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才保證了霍去病長途奔襲的時候,馬匹有足夠的馬力。因而戰馬非常精貴,想要保證戰馬長時間奔跑,除了馬蹄鐵減少馬掌損耗以外,食物也必須有所保障。
朱棣北出四川,一路把吳三桂從陝西追到山西屬於帶著一千人輕騎出動,沒有後勤補給。
沿途即便是人吃飯都要他們自己想辦法,更別說馬兒。
相比之下,吳三桂就可以不要臉。
反正他已經出賣過漢族一次,也屠殺過不知道多少漢族丁口,不在乎繼續做以前做過的事。
於是他可以在丟下大量輜重,清廷那邊又自顧不暇,無法給予他糧草輜重的時候,選擇屠殺沿途百姓,搶奪他們的糧食以補充人馬軍需。
朱棣卻不可以。
只能說。
不知道是受偶像包袱拖累,還是有做人的底線,不劫掠光靠花錢購置糧食,一路走來的確很不容易。
畢竟天下再次大亂,你想當好人花錢買糧,那也得有的買。
且前面吳三桂已經洗劫過一次,就算還有剩餘那人家也得賣才行,甚至還要遇到那種哄抬糧價的糟心事情。
所以不能怪朱棣無能,只能怪在亂世當中,沒有底線的人更能比有底線的人活得久。
不過也活不了太久了。
吳三桂雖然一路靠劫掠逃到了宣府,可這邊也實在沒東西可搶。
滿清朝廷那邊自顧不暇,他便只能困獸猶鬥。
再往北可就到蒙古了。
這一路上已經有很多人當了逃兵,三萬多關寧鐵騎本是吳三桂的鐵桿,到宣府的時候跑了得有三分之一,只有約兩萬左右。
如果跑到蒙古去,所謂鄉土難離,恐怕再是鐵桿也得造他吳三桂的反,因而他不得不選擇背水一戰。
基本上現在就是老朱等朱棣好訊息的時候。
此刻隨著老朱殺入北京城,滿清已經統治了十多年,近乎根深蒂固的江山,僅僅不過八個月,就轟然倒下。
這八個月,估計其中七個多月都在趕路,真正在打仗的時間,屈指可數。
由此可見在現代火器面前,古代封建王朝有多脆弱。
縱使王朝開國鼎盛之時,也不過是脆弱得像一張紙,吹彈可破。
老朱靜靜坐在龍椅上。
更遠的午門外,依舊慘叫聲不斷。
朱雲峰遲疑片刻,低聲說道:“老祖宗.”
“嗯?”
“有些話不知道該不該說。”
“我知道你想說什麼,你是想告訴我,我這麼做,跟韃子何異?”
“怎麼說呢?我知道是我現代人的思想觀念不同,但你知道的,倭寇再怎麼屠戮,我軍還是優待俘虜。”
“我知道你受你們那的思想,估計你也就是提一嘴,其實說到底,還是想法不同而已。”
老朱睜開眼睛,沉聲說道:“還記得你以前說過一句話嗎?”
“什麼話?”
“為什麼同樣是屠殺漢人,中國人恨滿清和倭寇,卻不恨蒙古人和金人?”
“我知道了。”
朱雲峰就閉上了嘴巴。
其實他真就是聽著外面不斷的慘叫,順口提了一嘴。
沒辦法。
不能說他聖母,就真是中國人骨子裡的善良在作祟。
即便你們曾經傷害過我們,可看見了那種可憐的事情,還是忍不住心生憐憫。
但這種憐憫又很快隨著老朱的三言兩句而消散。
因為老朱說得沒錯。
一來這是古代的事,朱雲峰的根在現代,沒有理由去插手古代恩怨。
二來正如老朱所說,古今之間思想觀念有差異。
朱雲峰可以善良,那是因為他生在一個強大的新中國,有國家的底氣在,所以允許新時代的中國人生出善良的心。
可古代社會下,封建王朝頃刻間就倒下了,滿人直接屠殺漢人數百萬,間接殺死上千萬。
這些死難的漢人又有誰去可憐呢?
因此任何一個現代人都沒有資格去評判朱元璋一個古人對同樣是古人的滿清的一次民族間的報復。
三來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中國人到了後世,已經不再恨蒙古人和金人。
主要原因是年代過於久遠,再大的仇恨也慢慢被時間消磨。
次要原因是金人被南宋聯合蒙古人清算過,蒙古人則被老朱家清算過。
大明立國之後,朱元璋和朱棣父子殺得蒙古人只能一路往西逃竄,漠南蒙古人被老朱家殺得近乎絕跡。
反觀滿清雖然在清末也被太平軍、捻軍等起義軍清算過半次。
可這些太平間和捻軍殺的也就是滿人底層的旗人而已,對滿清上層精英毫無殺傷力。
偏偏那時腐敗無能的清廷喪權辱國,加上滿清精英投靠倭寇,繼續為虎作倀,這足以說明對滿清的精英階層清算得還不夠徹底!因而在民族血債當中,倭寇自然是排名第一。
但滿清的血債累累,最多就是隨著時間而被消磨不少,卻也依舊有不少人記得曾經的那一筆帳。
如今的這次殺戮,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便是一次血債血償。
每個人都面臨著清算。
或許新時代因為種種原因,對滿清的清算已經成為過去式,將來不會再發生。
然而至少今天,老朱要代表著明末清初漢民族的遭遇把這筆債討回來。
否則的話,也對不起那麼多死去無辜的百姓。
在這種情況下。
旁人若再說什麼,狗咬你一口,你咬回去跟狗有什麼區別之類的話,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了。
因為刀砍在你身上。
這一刀。
終究要還回去。
才能徹底消了民族那一口惡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