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球撿起來!”
磐石訓練場上,陳放對武真喊道。
南加大最終還是沒有闖過聯盟賽,他們在八進四的比賽中,遭到斯坦福的絕殺。
以今年的戰績,附加賽的資格都沒有,這也就意味瘋狂三月已經沒戲,球隊進入休賽期,準備為下個賽季而籌備。
武真自然沒有事,鑑於現在陳放的日常,於是來到磐石,跟隨他進行訓練。
陳放現在的生活不能算愜意,反而比之前還忙碌。
比賽日他會隨隊訓練,幫助隊友除錯更好的比賽狀態,還要參與教練組的戰術談論和制定,接著作為球隊一員,坐在替補席為球隊吶喊助威。
也就是所謂的飲水機管理員。
而休息日,陳放基本兩邊走,康復中心和磐石訓練營,合理分配時間。
以至於武姿都埋怨,現在反而更看不到陳放的人了。
好在武真因為訓練,經常留宿在家裡,這才讓她喜笑顏開。
而陳放也在雕琢自己的中投技術,同時幫助武真提升短板。
其實以武真193的身高,181的體重,體脂率 8%來說,已經有了足夠打職業的資本。
即便在nba,也有這麼多一八幾的球員成為主要輪換,甚至核心。
就拿布倫森來舉例。
杰倫·布倫森188的身高,172的體重,能打到mvp榜人選,足見身高這個,不是制約你打職業的問題。
打職業最大的難題,是你的技術沉澱和技戰術是否能結合上。
例如你後衛的身材,卻沒有控運能力、三分投射能力、拆擋戰術理解、突分策應,節奏把控、領防頂防協防能力這些技術和技戰術,那即便你能飛天遁地,也不過是一個籃球網紅而已。
在野球場,秀出那一身不可思議的彈跳身體素質。
而如果你擁有這些能力,只是身體對抗不足,反倒不會被淘汰,球隊會給充足的時間讓你去提升。
這也是歐美青訓的主導思想,不會刻意鍛鍊球員的身體素質,反而會在打磨技術上,用五到八年來培養。
而以上所提到的每一項,都足可以卡住球員一輩子,因為這些技術和圍棋一樣,小時候沒啟蒙,長大想啟發,就比登天還難。
比如控運這一項技術。
控和運總被混為一談,其實這是個很大誤區。
控球包括了運球姿態、保護球的能力、傳球前的視野把控。
運球是指控制球在變向,節奏變化,速度上的能力。
可以先簡單理解為原地運球和移動運球的綜合能力。
就光這一項,能把絕大部分籃球愛好者卡得死死的,並且當加入到比賽這個環節裡,添入身體對抗強度,包夾,區域協防,領防緊逼後,就更讓這個技術,顯得極其難得。
控運在現代籃球理論裡,重視程度逐漸提高,演變到如今,已經成為了每個位置必須掌握的基礎技術。
如果沒有,即便其他技術都很好,也難以成為主力球員。
如日中天的庫裡,是先有超出聯盟頂級標準以外的控運,才有資格立足在聯盟,開始用他的投射,逐漸成為聯盟超巨。
布倫森在控運上,也是超出了聯盟後衛標準之上,才有了選秀資格,即便是個二輪秀,那也還是因為身高導致天賦受限,不被看好。
而武真的窘境,就是後衛身材,控運卻不過關。
他的控運,在ncaa的級別裡,都不算出眾,完全無法當個雙能後衛去使用。
否則以他現在的投射能力和對抗能力,在南加大,打個20分鐘是有資格的,但現實情況就是隻有10分鐘。
國內媒體還抱著老年思想,把身體對抗視為衝擊nba的門檻。
以前的陳放,也是這樣覺得,但現在,陳放是真明白,所謂的對抗,是最小的難題。
說白了就是身體適應,而在這之上,速度節奏的適應,換防協防的意識適應,擋拆掩護的認知,都遠超身體對抗強度。
假如運控過關,即便身體對抗失衡,但球不會丟。
