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燃球星夢

第6章 大球星的定位

“媽,我回來了!”

“怎麼今天這麼晚,我剛想讓你爸打電話問下張老師。”母親柯青從客廳沙發上站了起來。

“車漏氣了,耽誤了會。”陳放揹著書包往自己臥室走,這一幕被客廳父母都看到了,等門關上後,柯青問老公:“老陳,剛才放放是不是背了個書包回來?”

“是書包!”父親很肯定。

“這頭摔了,是真的影響性格嗎?”母親很擔憂的坐回沙發上,好看的電視劇也沒心思看了。

“你就別胡思亂想,每個人都有懂事的時候,陳放也該到了懂事的時候!”

“懂事不懂事,那都是我的兒,你這個做爸的,對兒子有時候太擺架子了。”見老公一臉風輕雲淡,柯青有些不滿。

“擺架子?亂講,難道還要我跟他做朋友?”

“怎麼不行,國外都是這樣,父親跟兒子特別要好,你就不能學學。”

“無稽之談,少看點那種不靠譜的講座文章,那東西……。”

臥室裡的陳放隱約聽到父母的日常鬥嘴,這種增進感情的交流方式現在的陳放是看得明白,以前總以為父母不融洽。

自嘲搖了下頭,拿出筆來,這些天一直都沉浸在重生的喜悅,沒有靜下心來規劃下接下來該怎麼做,現在是時候了。

很多著想都只是預想,並沒有細節填充,這不是做事的辦法,也是陳放以前的老毛病,現在的他,不允許再犯。

球星,什麼才能叫球星,那種某校某縣市的,沒有意義。就如薛衝,想那時候在東昇,自己也視他為球星,可後來自己水平段位上來了,就完全不當其一回事。

這些區域性的球星,上限很低,很容易被遺忘和忽略掉。

球星必須是全國性的,知名度,水平,前途肉眼可見的光明,這樣才算。

已知自己的身體要等到高三末才能開始發育,大學因為自己身體發育,技術和實力也隨之增長,但陳放很清楚,要是等到大學再想做個大球星,那不是自己所願。

因為充其量只在cuba有名氣,但這很小眾,沒有太大的意義。那跟前世就沒太大區別,無非就是錢會多點,但無助自己的職業球星夢。

更何況陳放很清楚,cuba頭牌進cba的重視程度和待遇,還不如一個青訓上來的角色球員。

所以從一開始,想透過校園籃球來圓職業夢,不能說沒一點戲,但也只能當備案來用。

青訓!

青訓是最直的那條路,但這路,實現的難度更大。

職業俱樂部下,青訓梯隊從u12就開始有了,並且u12都是在八九歲就進入了俱樂部青訓的體系,透過寒暑假在訓練,比賽,等到12歲時,還在梯隊裡的已經是篩了好幾道後留下來的籃球苗子。

骨齡也測了,特點也分析了,已經開始從業餘轉半職業化訓練了。

等到u16的階段,更是如此,完全脫產文化學習,全日制的訓練比賽,其中最好的苗子,都開始在省16,國16去參加比賽。

概況的來說,校園體系是量大路窄門檻低,青訓體系人少質強門檻高。

兩條路,都很難走。

更何況,青訓坑很多,很容易讓自己不自由。

陳放在紙上寫上校園和青訓,然後圓珠筆在兩個詞之間,劃來劃去。

先走校園,再去青訓,兩者反覆橫跳?陳放頭疼的摸著額頭,想象很美好,現實很殘酷啊,這球星夢經不起細敲。

“砰!”砸了下書桌,陳放下了決心。

自己有身體,有技術,這些都是自己的本錢,瞻前顧後不是自己的風格。

自己要像孔雀開屏一樣,盡全力展現自己的實力。

打了十幾年野球經歷的陳放很清楚,籃球就是要儘可能的拓展自身的知名度,才有機率抓到那高不可攀的機遇。

計劃趕不上變化,有機會要抓住,沒機會,自己創造。

今年春節前,自己的名字,一定要有一個較高範圍的知名度,這個節點越早越好。

要出名,要趁早。

自己現在已經是16歲了,已經屬於希望的末端,要是等到20歲再來談,很多大門都會對自己關上。

那麼現在當務之急,就是提升身體強度。

自己的彈跳很嚇人,陳放很清楚高中的時候,受了幾次大傷還能隨便抓框,其素質可見一斑。

而現在要做的就是避免受傷的同時,加強自己的下肢力量,尤其腿部的小肌肉群和關節柔韌性。

練腿這個是核心,最為關鍵,要想以後不受傷,越早打這個基礎保障越長。

這裡面涉及到器械,營養,藥物,訓練師,場地等等。

而這種種都需要一樣東西,一個字:錢。

大量的錢。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