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衡終於回家了,叔孫通給了這孩子三天的自由。
他回家三天之後,又要回敬業縣苦讀了。
扶蘇給衡講述著姑臧城這個名字的由來,“很久以前阿爾泰山的月氏人,將這座孤城叫作白帳,寓意姑臧城是他們的東方勝城,後來匈奴人佔據了那裡,稱呼那座城叫作蓋臧城,最早傳說中周天子曾駕臨姑臧城尋找西王母。”
衡問道:“周天子找到西王母嗎?”
扶蘇笑道:“周天子若是姑臧城找到了西王母,章邯也該找到西王母。”
衡若有所思地點頭道:“原來故事中的地方不一定是真的,父親為何稱呼它叫做姑臧城?”
扶蘇道:“月氏的阿爾泰語中的白帳其實就是蓋臧,這一點與匈奴的語言同音,不過按照我們的語言來說,真要找一個根據可以從周禮中尋找,周禮中有一個姑洗的樂律名,所以我將其稱呼姑臧城。”
衡也看著低頭,他道:“這座現在是我們的。”
扶蘇笑著頷首。
小公子回高泉宮的三天,每天都吃得特別多。
宮裡的人還覺得小公子是不是在敬業縣吃不好,甚至宮裡的人開始同仇敵愾要去問問叔孫通,是不是薄待小公子。
田安知道,其實小公子在叔孫通門下過得很好。
他不過是想田爺爺親手做的飯菜了。
今天又痛快吃了一頓,小公子又一次離開了咸陽,去敬業縣讀書了。
田安站在宮門前送別,良久這才回來道:“夫人,小公子說他在敬業縣結交了好多個朋友。”
王棠兒道:“正是最需要玩伴的年紀,就讓他在外面玩吧,不能總是把他關在宮裡。”
田安又道:“夫人放心,叔孫通會教好公子的。”
對此,扶蘇與王棠兒都很放心,叔孫通就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好人,他總是教他的學生如何成為一個好人。
這些天,王婆婆時常陪著夫人。
王婆婆說夫人生產就在這半月了。
但不等半月,過了三天之後,夫人就臨盆了。
整個高泉宮為此忙碌了起來,這一次王賁夫妻也來到了宮中,老夫老妻兩人緊張地守在門外。
隨著殿內傳來孩子的啼哭聲,王婆婆這才走出來道:“恭喜公子,賀喜王太尉,夫人又生了一個兒子。”
扶蘇走入屋內,看著剛出生的孩子。
秦國的宗室確實已凋零,也沒個人主持選名的大事,田安只好等著公子來選名。
可惜就可惜在,大秦宗室沒長輩主持這些事,公子的次子出生的訊息送去給皇帝,皇帝讓人送來了兩個漂亮的玉圭
玉圭本是禮器,但確實是成色了得,且世上罕見的極好玉圭。
扶蘇看著宗室上的一個個名冊,只是看了片刻就放下了名冊,看著眼前的玉圭,將孩子取名禮。
王賁很喜這個名字,可能是他覺得皇帝送來禮器就有這種意思,公子取名禮的緣由便來自於此。
就當是皇帝賜名了,王賁自然是很高興。
來年衡也八歲了,扶蘇與王賁說了他的大外孫如今的情況。
王賁聽得很認真,尤其是這個孩子在商顏山的學堂上胡鬧的事,也會聽得他放聲大笑。
扶蘇道:“我打算將來讓衡去軍中歷練。”
聞言,王賁有些猶豫。
扶蘇又道:“我想著讓軍中的人去教他,思量想去還是由太尉最合適……”
王賁行禮道:“臣領命。”
扶蘇繼續與自家岳丈說著話,說的都是有關這兩個孩子的未來。
在田安看來這是公子必須要交代的,看起來只是一些閒聊,但在田安眼裡,是公子對王家的承諾與交代。
並且說是讓公子衡入軍中鍛鍊,讓太尉去帶著公子衡入軍中。
公子本意其實是在為了將來這位太尉離開秦廷時,承諾的條件。
等多年之後,王賁一定會離開太尉的位置,到時候王賁就可以帶著他的大外孫去軍中歷練。
即是讓王賁在外孫的成長下頤養天年,也是為了穩固權力交接。
現實是現實,家庭是家庭,國事是國事,就算是親家也要明著算賬,互換利益。
而達成這一切的前提,都是公子扶蘇需要成為下一個皇帝。
小公子禮出生的當天夜裡,當所有人都睡下之後,田安獨坐在華陽太后的靈位前,他低聲道:“公子越發有皇帝的氣概了,現在的公子會權衡利弊,會拿出條件與親近的人作交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