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人的悠閒生活

第60章 楚王的噩夢

近些天來,每當黃昏時,總能看到有三三兩兩的人走在田埂邊,人們都會觀察一番種出來的糧食。

當麥子的麥穗開始有些成熟的跡象時,就有不少官吏來到了渭南,他們多數都是從咸陽來的,這些人來看看渭南是不是真的種出了這麼多的糧食。

而當人們真來到此地,並且切實看到了萬頃良田,長滿了糧食,皆會感慨,原來只是開挖一條河渠就能擁有如此良田。

對扶蘇而言,這個關中還是有很大的發展潛力的,它的潛力遠遠還不止眼前看到的這些。

此刻,扶蘇正在吃著從敬業縣帶來的桑葚,還有西域進獻的葡萄。

扶蘇看著弟弟公子高在河灘抓魚。

河岸邊,妹妹陰嫚正在指著有魚出沒的水面。

公子高彎腰一抓,魚沒有抓到,倒是掀起了河底的一片泥沙,河水渾濁之下更找不到了。

扶蘇吃著桑葚道:“聽說西戎與西域的桑葚更大更好吃,還有吃不完的葡萄。”

辛勝吃著葡萄道:“公子所言在理,西域的確是一片富饒之地。”

扶蘇道:“早有人去西域看過?”

辛勝道:“早在孝公時,就有人去西域查探過,聽說走得並不遠,當年正值列國爭先變法之時,秦全心全力要與六國爭霸,自然無心顧及西域。”

言罷,辛勝看到公子扶蘇若有所思的表情,看來公子對西域是有所圖謀的,可偌大的江山,尚不安定,四處躲藏且密謀復國的六國舊貴族依舊在,談何容易?扶蘇笑看著弟弟妹妹,依舊吃著葡萄。

葡萄是西戎進獻給始皇帝的,公子高送來的。

田安正在縫補著一個麻袋,公子扶蘇是始皇帝最疼愛的孩子,也是始皇帝最倚重的一位公子,說不定始皇帝允許公子建設渭南,也是為了鍛鍊公子。

不多時,公子高再也沒有抓到魚,他氣餒地抱著一個大河蚌回來了。

看了眼狼狽的弟弟,扶蘇倒覺得意外,這裡的河蚌的確很多。

可能是這一段河道有秦軍保護著,潼關的村民都不能在這附近抓河鮮吃,都去了較為遠一些的上游或下游,才導致這片河道的生態更繁榮一些。

高重新換好乾燥的衣裳,他吃著葡萄問道:“兄長何時回咸陽?”

聞言,扶蘇看向一旁的妹妹陰嫚也正看著自己,回道:“等這裡的糧食豐收了,我會回咸陽看看的。”

陰嫚笑著,“等兄長回來了,高泉宮的魚也都養肥了。”

高又道:“這些文書都是父皇讓高送來,皇兄一定要看。”

扶蘇頷首道:“好。”

言罷,公子高與公主陰嫚坐上車駕,回了咸陽宮。

扶蘇將餘下的葡萄分給兩位老人家吃,而去看弟弟帶來的文書。

扶蘇先是看了三兩卷,這些文書所記錄的都是各地各郡的情況,關中在七月就迎來了汛期。

可是中原別的地方則不同,楚地發生了內澇,趙地又鬧了乾旱。

看著這些文書,扶蘇就像是在看一個十分脆弱的文明,接連一個月不下雨河水就會枯竭,就會莊稼顆粒無收。

始皇帝讓公子高送來的文書就像是一個個重擔,這些重擔在告訴扶蘇,這個誕生於長江與黃河的文明依舊很脆弱。

這個農業社會依舊很原始,這些文書沒有蓋印,原本它們應該有丞相府的蓋印,沒有蓋印就說明他們都是抄錄下來的副本,這些副本都是要收錄起來,放入卷宗庫的。

直到夜裡,扶蘇還在看著這些文書,並且挑選了其中幾卷做了一些批註,讓田安派人送回了咸陽。

餘下的幾天,從咸陽又送來的不少文書,扶蘇甚至發現了其中有幾卷文書是原件,乾脆也寫了批註。

再之後,送來的奏章依舊沒減少,但幾乎都是原件。

直到七月的下旬的這天,扶蘇處置好昨天送來的文書,讓人送回咸陽。

忙完這些之後,扶蘇走出小院,見到了青臂與他的工匠扛著一個個的架子而來。

“老漢我按照公子的要求改了改。”

這其實是後世的腳手架樣式,本來青臂也會做手腳架,但他們做的腳手架並不高,而且樣式也簡單。

扶蘇道:“現在有多少民夫?”

青臂回道:“公子,如今正是農忙,能找到的民夫也就六十人,還是華陰縣的縣令給的人手。”

“待夏收,渡過農忙會有更多的民夫。”

青臂頷首。

院內,田安又在哼著歌謠扯著麵條了。

近來田地裡也住了不少人,他們是真的住在田地裡,睡在田地裡。

大抵是田地裡的糧食,是這些新遷來的民夫所僅有的。

他們剛來到關中時,除了家人與能夠蔽體的衣物,可以說是一無所有。

當初張蒼選擇這些人時,挑選的絕大多數的人就是一無所有的。

直到夜裡,當有人去田地裡走動,還聽到麥田裡有此起彼伏的鼾聲,麥子就快要熟了,人們守護著糧食,就像是在守著自己的家產。

今夜的月光正好,也沒有下雨,扶蘇走在黃河邊看著月光灑在這片望不到頭的田野上,如今依舊是酷暑,夜裡也沒讓人覺得有多涼快。

扶蘇覺得幸好,幸好的是當初丞相給了自己三千家僕與幾百頃田地。

在這個時代,只要你有糧又有人,真的就沒什麼事再能難倒你了。

有這份家底作為私產,扶蘇認為果然是丞相更加深謀遠慮,丞相更懂得大秦的公子需要什麼,將來可能會遇到什麼困難,而公子遇到困難之後需要用什麼樣的資源來解決這個麻煩。

好在,如今自己所做的事還能依靠那三千家僕與那些田地。

那將來呢,扶蘇望著夜空中的明月,又是一陣無言。

總不能回頭再怪丞相,怪丞相當初沒多給一些?回到河邊的小院之後,扶蘇整理著書架,又找到了那個太僕令的銅印,在修建咸陽橋之前,父皇就將此令交給了自己,至今也不知道何用,也沒有拿回去。

難道說父皇忘了此事?或者說自己提醒父皇,將這個銅印還回去?不過扶蘇很快就否定了這個想法,太僕事關大秦的馬政,既然沒有要回去,也就在自己的手中,說不定將來還有用,與知識一樣。

扶蘇不怕知識貪多嚼不爛,權力也一樣,權力自然是越大越好。

翌日,午時剛過,章臺宮的廷議結束之後,嬴政就來到了高泉宮。

公子高近來暫住在這裡,他早早得知父皇正在往高泉宮來,便在殿外等候。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