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一招在馬布裡身上不管用,紐約3號像塊油鹽不進的石頭,林奇怎麼做他都毫無鬥志。林奇現在只想他趕緊滾。
林奇旁邊位置上的格蘭特.希爾看著這一切,默默擦著腦袋上的汗。
林奇很強,強得不可思議,在此之前格蘭特.希爾從未想過有任何人能在nba首秀裡拿40分,從未想過有新秀能在與kg的對決中不落下風。
希爾敢肯定和他一起打球,他們能贏下很多比賽。今天面對森林狼,尼克斯也只輸了5分而已。
希爾喜歡現在的團隊,所以他希望這支球隊變得更好。
斯蒂芬.馬布裡是讓球隊變得更好的關鍵。
如果斯蒂芬.馬布裡能夠找回自我,這支球隊會更出色。
退一步講,從現實的殘酷邏輯出發,就算林奇無法忍受和斯蒂芬.馬布裡合作,他也只有拿出表現才能有更高的交易價值。
出道即巔峰的林奇很難理解斯蒂芬.馬布裡這種墜入深淵的人,年輕的凱撒也沒有時間去拯救這種迷途羔羊。
但格蘭特.希爾可以,因為他深知從山頂墜落深淵的感覺。
這個好好先生決定和迷失的紐約3號談談,為了林奇,為了尼克斯。
在記者的閃光燈外,格蘭特.希爾凝視著理療室虛掩的門縫,站起身來。
希爾走進理療室,斯蒂芬.馬布裡抬頭看了眼,然後繼續低頭按動著手機。
“斯蒂芬,一場艱難的比賽啊。”格蘭特.希爾掛著好好先生的笑容,溫潤的聲線可以令任何人放鬆。
“嗯。”斯蒂芬.馬布裡的反應冰冷無比。
“嘿,別總這麼消極。這個賽季我們很強大,你也應該成為這份榮耀中的一份子,你是紐約之子,不是嗎?”
馬布裡攥緊的手機螢幕忽明忽暗,倒映著他瞳孔裡搖曳的微光。
“林奇的光芒足夠照亮十個紐約,至於我算了吧。”
“你永遠是紐約之子,除非你自己不想成為那個人。”
“我不想,我想退役了。”
斯蒂芬.馬布裡將手機扔掉,手機墜落在軟墊上發出悶響,。然後他雙手捂臉,歇斯里地的大喊。
“我不想打球了!再也不想了!我不想再出去丟人現眼,你知道花園的情況!他們舉著鏡頭不是為了記錄榮耀,而是等著捕捉我的狼狽!明天的報紙該死!我都不敢想他們又會怎麼說我!我上半場已經竭盡全力了,但一想到明天的報紙,下半場我連鞋帶都不想系!”
希爾在飛濺的淚光中看見了很多畫面:意氣風發的康尼島天才,身披森林狼戰袍的桀驁新星,還有此刻這個蜷縮在陰影裡將自己撕成碎片的迷途者。
從天才淪為庸才,要從地獄爬起來的難度無比巨大。
理療室外隱約傳來林奇回答記者提問的爽朗笑聲,更襯得這裡像是陰暗的垃圾堆。
“斯蒂芬,剛到紐約的時候,媒體給我的也只有冷嘲熱諷。是的,那時候的紐約對我來說也是地獄。
但現在呢?紐約媒體對我很客氣,他們誇讚我,我們相處得很好。因為我們能贏,因為勝利從不辜負赤誠之人。
這麼多年的職業生涯只讓我知道一件事情:當你全身心的投入勝利,勝利自然會回饋你。
你總把每場球都變成康尼島街頭的鬥牛賽,想用每一次變向向世界尖叫‘看啊,老子值得兩千萬合同。’當你遭遇挫折,你就會被輿論的壓力壓垮,然後喪失專注力。
可我們早過了需要向球探證明天賦的年紀,上賽季那些刻薄的專欄作家,他們不爽的不是你,而是尼克斯刺眼的敗場數。
你可以說上賽季球隊沒有給予你支援,讓勝利變得很奢侈。但這個賽季呢?你還有什麼藉口?
你再也沒有機會如此輕鬆的獲得勝利了,因為你現在與林奇為伍。
你可以上半場被薩姆.卡塞爾轟下13分。可只要我們贏了森林狼,你依然會被愛戴。”
“你根本不明白,就算我們開始連勝,就算他們現在對你笑,但僅僅要一次失誤,一次失敗,他們就會掉頭辱罵你,為他們打球毫無意義!”
