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業縣的書舍內,孩子們早早都已回去了,凍雨帶著冰粒而下,砸在人身上也是生疼的。
而正是這種天氣,渭南的人們還在田地裡搶收糜子。
每當這種時候,當隔壁縣的人們看到此番場面,多半是會覺得渭南的人是活得有多卷。
其實他們不在渭南,不知渭南有多難。
章邯的話來說,渭南其實很貧窮的。
書舍內,倒還是溫暖的,叔孫通習慣了喝熱水,木炭正在燒著,陶壺就放在爐子上,正在燒著水。
到了寒冬時節,能夠喝一口熱水來溫暖臟腑,這會讓叔孫通覺得自己還能延年益壽。
自從多喝水之後,叔孫通感覺自己的氣色也好了很多。
再看眼前,見張蒼始終不言,叔孫通想起了那天從咸陽送來的那一份吃食,那是高泉宮的人送來的,那塊東西叫做豆腐。
豆花吃得多了,其實也就那樣,有時也不一定能吃到豆花。
縣裡能否吃上豆花,取決縣裡有無多餘的豆子,以及豆子的好壞。
一般來說,叔孫通每隔三五天總能吃上一碗美味的豆花。
現在,他坐在張蒼的面前,叔孫通想起了豆腐,那美味的豆腐不知何時才能再吃上,公子何時會讓人將豆腐再送來。
隨即,叔孫通道:“豆腐是如何做出來的?”
聞言,原本閉著眼的張蒼緩緩張開眼,他道:“先前,記得是高泉宮剛做出豆腐的時候,公子給一頭驢送去了賞賜。”
“驢?”
張蒼又道:“倒不是真的賞賜這頭驢,只是說讓這頭驢往後不用再勞作了,反正那頭驢再也不會去拉磨了,聽說也拉不動了。”
叔孫通又問道:“之後呢?”
聞言,張蒼又是仰頭,他想了想道:“看花點滷。”
“看……看什麼?”
叔孫通越發疑惑了。
張蒼道:“看花點滷,聽說是高泉宮的田常侍在做豆腐時,會念一種祭文,說是念著這種祭文,豆腐就做出來了。”
叔孫通了然點頭,見陶壺中已有水在滾動的聲音,而後從壺中倒出一碗水,他又問道:“公子讓都水長去隴西了?”
張蒼頷首。
不知為何,叔孫通覺得與張蒼說話很累。
“章郡守希望都水長可以幫助敬業縣修繕暗渠,原本等今年秋季的汛期結束之後,到了枯水期將暗渠再加固一番。”
張蒼道:“在離開關中前,都水長見過章邯的。”
兩人正說著話,聽到外面傳來了腳步聲。
來人正是章邯,他拿下了斗笠,行禮道:“張御史。”
張蒼道:“公子命我來看看你們,還說今年的渭南郡做的很好,會將豆腐的秘方交給你們,來年早春時節多種一些豆子。”
章邯行禮道:“還請代為回稟公子,章邯領命。”
話音剛落,他像是忽然才想起來,又道:“今年的蘿蔔與芹菜裝車了,讓人備好了馬車,還請張御史帶回去。”
張蒼又看了眼此時有些窘迫的叔孫通,他緩緩站起身,先是走到屋簷下,看看依舊在飄灑的凍雨,戴上斗笠披上蓑衣,猶豫了片刻,坐著馬車回了咸陽。
章邯十分鄭重且嚴肅地行禮送別,等他回頭再看向叔孫通,道:“公子要將豆腐的秘方交給我們,來年我要在山上種滿豆子。”
此刻叔孫通的神情已恢復如常,他道:“往後賣豆腐,也是敬業縣的一大進項。”
章邯看了看窗外的雨勢,蹙眉道:“原以為張蒼會去看看毛亨,畢竟都是荀子門下。”
“呵呵呵……”叔孫通笑道:“他毛亨除了醉酒之後,怒罵李斯,毛亨還會說什麼。”
章邯道:“毛亨不醉酒時,也罵李斯。”
叔孫通十分贊同,原本他是想從張蒼口中問出豆腐的製作方法,可張蒼其人嘴實在太嚴,說話滴水不漏,根本問不出話。
好似,張蒼本就不想與任何人交好。
當年,叔孫通拜在孔門,四海之內多少齊魯名仕都與他叔孫通有往來,自然也是朋友遍佈齊魯。
可面對張蒼,叔孫通竟有一種不踏實感。
“來年可是要修繕暗渠?”
章邯整理著這裡的木柴,回道:“來年入春之後,等枯水期,再動工修河渠。”
叔孫通飲下一口熱水,又長出一口氣,他覺得章邯雖說有些愚笨,但勝在有毅力,而且能吃苦耐勞。
這個敬業縣,在叔孫通看起來,人們都有些傻呵呵的。
叔孫通覺得可能是當年的自己,在往來之間都是齊魯名仕,所言所說都是詩經典籍。
現在再看,世人其實很簡單。
有人說秦地的人們是如何地虎狼,從齊魯入秦之後,他對秦地的人們還是頗有改觀的。
並且叔孫通想在這裡久居,並不是他覺得自己的學識超過了這裡的人們,也並不是自視甚高,他覺得天賦如公子高那樣的人,早晚會超越他叔孫通。
叔孫通無意將始皇帝的一位公子培養成名仕。
他只是太喜歡這個地方,叔孫通望著遠處的景色,凍雨淅淅瀝瀝而下,人們帶著搶收而來的糜子回家,這些人的臉上多數都是帶著笑意的。
“章郡守,我們有多少豆子?”
章邯道:“在賬目上。”
叔孫通道:“你覺得潼關縣有多少豆子?”
“他們能有什麼豆子?”章邯又道:“潼關的人都在建城,辛勝將軍問我借糧,借一千石。”
“你借了?”
“公子給回覆了,說是能借,我這就讓人將糧食送去。”
“這……”
叔孫通正要說話,又見到章邯急匆匆離開,只得長嘆一聲……
……
自今年春季,張良見過了項伯之後,就打算前往楚地看看,他找到了當年的幾個舊人,讓他們家中的子弟相送。
只不過,張良在前往楚地的路上,還未離開齊魯之地,就被一隊人截在了半路。
張良也帶著隨身的侍衛,要殺要打倒不見得,考慮能否全身而退。
但等對方說明了來意之後,張良遲疑了,既然都是準備反秦復國的,同意與對方談一談。
齊國舊地,狄縣,張良已在這裡留了半年。
這半年,張良答應與對方相談,沒想到被軟禁了半年,一直被軟禁在一處宅院中。
“我願帶著先生殺出去!”聽到身邊的護衛開口,張良搖頭。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