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土地的農夫,和飽受壓迫的工人,在憤怒之時,是沒有區別的!
一個名為申屠聖的人,率先糾結了百八十人,發動了起義。
隨後他自稱將軍,殺了那可恨的官吏,帶著人手跑出穎川,縱橫了九個郡的範圍。
大漢朝廷因此震動,很快便發揮出了比起治水還要強有力的反應和排程,對這群敢於挑戰自己地位和統治的賤民,砸出了重拳!而面對大漢朝的沉重打擊,這次起義不可避免的迎來了失敗。
申屠聖這些敢於挑起事端的“賊首”盡數被處死,
那些追隨叛賊的人,也受到了嚴厲的追究。
更多的人被權貴們理直氣壯的抓走,變成了他們莊園中的奴僕。
更多的怒火也伴隨著銅鐵的斷裂,從而積蓄濃烈起來。
終有一日,這熊熊的火焰,註定會掀翻壓在自己頭上的蓋子,熔鍊了銅鐵、燒沒了汙穢。
來到中原已有一段時日,但礙於根基尚淺,沒有得到充分發展的太平道們聽說了這件事,便忍不住說:“這是天下大亂的預兆啊!”
“跟我們同行的人,在此之後就要多起來了!”
“讓我們快快行動起來吧,不要讓這初誕的火苗熄滅!”
而在長安城中,
貴人們還沉浸在鎮壓叛亂成功的喜悅中。
他們只得意的撫摸著自己的鬍鬚,痛斥著低賤之人的不自量力,全然忘記了百餘年前,他們的祖先是透過什麼方式,建立起大漢朝的——
當然,
即便記得祖先的光輝和功績,
明瞭他們的來路,這群后輩也會理直氣壯的說:“大漢的江山,是透過我祖先的努力才得來的!”
“我應該吃的苦,我祖先早就幫我吃盡了!”
“我天生就應該沐浴在祖先的恩澤中,享受這樣的富貴!”
“一群賤人,他們勞苦一生積攢下來的財富,還比不上我家裡隨便的一餐飯、一件飾品!”
“他們憑什麼和我爭鬥!”
只有孔光這些還存有良知的人,對此深深地皺起了眉頭。
他們從那喧囂的風雨中嗅到了一些火焰的氣味,卻不知道其從何而來,又會去往何方。
於是,
他們只能懷抱著憂慮,在朝堂上對著皇帝不斷叩首,希望這位統治九州的天子、駕馭中央之國的主宰,能夠抖擻起來精神,重振朝綱。
“王鳳已經病重!”
“他就快死了!”
“等他死去之後,陛下就能收回權勢,任用賢良的臣子,然後在後者的輔佐下,像大漢的歷代先帝那樣,成為一個治世明君!”
孔光在自己的府邸上,帶著這段時間難得的開心笑容,對著自己的朋友和弟子說道。
他轉過頭,又對坐在一旁的王莽道,“等你這位伯父去世,沒有了他的打壓,你一定可以出仕,成為幫助大漢中興,掃清天下汙穢的能臣!”
王莽聽到這話,也只露出一個淡淡的微笑,作為他對老師期待的回應。
只是這笑容之中,蘊藏著謙虛溫良?
還是蘊藏著譏諷?
除了王莽本人,誰也無法知道。
哪怕是懷疑了王莽許多年的王鳳,也沒能在迎來自己的死亡之前,摘下這位侄兒臉上的面具。
他只能無力的躺在床榻之上,接受著王莽的服侍——
民間常說:久病床前無孝子。
王鳳即便權傾天下,做到了就連皇帝都要被迫躲避他鋒芒的地步,也無法扭轉王氏日益沉淪的腐朽風氣。
他那幾個疼愛的、一心為其鋪路的兒子,
早就被那無與倫比的權勢和富貴,侵蝕透了骨髓。
他們整日的走雞鬥狗,比較財富和權力,卻連一絲服侍病重老父親的精力,都抽不出來。
甚至在王鳳病倒之初,他們就對著大漢大司馬大將軍那老朽無力、吃飯喝水都要人攙扶的身體,不由自主的露出了排斥的表情。
他們生來,是享受別人伺候的。
又哪裡能去伺候別人呢?!所以,隨著王鳳的病情日益加重,他的兒子們過來探望的次數,也越來越少。
最後,只有王莽這個看不清真面目的侄兒,陪伴在王鳳的病榻旁,照顧著他的身體。
“……你真的是心懷仁義,遵循道德的君子嗎?”
當王莽攙扶著伯父,要為之侍奉湯藥時,後者微微偏過頭,對著王莽發出了疑問。
王莽瞪大眼睛,有些惶恐和驚訝的說道,“服侍長輩,本來就是我分內之事!”
“僅僅做到這一點,就可以稱之為君子了嗎?”
王鳳氣得甩開他遞過來的湯藥,拍著病榻說,“我是個快要病死的人!”
“你何必再跟我假惺惺的裝樣子!”
“真是讓我感到噁心!”
王莽便更加惶恐了。
他收拾好地上狼藉的湯水,跪在王鳳身邊,表達自己的疑惑和罪過。
可能是因為自己服侍的不到位,這才使得伯父生氣吧?畢竟王鳳在這段時日裡,
因為病痛難忍,從而拿別人來轉移痛苦的事情,發生的十分頻繁。
王鳳靜靜的看了他一會,然後顫抖著嘴唇,閉上了眼睛。
王莽聽到他喃喃自語:“也罷,也罷!”
“事到如今,我還能做什麼?”
“那些只知道享樂的廢物又能做什麼?”
“不管你是真心還是假意……這鮮花著錦的王氏,到底要變成你的資糧了!”
伏地在旁的王莽這次,終於沒有再回以“惶恐”的應答。
藥氣和病氣糾纏不休,瀰漫四處的房間裡,
只留下了王鳳痛苦的咳嗽聲音。
皇太后王政君過來探望自己的兄長。
她看著王鳳那憔悴蒼老的模樣,忍不住垂淚道:“兄長去後,王氏還有誰可以輔佐不懂事的皇帝呢?”
“王音、王根還有王商,他們都可以。”
王鳳輕輕的說出了幾個名字。
其中最後的那位,
和當年被王鳳用汙名攻擊,活活氣死的丞相王商,同名同姓。
只是稟性天差地別,是個純然的元城王氏子弟。
皇太后繼續詢問,“他們都是你我的兄弟,是皇帝的長輩。”
“如果他們也離去了,還用哪個青年才俊輔佐大漢江山呢?”
王鳳咬著牙齒,吐出了兩個字。
“王莽!”
“他可以延續我王氏的富貴和權勢,替皇帝分擔憂慮!”
而關於王莽的賢名,
皇太后是聽說過的。
她甚至還知道,王莽既有著外戚王氏的血脈,又是大儒孔光的弟子,是聯絡這兩派朝臣勢力的絕佳紐帶!奈何王鳳在此之前,
一直以“侄兒年少,學問未成”為理由,阻礙王莽出仕,這才讓他至今沒有獲得官職。
現在好了,
一切都沒有問題了!“我會好好照顧他的!”
皇太后這樣對著兄長說道,語氣帶著堅定和信任。
王鳳只閉著眼睛,胸膛微微起伏著,沒有說話。
不久後,王鳳去世,
王莽出任黃門郎,終於登上了大漢近兩百年的朝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