣從頭包到腳,人人形似鐵疙瘩,但所有要害都滿足防護要求了,同時也不失靈活性,戰場機動能力也能保證。

僅從胴丸來看,原野是大財主沒錯,把這麼一位士兵配備齊全,少說也要花五六十貫,這還不算軍服、鞋襪綁腿、長槍鐵炮、水壺飯盒雨披之類。

要是算上,一名士兵平均怎麼也要一兩百貫,一般低階武士也就這麼一身了,頂多再多些弓箭、破甲鈍器,不會強多少。

蜂須賀正勝看了一會兒,感覺彎津軍的裝備也無可挑剔,絕對是砸了大價錢的,而精氣神……

彎津軍士氣相當高昂,奔赴戰場毫無畏懼,紀律性更是無可挑剔。行軍就是行軍,佇列整齊,所有士兵都目視前方,沒有交頭接耳,沒有東張西望,扛在肩上的長槍都顯得整齊劃一,隨著行進如波浪般上下起伏,彷彿這些士兵現在腦子裡只在想一件事,就是前進前進再前進,別的心思什麼也沒有。

蜂須賀正勝忍不住轉頭瞧了瞧他的手下,佇列不齊,厚薄不均,哪怕沒人大聲喧譁但也有不少人在低聲交談,有種羊群吃完草回家的感覺。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以前他還沒覺得有什麼問題,但現在再看看……真的是不一樣,哪怕他這邊五百多人裡面有不少積年老賊,不少人手上都有人命,絕對敢打敢殺,但還是感覺輸了一頭。

原來,這就是強軍的感覺嗎?

蜂須賀正勝越看越覺得自己以前白活了,有種井底之蛙突然被大鳥叼出井口,睜眼看世界的感覺。

這種感覺甚至讓他有些灰心喪氣,想建功立業的心思都有些淡了。

如果並川地區之外都是這種水準的軍隊,那他還真不如繼續窩在蜂須賀鄉,做做水運生意,不然出來也是白白送死。

不過他很快又搖了搖頭,暫時把這種想法丟掉了,至少美濃那邊不一樣,那邊的軍隊和他的“川並眾”差不了太多,頂多就是甲比他們多、比他們好,但也沒到了不能打的地步。

彎津軍應該是比較特別的。

他越發對彎津軍好奇起來,再次去細看時,發現這時他身邊已經換成了大批鐵炮手,而這些鐵炮手護具更簡化一些,胴丸只剩了胸甲,但作工同樣精良。行進時佇列也同樣整齊,只是這些鐵炮手隊與隊之間,還攜帶有大量馬匹車輛。

馬都是好馬,以強健又年輕的挽馬為主,除了毛色有差異,牙口看起來竟然都差不多,很符合他對彎津剛剛建立起來的刻板印象——什麼都整齊劃一,人人都一模一樣,所有的一切都像是特意要求後又長久訓練,硬生生弄出了一種詭異感。

而這些挽馬拖著的車輛也很特別,轀車形制,超級笨重,車輪、車壁極厚之餘,車廂上還加裝有大量可以豎起的包鐵開孔擋板。

同時,有些車還非常長,裡面拉著東西,只是用桐蠟油布蓋著,不掀開看不出是什麼。

作為運輸車輛來說,這車笨重過頭了,多了太多沒用的東西,但不是運輸車輛,彎津軍為什麼要帶著它們?

用來衝陣嗎?曰本自古以來比較封閉,山地河川佔比又超過80%,平原極少也極零碎,戰爭史上幾乎沒有出現過戰車縱橫的場面,蜂須賀正勝仔細看了好一陣子,也沒看出這種“彎津戰車”到底是幹什麼的,只能推測是種戰車。

原野也帶著阿清和一些軍官在觀察這些“車堡”。

這玩意是新產品,屬於彎津海軍反哺彎津陸軍的成果。或者也可以說,這是彎津陸軍在“賣貨遠征”中出的鐵炮手換來的分紅。

體現形式主要是挽馬。

知多半島不產馬,尾張也缺乏馬場,全靠馬販子往這裡運,所以彎津就連生產用的畜力都很緊張,根本無法大規模給彎津軍配置馬匹,導致彎津軍真就是純純的步兵大隊,有時就連原野都要把馬臨時借給傳令兵替換,更不要提專門用馬去拉車了。

甚至,他以前還想讓木下藤吉郎到知多半島給他養馬呢,就是因為太缺馬匹了,而知多半島這地方也確實不適合大規模養馬,自然環境就這樣,他也改不了,到現在建的那個小馬場也沒產量,基本已經要宣佈失敗,轉為養牛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