而不是一對抗就丟球,卻藉口是力量對抗差,這簡直就是顛倒黑白,信口雌黃。
中國籃球要提升,核心還在青訓教資水準要提高,在球員身體發育階段,把運控融入到身體中,養成人球合一的自然感。
以往二十年,中國籃球國字號球隊,12人大名單,找不出一個控運合格的,這樣去面對全員控運及格的對手,不就是雞蛋碰石頭嗎?對方隨便幾個緊逼戰術,就能讓你陷入得分荒,陷入無限失誤被打快攻的絕境。
再提一嘴日本,日本就是專注在控運上,要求後衛,前鋒都必須達到相當的控運技術,然後輔佐上規劃的內線,達到質的提升。
“這個休賽期,你必須把你的運控能力提升上來!”陳放對武真道。
而武真只能點頭,他內心是絕望的。
遙想在查米納德的時候,即便對抗的結果是輸,但還有一絲餘地。
不像現在,他甚至連球都放不下,露頭就秒大概就指現在的他。
陳放招呼來訓練師讓他盯著武真,自己來到另外一個半場,開始了自己的訓練。
他對投籃的理解,也逐漸觸及到了門檻,現在就是反覆打磨,有朝一日,跨過去,進入那個神的領域。
陳放不知道會是什麼時候,但他堅信,自己會有那一天。
※※※
沒有陳放的日常,快船過得不算愉快,即使是主場作戰,但少了核心,當比賽來到關鍵節點,就有意外。
3月11日,快船主場面對凱爾特人,就是這個結果。
相持了三節半,最後五分鐘沒咬住,被布朗和塔圖姆一波八比零沖垮了。
輸掉這一場,聯盟第一的寶座還在,距離第二雄鹿,還有4個勝場。
快船54勝,依舊傲視群雄,但危機已經出現。
這也是賽後裡弗斯在更衣室盤點了一小時的原因,陳放旁聽,裡弗斯不滿的地方有幾個。
首當其衝就是小賈倫,他這個賽季起伏不定,攻防都有問題,如果是重建中,沒話說,但現在就是衝冠階段,確實讓人煩惱。
其次還是布倫森,他的持球打法過於粘球,導致部分進攻回合,出現24秒危機,馬祖拉的表情已經告訴了陳放,他非常不滿意。
解散後,裡弗斯,馬祖拉,布萊恩,加上陳放,留在了更衣室。
他們四個人是教練組的核心骨幹,規劃所有的球隊執行。
“他們是衝冠裡,最大的不穩定因素。”馬祖拉實話實說。
裡弗斯看向了陳放,後者很平靜。
小賈倫,布倫森都是因為他的決定,來到快船,否則壓根不可能。
陳放必須要負起責任。
“布倫森是輪換中的核心,小賈倫是首發裡核心。”陳放開口了。
“但季後賽,他們只能擔任輪換裡的角色。”
三人聞言表情頓時一鬆,這就是他們希望的,而陳放第一句話,就緩解了氣氛。
他們就怕陳王堅持,那就難辦了。
“季後賽的強度和應變能力,他們還不夠格。”陳放說到點子上了,這讓大家都認可點頭。
“所以,適當調整我看很有必要。”
把態度說了,氣氛徹底緩和了,裡弗斯見好就收:“主力我看還是讓祖巴茨、裡喬恩,朱霍勒迪,狄龍,加上你來最合適。”
“輪換中,貝弗利、路威、哈雷爾、羅斯,桑韋爾的上場時間要提上來。”
思路很清晰,主打一個經驗豐富,求穩。
“我贊同。”陳放道,接著又補充:“接下來的比賽,可以讓他們繼續尋找問題,這樣季後賽他們也無話可說。”
“嗯,不過戰績就懸了點。”
“不要緊,先考慮西部的主場優勢,這一點,相信我們不會丟。”
“至於東部,我不擔心。”陳放的話也代表大家的意見,東弱西強,即便東部有主場優勢,未必有用,向來總決賽,西部都是少個主場。
結束後,陳放就驅車離開,塔圖姆還在那眼巴巴的等著。
相比招待其他人,塔圖姆自然是跟陳放回家,外面吃的,哪裡有陳王親自下廚來的美味。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