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很多年裡,耐克都沒有遇到過太多競爭,他們已經成為了運動球鞋行業的絕對統治力量。
這一切始於1984年,耐克招募人桑尼.瓦卡羅做出了一個摒棄行業常規的決定:我們得把公司全部的營銷資源堆砌到一個明星球員身上。
所以,當匡威帶著10萬美元一年——與nba其他頂級球星相差無幾的報價找到剛剛準備進入職業籃壇的邁克爾.喬丹時,桑尼.瓦卡羅直接甩出一份五年250萬美元的合同終結了一切懸念。
過去從沒有任何球員在球鞋營銷上賺到過那麼多錢,這巨大的差異甚至讓微笑刺客產生了對喬丹的嫉妒,也讓他倆產生了一系列的恩怨故事。
桑尼.瓦卡羅的策略大獲成功,他讓這家原本給員工發工資都困難的公司席捲了整個球鞋市場,狂賺數十億美元。
但1991年耐克卻突然切斷了與桑尼的聯絡,原因至今仍是個謎。
人們只知道耐克董事長菲爾.奈特是一個爭強好勝的獨裁者,他認為耐克的成功需要依靠球員和聰明人,但絕不是某一位特定的球員或者特定的聰明人。
他經常說的話是:“你最好乖乖為我賣命,要是我受不了你,我就會幹掉你。”
所以當桑尼.瓦卡羅在耐克的話語權越來越大時,他和菲爾.奈特的分裂幾乎是一個必然結果。
不過靠著在籃球世界的巨大影響力,桑尼.瓦卡羅依然很吃得開。儘管身後不再有強大的耐克背書,但“桑尼.瓦卡羅”這個名字本身就是一件強大的武器。
他決定和菲爾.奈特鬥一鬥。
於是這位被放逐的耐克教父加盟了當時在北美沒有什麼銷售份額的阿迪達斯,靠著自家創辦的abcd訓練營的巨大影響力,他在耐克之前發現了一個叫科比.布萊恩特的孩子,進行了繼1984年後他人生中的第二次豪賭。
他拿出阿迪達斯北美分部的所有簽約預算,簽下了這個連青春期都沒過的小孩。
事實證明他的獨到眼光沒有退化,“把公司全部的營銷資源堆砌到一個明星球員身上”的策略也依然沒有過時。
當科比穿著阿迪達斯的球鞋在總決賽上大殺四方時,德國品牌獲得了最完美的營銷機器。阿迪達斯一路青雲直上,市場份額大幅上升,這讓菲爾.奈特十分抓狂。
沒過多久,桑尼又簽下了另一個超級天才特雷西.麥格雷迪,這讓阿迪達斯在耐克手中又搶到了更多的市場份額。
菲爾.奈特怒不可遏,他不知道桑尼是怎麼在耐克之前找到這些孩子的,這位獨裁者立下鐵律:絕不會讓下一個超級巨星再次落入德國品牌的手中。
他說到做到。
今年夏天,桑尼.瓦卡羅和耐克又對勒布朗.詹姆斯展開了激烈的廝殺。
一開始依然是桑尼佔據上風,他擅長和高中球員打交道,他和lbj的關係2001年就已經開始。
在他天才般的遊說能力下,勒布朗不僅同意在合同上簽字,他還讓lbj的母親相信這將成為體育史上最具變革性的合作——當年李鴻章要是帶著桑尼去談判,八國聯軍可能還得倒賠點。
可最後拍板的那一刻,阿迪達斯合同上寫著的數額並不是之前桑尼.瓦卡羅談好的一億美元,而要比那個數字少得多,只有不到6000萬。
桑尼傻了,他明白阿迪達斯臨陣退縮。更火上澆油的是,他的死對頭菲爾.奈特最終以9000萬美元簽下了勒布朗,並且還順便挖走了自由人科比.布萊恩特,重新奪回球鞋市場的絕對控制權。
(關於科比因為鷹郡事件而被阿迪達斯拋棄一說純屬虛構,在鷹郡事件之前,科比就因為與阿迪不可調和的矛盾而自掏腰包800萬買斷了與阿迪的合同。所以是的,阿迪達斯純屬是因為自己的愚蠢弄丟了兩個在21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球員)在這場關於爭奪球星的血戰中,菲爾.奈特笑到最後。
“友商是傻逼”這句話的含金量還在上升。
阿迪達斯近乎背叛的行為讓桑尼.瓦卡羅傷心不已,他以私人名義向lbj以及他的母親道歉,並向阿迪達斯遞交了辭職信。
他在辭職信中寫道:“我們本可改變時代,但怯懦者不配擁有勝利。”
桑尼並不像阿迪達斯那樣怯懦,這個又矮又胖,卻被業界稱作“穿著運動鞋的教父“的義大利人,誓要和死對頭菲爾.奈特鬥到底。
現在他加盟了銳步,希望可以東山再起。
從1984年到現在2003年,耐克、阿迪和銳步經歷無數次廝殺。在這些廝殺中,桑尼.瓦卡羅清楚的知道,球鞋市場裡有一件事恆古不變——“把公司全部的營銷資源堆砌到一個明星球員身上”是一個品牌想要翻身最快的辦法。
所以來到銳步之後,他準備進行自己人生當中的第三次豪賭。
他必須在下一個邁克爾.喬丹發展為邁克爾.喬丹之前簽下他。
這一次,他的目光不再是abcd訓練營,甚至不再是北美。
他漂洋過海來到了伊比利亞半島,他知道,下一位命運之子可能就在馬德里等著他。——林奇西甲首秀拿下31分13個籃板5次封蓋的資料讓整個職業籃壇地震。
如果是一個從nba去歐洲的球員拿下這個資料,那不足為奇。
如果是一個打過美國大學籃球的落選秀在歐洲拿下這個資料,那同樣不足為奇。
可如果拿下這個資料的球員是一個17歲,此前從未打過職業籃球的孩子呢?
林奇一夜之間成為了馬德里的超級偶像,不少女孩兒將林奇的海報覆蓋在了大衛.貝克漢姆的海報之上,作為晚上挖礦時的力量源泉。
男孩們在皇馬球迷商店外排起長龍,10號球衣轉眼售罄。
就連見慣世面的桑尼.瓦卡羅都為之咋舌:這座足球之都的街頭巷尾,竟隨處可見穿著10號籃球背心的少年。
他決定在馬德里待一段時間,因為接下來有一場歐洲聯賽,皇家馬德里vs俄羅斯聯賽冠軍莫斯科中央陸軍。
他會近距離看看那個孩子是怎麼打球的。
莫斯科中央陸軍上賽季在歐洲聯賽的表現非常耀眼,殺入了最終四強。
雖然很遺憾沒能奪魁,可每個賽季能夠進入歐洲聯賽最終四強的隊伍都算得上是當季歐洲籃壇的大魔王。
這場比賽坐無缺席,林奇作為現在馬德里的超級巨星擁有強大的票房號召力。
比賽中,他的表現也相當出色。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