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奇怒斥傑夫.麥金尼斯的畫面被《紐約時報》冠以“領袖的咆哮”標題登上頭版。
在全美範圍內,林奇的回應都得到了媒體的一致讚譽。一個願意為隊友出頭的領袖,這種血性故事滿足了媒體敘事的浪漫想象。
在更衣室林奇也得到了所有人的支援,畢竟一個願意為其他人站出來的領袖註定得到尊重。
這讓林奇增加了自己在更衣室的聲望,甚至讓更衣室變得更加團結。
可這一切並非林奇刻意為之,對18歲的林奇而言,他的邏輯很簡單:希爾為球隊做了這麼多,球隊自然也得為他站出來,他們是一體的。
格蘭特.希爾加盟尼克斯以來,帶來的都是正面影響,他的價值早已滲透在每處細節之中。
無論是場上還是場下,他都讓這支球隊變得更好,他的職業素養是重塑球隊文化的關鍵。
對林奇而言,這就他在nba的阿爾貝託.埃雷羅斯。
這樣一個球隊的關鍵人物被其他人不尊重,林奇當然不能坐視不管。
而且,格蘭特.希爾從來不像沙克那樣咄咄逼人。他只是低頭在做自己的事情,結果就成了麥金尼斯這種無聊之人口中低階玩笑的素材。
這是林奇不可接受的。
在全美媒體的讚譽下,唯獨克利夫蘭媒體對林奇的反應冷嘲熱諷。
伊利湖畔,克利夫蘭的專欄作家們並沒有對林奇客氣。
“等等,這小子把格蘭特當成他的私人財產了?”
“幼稚的炒作。”
“傑夫.麥金尼斯只是說了些實話,格蘭特確實會被勒布朗摧毀,說實話就是不尊重?”
克利夫蘭媒體自然會維護他們的球隊,最重要的是,林奇和克利夫蘭積怨已久。
夏天詹姆斯對銳步的攻擊,銳步對詹姆斯的攻擊,以及林奇那句“面板上刻著邱生旺的表演者”,都讓林奇早早成為了克利夫蘭的全民公敵。
在這樣的氛圍下,這場本就備受矚目的比賽變得更加火熱。
耐克總裁菲爾.奈特都已經透露,他會親自到麥迪遜廣場花園看這場比賽。
在對陣克利夫蘭騎士之前,尼克斯隊還有幾場比賽要打。
但媒體和球迷已經迫不及待,就連繫統也迫不及待。今天在林奇早上醒來的瞬間,系統突然跳出來丟給了林奇一個任務。
【32歲的你即將面對全美最備受矚目的年輕天才,搞定勒布朗,告訴這個世界你依然能和19歲的小年輕一樣堅挺!】
【新目標:下一場比賽中不能讓勒布朗.詹姆斯的得分高於自己,且贏下比賽。】
【獎勵:永不走步的靈活進攻步伐天賦。(包括面框與背身)】
林奇:???這個獎勵是他媽的怎麼回事?
歐洲青訓出身的林奇在這種基礎問題上本來就不會犯錯。
而且都打上nba了,你給我說想打球不走步居然還需要天賦?但很快林奇發現,即將與詹姆斯的對決影響了他的判斷。
會不會走步其實壓根不是獎勵的重點,更靈活的進攻步伐,意味著林奇可以開發出更好更復雜的背身進攻,攻框銜接歐洲步時也可以更加敏捷和多變。
不愧是被媒體大肆宣傳的宿命之戰,僅僅一場比賽就能獲得如此豐厚的獎勵。
但即使沒有獎勵,林奇也會在那場比賽中全力爭勝。
在全美矚目之下,“最後一次不尊重格蘭特.希爾”這種話絕不能只是說說而已。
光說不做就不是“領袖的咆哮”了,而是“小丑的哀嚎”。
接下來幾天,尼克斯保持住了不錯的勝率。
球隊兩次擊潰亞特蘭大老鷹,安託萬.沃克的投籃選擇在林奇和格蘭特.希爾這兩個高球商球員面前簡直像個弱智。
西部之旅,尼克斯又順利拿下快船。
達科.米利西奇和林奇的對決彷彿也成了29號那場比賽的預熱,因為這是林奇在遇見lbj之前的另一場宿命之戰。
達科.米利西奇來到快船後更多的出現在五號位上,四號位得讓出來給99年狀元埃爾頓.布蘭德。但對身高213公分以上的米利西奇而言,打五號位完全不是問題。
在場均36分鐘的出場時間裡,達科展示出了全明星級別的實力,場均可以貢獻18.2分10.1個籃板3.2次助攻3.1次封蓋的資料,他是一個出色的防守者,擁有頂級的風格嗅覺。
進攻端雖不復歐洲時期的統治力,但仍保持著穩定的火力輸出。
有趣的是,再次在賽場上看見林奇,達科.米利西奇卻並不憤怒。
這兩個在歐洲籃壇掀起鬥毆浪潮的傢伙之間並沒有人們想象中的劍拔弩張。
來美國兩年,米利西奇已經徹底變了個人。
林奇的籃球哲學是:冠軍是一種綜合體驗,不享樂為什麼要奪冠。
而米利西奇現在的籃球哲學是:打nba就是為了享樂。
洛杉磯的璀璨霓虹與豪宅派對取代了米利西奇的勝負欲,他不是nba賺錢最多的球員,但賺到的錢也已經足夠讓他奢侈的生活,足夠支撐他縱情享受加州的陽光,第六順位才被選中的遺憾早已在富足的生活下成為過往雲煙。
他對競爭已經沒那麼多的渴望,反正他在一支不怎麼能贏球的爛隊裡,即使輸了很多場也沒人會說什麼。
洛杉磯人誰他媽在乎快船?他甚至在中圈帶著笑意用塞爾維亞語和林奇這個“宿敵”打招呼:“神啊,在這鬼地方能找個人說說家鄉話還真是奢侈,你還好嗎林奇?”
“很好,你看上去也挺享受,淦了幾個好萊塢大屁股?”
“哈哈哈哈,我不會幹那種事情,我有家室。”米利西奇雖然這麼說,但壞笑顯然已經出賣了他。
兩人沒再寒暄,比賽開始後,林奇察覺到空氣中漂浮著某種異樣的倦怠感。
身著快船球衣的米利西奇彷彿置身於訓練場上,那雙曾閃耀歐洲的眼睛黯淡無神。
達科.米利西奇就只是在工作,他沒有故意擺爛,但也打得毫無激情。面對那些五五開的籃板,這位213公分的巨人只是象徵性的抬抬胳膊,任由林奇如獵鷹撲食般將球收入掌中。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