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秦時,趨吉避凶

第380章 擊敗逍遙子的辦法

“師弟無需多禮,鶡冠子師伯果然沒有看錯人,師弟天生就是修道的好苗子。”赤松子扶須誇讚道。

道家天宗收徒講究一個緣分和天賦,只有天資出眾的人才能夠進入天宗,而許青看起來便靈臺清澈、器宇軒昂、氣質超凡脫俗,天然就容易得到赤松子等人的好感。

“師兄過譽了。”許青謙虛的說道。

“無需謙虛,你的事蹟我等也都聽說過,尤其是昨日在章臺宮怒斥長信侯嫪毐之事,大大為我天宗長臉。”赤松子笑著說道。

“師弟不必拘謹,昨日師兄我得知你的作為,實在是讓我欣喜,入仕則為君而效,出世則修身養性,這才是我天宗弟子所為之事。”

“有所為,有所不為”

天宗雖然號稱避世不出,但並不意味著天宗不會有弟子入世進入朝堂,畢竟天宗還有黃老、貴虛等諸多學派。

道家分裂為天宗人宗是對道的理念追求不同導致的,但對於黃老等學派沒有絲毫影響,這些學派弟子們在太乙山學成後便會下山入仕。

道家自從鶡冠子之後,便再無聲名顯赫的入仕之人,這也導致這兩代道家弟子在士人中影響力越來越低。

不過現在好了,有了許青這個臣子楷模、忠臣典範後,出身道家計程車人們地位也會水漲船高。

在進入各國朝堂之際,道家士人也會更容易被優先挑選,畢竟哪有君主不喜歡許青這種忠心不二的臣子的?

“諸位師兄過譽了,我不過是做了應該做的事情。一天是我道家天宗的人,便要時刻彰顯我天宗弟子的卓越品德,為我道家士人做好表率。”

“老師收我為徒,我自然要繼承他的衣缽志向,將我道家學問發展為治國第一學問,讓百家和各國明白,到底誰家的學問才是真正治國安邦的道理!”

面對眾人的誇讚,許青面露堅定之色,認真的說道。

百家成立的目的是什麼?用自己的學問輔佐君王,從而平定天下。

百家最初的矛盾便是學問上的不同,誰都認為自己的學問才是最適合治理國家的。百家在江湖上爭鋒相對,也不過是治國學問矛盾的延伸,而百家真正的核心競爭一直都是在朝堂。

就連丟了學派經典傳承的農家和墨辯斷絕的墨家,都無時無刻想著重新回到朝堂,讓自己學派的學問重新發揚光大。

既然赤松子等人對他在朝堂上的所作所為頗為滿意,那麼他自然要抓住這個機會,狠狠地對道家天宗表露一波忠心,從而提高自己在眾人心中的地位和好感。

吹牛逼誰不會?至於最後能不能實現,許青表示不重要,文無第一,哪有真正的天下第一的治國學說?

聽到許青的話後,赤松子等人齊齊點頭,在得知許青入秦之後,他們幾人便商議著讓許青成為道家士人領袖,再度將道家學問發揚光大。

只不過礙於並不瞭解這位師弟,所以便沒有下定決心。

如今得知許青的志向後,眾人心中便放心了不少,只要等許青在天人之約中表現的不錯的話,他們便可以放心的將道家士人交給許青了。

“好,師弟好志向,我道家黃老學問才是治國第一,其餘百家連給我們墊腳的資格都沒有!”

赤松子左手第一個長老面露激動之色,看向許青的眼神滿是讚許,彷彿看到了同道中人一般。

“這位是二師兄,無冠子,也是當代黃老學派的領袖,當初在齊國為官,後被其他學派的人聯手排擠,最終心灰意冷返回太乙山修道。”

青逍子在許青身邊低聲說道。

看著竊竊私語的青逍子,無冠子無所謂的擺了擺手說道

“不用遮掩什麼,當初是我能力不濟,不是儒家那些人的對手。不過有了師弟,我相信定然能夠帶領我道家成為天下第一的治國學問。”

得知無冠子的身份後,許青眼中露出一抹精光,露出相見恨晚的神色,看著對方說道

“師兄放心,我一定會帶領我們道家成為天下第一治國學問的。”

他來太乙山的目的除了參加天人之約外,最重要的便是從道家拉走一批有才能弟子入仕為官。若是得到無冠子的支援,那麼這件事就簡單的多了。

見無冠子大有和許青徹夜暢談的意思,赤松子出聲說道

“好了,今日讓師弟來心齋的目的是為了天人之約,至於弟子入仕和學問的事情,日後再說也不遲。”

見赤松子提及天人之約,青逍子、無冠子臉上的笑容也都收了起來,神色凝重的看向許青。

天人之約關乎雪霽歸屬,而雪霽則是道家傳承的信物,誰掌握誰就是道家正統,相較於道家學問的事情,天人之約更為重要。

“之前青逍子師兄和我說過,說諸位師兄讓我提前返回太乙山,便是為了天人之約,說是有辦法讓我有希望擊敗逍遙子,敢問掌門師兄,這是什麼辦法?”

許青看向赤松子,好奇的問道。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