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戰國開始掌控山川

第467章 那就讓諸夏燃燒吧

黃河在雨水豐沛的夏秋之時,在館陶這個地方衝破了堤壩,氾濫了四郡三十二縣,派去賑災的人都累垮了。這自然讓皇帝感到非常苦惱。

畢竟黃河對諸夏君子來說,意義實在不一般。

於是,

他只能先獻祭了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尹忠,責令其背鍋自盡,再派朝中能臣前去治水。

最後他還難得的在朝會上進行了一番反思:“天災這麼頻繁,難道真的是朕德行不夠,治理有誤嗎?”

孔光當即出列,認可了皇帝的話語,並誠懇的請求皇帝亡羊補牢,彌補過失。

所以他理所當然的被皇帝貶斥了。

王商見狀,也只能選擇閉上嘴,決定先把這位友人撈回朝堂,再行勸諫之舉。

誰讓在尹忠這個倒黴蛋被迫自裁後,

接任御史大夫這一重要職位的,是王鳳的堂弟王音呢?至此,

三公之二,皆屬天子外家王氏所有,王鳳在朝堂上的權力迎來進一步膨脹。

王商這位丞相若不能穩住自己的地位,那也不用說什麼“致君堯舜上,再使民風淳”了。

而王鳳那邊,本想借著黃河發大水的事,一鼓作氣將王商扳倒,結果卻因為派去治水的官員過於有能力,僅僅三十六天,便用“竹籠裝石法”堵住了決口,從而失去了對王商發起政治攻擊的機會。

這讓王鳳對那個同樣姓王,但同樣不屬於自家元城王氏的,名為王延世的官員生出了怨恨,將之記上了內心的打壓名單。

不過,

憑藉堵住黃河決口的功勞,

王延世還是成功升職加薪,當上了大漢光祿大夫,秩比兩千石。

皇帝還十分高興的接見了他,詢問王愛卿該如何讓大河永不犯病,免得他這個皇帝獻三公都獻不過來。

要知道,現任三公中,有兩個是他的舅父,一個是他的親信。

這手心手背都是肉,

可比不得匡衡、尹忠這等無關之人。

王延世告訴天子:“如果想要平息災禍,就要修繕各地的水利,盡到防災賑災的職責。”

“這樣的話,即便上天不仁,也稱不上陛下的過錯。”

皇帝聽了他的話,有些不高興,覺得又是老生常談之語。

“天意要發水泛洪,朕能做什麼!”

他這個天子在地上,要挨母親河的肘擊,在天上自然也扭轉不了老天爺的心意。

何必跟天地作對呢?

王延世瞥見皇帝的神色,心中不免發出一聲嘆息,然後對其叩首幾下,說起了自己治水的經歷。

“臣在館陶補堤之時,見百姓悽苦,良田盡失,曾忍不住前往附近的河伯廟宇,責問鬼神為何要如此對待無辜黎民。”

還是那句話:諸夏君子的信仰,是十分務實的。

哪怕隨著何博大封諸地山神、水伯,各地鬼神顯靈的傳說增添了不少,也不妨礙君子們逮著一個沒用的鬼神毆打辱罵。

當然,

王延世如此行為,也在於彰顯自己治河的決心。

結果當天晚上,

他便做了個奇怪的夢。

夢中一個看不清面容的神人站在他面前,很是不滿的指責他道:“人事不修,關我什麼事情呢?”

“河水流入大海,蒸騰化為雲雨,最後又落回地上……這是天地自然的道理,就連鬼神也無法阻止,只能在平時多多的驅雲趕雨,儘量使得一地風調雨順!”

“這難道還不夠慈愛嗎?”

“今年的雨水並不比往年多多少,為什麼會引來大河決堤的災禍呢?”

“這是因為河道上游的地方,砍伐了太多樹木,修建了太多宮殿豪宅,使得河中泥沙淤積,將河水抬高了啊!”

“這是因為各地的水利沒有修繕,無法像以前那樣,承載多出來的雨水啊!”

“這是因為貴人有意利用天災,為自己謀利啊!”

“依賴大河生活的人尚且這樣,又憑什麼怪罪到鬼神身上呢?”

“人心倦怠,只考慮利益的得失,而不去反思自己的錯誤,那等到後面,河水只會到氾濫得更加厲害!”

“哼!逆子果然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你們就等著挨肘吧!”

一口氣噴出這樣一段話語,神人便消散了身影,王延世也隨之驚醒。

他意識到對方的話語有著何等重大的含義,所以在治水完成後返回的路上,做好了勸諫天子的準備。

王延世希望天子也能夠“驚醒”過來,預防後面可能發生的災禍。

可惜,

皇帝並沒有信他的話。

在“振作自己做個明君”和“繼續擺爛假裝什麼都沒有發生”這一正一負的選項之間,

皇帝另闢蹊徑,做出了第三種選擇。

於是,

便有了改元之事。

畢竟皇帝都專門用了個“河平”的年號了,這誠意難道還不夠嗎?如果黃河再決堤,那也不會是皇帝有問題!

“反正後面大河決堤絕對不會是我的問題!”

高原之上,

聽西門豹彙報近來大河情況的何博也如此說道。

“我已經盡天事了,接下來就看那些人怎麼做了。”

總不能河堤年久失修崩潰,最後使得河水飛入尋常百姓家,也是因為“上天不仁”吧!

“不過那些權貴趁著天災,把逃難的人口圈到自家莊園裡藏起來,讓有心興徭役修水利的官員都找不到足夠勞力的操作,也是令我大開眼界。”

“真後面他們還會幹出什麼逆天的事來。”

自打元帝放開了對權貴的管束之後,這群傢伙總能給何博這位見多識廣的鬼神,帶來一些前所未有的驚喜。

畢竟當年同樣因為水患而迎來動亂的夏國,也只是趁機兼併土地,沒有做出過中原這樣,連人帶地都不放過的事。

當然,

夏國貴人不抓人當農奴,也有可能跟他們已經習慣使用從南部抓身毒奴隸當牛馬有關。

那些身毒奴隸一向溫順,可不會因為活不下去這種小問題,選擇反抗自己的主人。

“但這麼一來,秦漢兩國的年號,跟秦漢兩國的情況,都完美匹配起來了呢!”

大漢的河平年代絕對不會和平,而大秦剛剛迎來的康寧時期,也絕對不會康寧。

再加上已經恢復完全,迎來治世的新夏隋國,決定南征身毒,以報復前朝末期,這群蠻夷敢於侵犯自己的事……

“如果不能從權貴的沉淪中拯救這個世界!”

“那就讓諸夏燃燒吧!”

何博跟自己的老朋友站立在高原之上,迎風負手而立,淡淡的說出了這樣的話語。

而隨著上帝口含的天憲落下,又有一支太平道走出了新夏的陽關,穿過河中之地,進入了大漢的玉門關。

在被西秦煉化的埃及地區,夷名“荷魯斯”的大秦皇子,也在積攢了多年的力量後,舉起了反旗。

“好好好!”

“乃公離開中原來到這鬼地方,就是為了看這個的!”

劉邦看著這一幕,立馬大力的鼓起了掌。

劉信這個死去多年仍舊婆媽的侄子忍不住在旁邊提醒自己的三叔:“可是大漢也不太平啊。”

“我聽說當今的皇帝劉驁他……”

“不要說讓鬼不高興的事!”

“不要逼我在開心的時候扇你!”

劉邦直接打斷了他的話。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