嫪毐對著嬴政俯首後,撿起地上掉落的佩劍,撐著跪的有些發麻的雙腿跟上了趙姬的步伐。
“恭送太后!”
看著趙姬和嫪毐離去的背影,群臣目光閃爍,今日朝議雖然波瀾不斷,但還給他們透露出了很多的訊息。
嬴政是不甘被趙姬這般壓制,對嫪毐的囂張跋扈也十分不滿,不然作為秦王心腹的許青,不可能和嫪毐如此針鋒相對,撕破臉皮。
不過嬴政再怎麼不甘,也不得不屈服趙姬之下,畢竟他還沒有親政,秦國大權名義上還在趙姬手中。
等到趙姬離開後,郎中令高聲喊道
“朝議繼續!”
原本緊張的氛圍隨著趙姬的離去變得稍微輕鬆了一些,剩下的朝議便沒有波動了,有事情的上奏,沒事情的聽著,不到半個時辰,這場朝議便結束了。
等到嬴政離開後,群臣便準備散去,但所有人沒有動,而是看向了位於文臣中央的許青。
一名武將想要轉身離去,但被身後的人攔住了,示意等候著蒙驁的指示。
許青見眾人目光都凝聚在自己身上,一手拿著笏板,一手握著凌虛的劍柄,轉身朝著殿外走去。
見許青動身,眾人才紛紛動身,緊跟著朝著外面走去。
許青雖然獲封大良造這個意義非凡的爵位,但嬴政沒有實權,所以許青這個爵位就是虛名,中常侍和太醫令中也就太醫令還有些事情可以做。
但今日朝議之後便不同了,許青以行動證明了什麼是人臣模範,什麼是忠臣。
哪怕許青沒有被任命實權的職位,單單是忠心和在眾人心中的形象,已經與有實權的大良造沒有什麼區別了。
可以說,許青現在就是小一號的無冕呂不韋。
只靠一身正氣和作為人臣的忠心便能夠壓住半個朝堂,讓心懷不軌者畏懼。
“《論語·堯曰》:“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今日我才明白,為何君子能夠讓人望而生畏了。”
熊啟看著位於群臣之先走出大殿的許青,目光有些惋惜,輕聲感慨道。
“兄長你說的沒錯,這位大良造的確不是尋常人,雖然年輕,但所表現的威嚴和姿態,的確讓人望而生畏。”
昌文君聽到熊啟的感慨後,臉上露出一抹輕笑,輕聲說道。
許青是堅定的秦王支持者,而他們楚國外戚也是支援嬴政的,也就意味著他們和許青目前是盟友,只要今後發展好關係,對他們是百利無弊的。
“是啊,生平能夠與這樣人的相見相交,是一大幸事。”
熊啟看著群臣離去的背影,心中感慨萬千,早知道許青是這樣的人,他就應該早些下手,將其弄到楚國去。
現在可好,讓其入秦了,平白資助了秦國。
“只是不知,今日朝議傳播出去後,韓國和韓國那位大將軍姬無夜又該如何自處呢?”昌文君饒有興趣的說道。
“君子生小國,非君子之錯也。小國出君子,非小國之功也!”
熊啟一愣,隨後輕笑一聲後,便朝著外面走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