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了?”
自別處時空擠時間趕來的林道,一過來就得知蜀軍又贏了。
“是那司馬懿主動退兵。”
諸葛丞相出言解釋“他眼見著野外浪戰不得勝,主動引兵後退。”
陳壽說諸葛丞相不擅軍略,這是相對於那些頂級強者來作比較。
而且陳壽時代裡的蜀國,國力與魏國差距太大,因此諸葛丞相許多時候都難以施展。
然而現在不一樣。
天時地利人和都被諸葛丞相佔據了。
無需什麼奇謀妙計,就這麼直接憑藉硬實力硬碰硬,就撞的司馬懿大喊吃不消,不得不退兵而走。
“每至戰時。”
“我軍士氣高漲,死戰不退。”
“曹賊兵馬弓弩難傷,更兼士氣低落逢戰皆敗。”
“司馬懿沒得選,只能是退兵重整旗鼓。”
諸葛丞相在地圖上示意“他也沒退遠,主營也就是隔著幾十裡地。”
“沿途各處城池皆是安置了兵馬,還不斷派遣小股人馬襲擾。”
“哦。”林道恍然頷首“層層遲滯,爭取時間。”
這邊諸葛丞相搖動羽扇“子厚果是知兵之人。”
“司馬懿這是見著正面對戰不能勝,方才轉為遲滯疲兵,以期拖延我軍。”
“想要破解此策,就要仰仗子厚了。”
林道明白他的意思。
司馬懿這一招,就是最為純粹的實力對耗。
想去洛陽可以,但是沿途這些城池據點兵站山頭的,總得打下來。
否則大軍過去了,後面的糧道可過不去。
而一旦攻打,就算是你攻無不克,那你也得花費時間,花費精力,花費軍士們的鮮血與性命。
後方的魏國,就能有更多的時間與精力,集中更多的力量迎戰。
還做現代世界的話語來講,這就是以空間換時間。
不得不說,司馬懿在此時魏軍打不過的情況下,選擇了一條正確的應對道路。
只是,對面有掛逼~~~
“沒問題。”
這邊林道當即應允“後勤方面的事情,我來提供保障。”
大軍征戰,最怕堅壁清野外加被斷糧道。
沒了糧食,無論多麼強大的軍團,都是一個下場。
可有了林道這個人形物資運輸節點,大兵團的軟肋,瞬間變成了最強的部分。
不但沒有了後勤路線被斷的風險,更是直接省卻了後勤上的風險與威脅,增強了戰略移動能力。
結果就是,當司馬懿眼睜睜的看著蜀國大軍,風馳電掣一般奔向洛陽城的時候,非但沒有著急,反倒是心中狂喜。
他覺得諸葛丞相不是瘋了就是飄了,居然不顧後勤糧草運輸線,強行去攻打洛陽城。
這是在找死啊~
司馬懿乾脆利落的領兵切斷了蜀軍後路,斷絕了蜀軍與潼關之間的聯絡。
同時派人給曹睿送信,堅決要求在洛陽周邊堅壁清野,不讓蜀軍找到哪怕一粒糧食。
曹睿完全認可了司馬懿的意見。
將洛陽城周邊的百姓兵馬,全都遷入了各處城池之中。
甚至於,還下令將田地裡還未成熟的糧食,統統都給一把火燒掉。
國家滅亡的危機之下,他也是發了狠了。
此時陳群出使吳國順利歸來,他也帶回來了好訊息。
孫權那邊,不但同意了與魏國暫時和解,而且還派出使者去往蜀國,要求蜀國退兵,否則將會與魏國一起攻打蜀國。
三足鼎立就是如此。
一旦那個足支稜起來了,立刻就會遭到另外兩個的合力打壓。
曹魏強勢的時候,東吳可以與蜀國關係親熱,一起對抗曹魏。
可現如今蜀國大漲,東吳就不幹了。
孫權非常明白,三體運動這種脆弱的平衡一旦被打破,後果將是災難性的。
除非打破平衡的是自己!
而且曹休的大軍,也終於是千趕萬趕的趕了回來。
雖然一路上因為強行軍而掉隊嚴重,可終究是陸續來到了洛陽。
除此之外還有各地的郡縣兵,屯田邊軍,門閥世家的私兵等等,都在往洛陽城集中。
而諸葛孔明孤軍深入,抵達洛陽城外。
司馬懿卻是切斷了其與後方的聯絡。
從戰略形勢上來說,之前一直被蜀國暴打的魏國,竟然是在洛陽四周形成了戰略包圍,將蜀國主力軍團給包圍了起來。
一旦能夠憑藉優勢實力吃掉蜀國主力,不但能夠順勢奪回失去的一切,還能反攻打進蜀國去!
因為這等戰略環境的改變,之前臥病在床的曹睿,甚至臉上有了血色,能起身喝粟米粥了。
然後~~~
‘咯吱~咯吱~~’
洛陽城外,履帶碾壓地面的金屬扭曲聲響,刺的人耳朵生疼。
開著花卉系列自走炮的林道,將這臺龐然大物,停在了距離洛陽城牆只有二里地的地方。
在無數雙眼睛的注視下,林道招呼魏延“裝彈!”
152毫米口徑火炮的炮彈,重量高達上百斤。
這東西是妥妥的非壯漢不能抬。
林道放平炮管,炮口指向了遠方的洛陽城牆。
瞄準鎖定之後,火炮那黑洞洞的炮口處,綻放出了長達數米的極致火焰。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