“說得對,是有一些刻薄的媒體和球迷。但我們並不是為了某個人打球。在我認識他們之前,在他們認識我之前,我就已經開始打球了。我仍在奔跑,不是因為媒體的掌聲,而是想看看自己究竟能跑到哪裡。”
格蘭特.希爾是一個完美的二當家,不僅僅是因為打球的風格,還因為他能在更衣室做一些林奇做不到的事。
林奇是那個帶頭衝鋒的將軍,但球隊裡總得有一個人撫慰受傷計程車兵。
理療室陷入沉寂,直到馬布裡沙啞的嗤笑劃破空氣:“見鬼,你該去espn開檔哲學節目,你他媽像個哲學家。”
“算不上,我只是看書不止看扉頁。”格蘭特.希爾聳聳肩。
接下來的幾場比賽,斯蒂芬.馬布裡表現有所回暖。
面對費城76人他以18分的進攻火力重拾存在感;迎戰洛杉磯快船時更交出21分10助攻的賽季首個兩雙。
尼克斯兩連勝,開局4勝1負。
當勝利的浪潮沖刷著麥迪遜廣場花園,馬布裡似乎暫時掙脫了媒體的審判鐐銬,球場上的動作多了幾分久違的舒展。
但輿論的火爐並未徹底放過他。
接下的11月16日,紐約尼克斯將迎戰鳳凰城太陽。
斯蒂芬.馬布裡又被架進火爐,因為太陽上賽季交易走他並在今年夏天簽約史蒂夫.納什後,球隊開局5勝1負,全聯盟進攻第一。
悲劇的歷史彷彿開啟迴圈:當年他與基德互換東家,基德立刻率領籃網殺入總決賽,這讓輿論第一次摧毀馬布裡。如今納什替代馬布裡的位置後在鳳凰城掀起七秒進攻風暴,更將馬布裡的職業生涯襯得如同被詛咒的悲劇。
他不僅要直面自己替代者的鋒芒,更要揹負起“球隊毒瘤”的原罪——沒有你的球隊都變得更好了,你不是毒瘤那誰是呢?但這一次,鋪天蓋地的媒體報導並沒有影響到紐約3號。
他只是認真訓練,認真備戰,努力不去聽外界的聲音。
11月16日到來,斯蒂芬.馬布裡對上納什。
林奇則對上了本賽季場均26分的阿瑪雷.斯塔德邁爾——後者剛在蒂姆.鄧肯鎮守的鐵血禁區撕開35分的裂痕。
所以他在賽前自信的告訴媒體:“我覺得沒人能防住我,林奇大概也不行。”
這個世界上總有一些錯把平臺當能力的球星,比如邁克爾.喬丹。
斯科特.皮蓬1987年加入nba,當賽季常規賽打出7.9分3.8板2.1助的出色資料,率領著場均僅35分6.5籃板5.9助攻的cba水平球員mj挺進季後賽。
97年和98年由於公牛隊員老化,屢屢陷入險境,於是皮老大的神奇更是明顯。
97年總決賽天王山,喬丹因為賽前不節制亂吃食物,結果食物中毒成了軟腳蝦,是皮蓬挺身而出以27.9%的命中率怒砍17分的史詩資料帶隊贏下天王山。賽後,全場38分48.1%命中率的軟腳蝦喬丹感動的撲到了皮蓬懷中,他知道,皮蓬又一次拯救了他。
尤其值得稱道的是98年總決賽g6,在猶他爵士的魔鬼主場,喬丹被嚇得面無人色,發揮完全失常僅僅得到45分。但皮老大爆砍8分3板4助的史詩級資料,帶領這幫cba板凳級別球員擊敗了強大的爵士,永遠為世人所稱道!
所以mj的goat地位並不穩,會在幾年後受到威脅。
斯塔德邁爾顯然是另一個錯把平臺當能力的球員。
林奇本以為比賽開始之前,自己會最先聽到斯塔德邁爾的一些垃圾話。
但第一個和林奇說話的居然是馬布裡——這是他們第一次在賽前有溝通。
馬布裡走到林奇身旁,雙手叉腰:“我會全力盯防史蒂夫,我保證。所以今晚別分心來照顧我身後,你專注於搞定阿瑪雷。不是為他說話,可他確實有些本事,小心。”
全力防守這種詞從馬布裡嘴裡說出來,就像魔術師說他私生活檢點。
馬布裡似乎看見了林奇眼神中的不屑,於是聳聳肩:“隨你信不信,反正我會跟著你衝鋒的。別讓我輸掉這場比賽,拜託了林奇。”
獨狼眼中的渴望讓林奇的態度產生了一些變化。
“嗯。”
年輕的凱撒伸手,摸了摸那顆紋著“星布里”品牌logo的腦袋。
(感謝麟厸、老梅煮酒、我要醒掌天下、獨坐海邊看日出、讀者等大佬的打賞,跪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