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為什麼微笑刺客選秀時如此緊張,他的每個選擇都像按下定時炸彈的倒計時按鈕,區別只在於爆炸時是綻放煙花還是引發災難。
不過說實話,刺客早該預料到現在的結果,畢竟斯蒂芬.馬布裡的負面新聞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
自從他離開明尼阿波利斯起,他就一直是個反面人物。
按照馬布裡自己的說法他並非出於嫉妒,只是明尼阿波利斯太冷了,在那裡除了打籃球他沒有任何別的事情可幹,除了籃球外無所寄託,他想回紐約。可以這種理由拋棄自己中學時期就結識的好兄弟,顯然得不到人們的理解和支援。
他被交易去了新澤西網隊,但網隊球員告訴《紐約時報》,他跟更衣室裡幾乎所有人吵架。
後來轉會去鳳凰城太陽隊,他被《體育畫報》總結為“以不分享球聞名的隊友”。
因此,當他和林奇首次見面就迸發出火藥味時,球迷們一點都不意外。
所有人都靜待著紐約這座充滿戲劇張力的城市,開啟下一幕跌宕起伏的體壇恩怨續篇。
林奇倒是沒有想那麼多,他現在最關心的是比賽。
小組賽第一場中國隊輸給了義大利,只因義大利人投出了42%的三分命中率。在這個時代,如此高的三分命中率並不多見。
其中,義大利210公分的中鋒賈科莫.加蘭達一個人就在三分線外投中了6球。
姚明受限於移動範圍難以外擴防守的短板暴露無遺,本應承擔協防重任的林奇卻在義大利多點開花的戰術下顧此失彼。
不過這場比賽並不致命,因為這個時代的籃球中,純靠三分取勝的球隊並不多見。
“銀狐”德爾.哈里斯為中國隊定製的防守體系依然穩固——姚明坐鎮籃下構築禁飛區,林奇憑藉靈活腳步覆蓋外圍掃蕩,這對雙塔組合確保了中國隊防守水平的下限。
你不能指望所有球隊在三分線外都像義大利人一樣瘋狂。
果然,小組賽第二場,紐西蘭成為了林奇這個超新星在國際賽場的第一個祭品。
他們同樣知道擊敗中國隊最好的辦法就是多點開花的三分,所以一開場就瘋狂出手,像是抓住機會進行最後一搏的賭徒。
他們賭輸了,在三分線外紐西蘭40投僅僅9中——他們全場比賽也只出手了66次而已。
當他們60%的出手都來自三分線外,最終卻只命中9球時,失敗已經註定。
事實上,紐西蘭人的選擇也是無奈之舉。
當你對面的球隊站著林奇和姚明這兩個長人時,中距離和攻框都成了奢望,三分線外的賭博是唯一的機會。
姚明和林奇組成的新一代移動長城正逼迫中國隊的對手們用不適合現在這個版本的方式在比賽,這已經說明了他們的防守威懾力。
德爾.哈里斯“防守為先”的策略很成功,他壓根沒對中國隊的進攻抱有期望,唯有防守能拯救這支球隊。
你能指望誰去進攻?劉偉?他能把球運過半場就算完成任務。
朱芳雨?他最有效的假動作是點一箱啤酒然後喝一瓶其他的全退,他最有力的進攻只在特殊時刻觸發。
這個完全寄託於防守的策略在21世紀後十年很難獲得成功,但在nba和fiba都更加重視防守的年代,在各支球隊遠投能力都不強的年代,中國隊或許可以憑藉這個策略創造歷史。
第三戰對陣阿根廷,路易斯.斯科拉和安德烈斯.諾西奧尼賽前在更衣室裡反覆擦拭著掌心沁出的冷汗。
上賽季在歐洲賽場被林奇的防守鐵幕支配的陰影仍在血脈中震顫。
看見林奇的那一刻,斯科拉和諾西奧尼都有了生理反應。不是一處僵直,而是渾身僵直。
上場接受賽前採訪時,記者告訴了諾西奧尼一個花邊新聞:“一位中國的風水大師看過你掌紋的照片後認為,你命中註定被林奇剋制,他是你人生中最大的劫難,你怎麼看?”
面對記者鏡頭,諾西奧尼彷彿下了極大的決心。
“這太荒謬了,聽著,我不相信什麼手掌的紋路,我只相信手握成拳的力量!我不會害怕的,絕對不會!”
這是匪夷所思的一幕,中國球迷第一次見一個fiba明星在即將面對某個中國球員時居然緊張得要說這種話來鼓勵自己,就好像他要對陣的是什麼夢之隊巨星。
然而開場僅僅五分鐘林奇就告訴了諾西奧尼:“要不哥們你還是信一下掌紋吧。”
五分鐘,林奇兩次蓋掉了諾西奧尼的攻框。這個阿根廷人曾在年輕的凱文.加內特和蒂姆.鄧肯頭上扣籃,卻無法翻越移動長城的阻攔。
路易斯.斯科拉的處境也好不了多少,他完全沒有發揮空間。
阿根廷明星鋒線徹底熄火,這劇本林奇可太熟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