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無量空處】中,你能感受到血液每一毫秒的流動,肌肉每一條纖維的顫動,聲音每一次振動的波形,空氣中每一個分子的運動軌跡”
“這些人類本能過濾掉的冗餘資訊,在一瞬間全部湧入。”
“即便是現實世界中計算能力最為強大的超級計算機,也絕對無法承受如此龐大的資訊洪流。”
“那麼,究竟什麼樣的存在才能承受這種資訊衝擊?”
“神。”
“唯有神明,才能接納這浩瀚如星海的資訊量。”
藍染淡淡地說道。
若以六階為基準,大夏的葉軒與鍾老,以及他,都稱得上是“神”,但他知道,即便是達到了六階的自己,也無法承受【無量空處】那龐大到極致的資訊。
或者說,他能夠保證自己不被影響的時間,很短暫。
只是片刻的時間,他的思維就會達到飽和,而伴隨著越來越多的資訊湧入後,他的思維便開始停滯,連最基本的動作指令都難以執行。
那位“巖王帝君”,或許能夠比他支撐的時間久一些,但同為六階,恐怕也難以在那種狀態下保持完全的行動力。
而且,現在已經達到了五階的五條悟,【無量空處】的領域也自然會變得更強,資訊的灌輸,也會比過去更加的龐大。
或許,唯有那位“葉神”,可以將其無視。
“但那又如何?對你而言,只要稍加防備,【無量空處】根本構不成威脅。”
“你也不會給五條悟施展領域的機會。”
千手扉間雙手抱胸,目光平靜的看向藍染:
“這應該不是你認定他能超越我們的理由吧?”
【無量空處】再強大又如何?灌輸的資訊再繁雜又如何?只要保證自己不被影響,不就可以了嗎?
而且,為什麼藍染會提起【無量空處】?
說到底,不過是一個“手段”罷了,哪怕這個“手段”顯得強大了一些,那也只是個“手段”而已。
這和他們的話題,有什麼聯絡嗎?
藍染對此並未反駁,鏡片後的目光反而流露出一絲讚賞。
“扉間君說得沒錯,【無量空處】本身確實不是關鍵,重要的是這種能力的本質。”
在藍染看來,【無量空處】的領域,是五條悟本身能力和思想的體現。
他的“六眼”是五條家數百年一現的特殊能力,能360度無死角感知咒力流動,並以超高精度解析資訊。
這種能力使他能實時處理海量資料,乃至於要透過遮擋視線來降低資訊過載帶來的疲勞。
而【無量空處】的核心,正是向對手灌輸無限資訊。
六眼的資訊處理能力是構建該領域的基礎。
“無下限術式”則透過將“無限”概念具象化,形成絕對的防禦;該術式對“無限”的操控,為“無量空處”提供了術式邏輯的源頭,領域內“無限資訊灌輸”正是“無限”概念的延伸應用。
所謂【無量空處】,正是佛教修行中“空無邊處定”的境界,即摒棄外界干擾,進入意識主宰的虛無狀態。
讓領域內對手陷入“感知一切卻無法行動”的癱瘓狀態,正是對“空”的扭曲詮釋。
無限資訊等同於虛無,精神過載導致意識“空洞化”。
可【無量空處】,真的只是用來對敵的領域嗎?
至少在藍染看來並不是,相反,在藍染看來,【無量空處】的領域本身,是用來讓施術者變得更強的。
只是包括施術者在內的他們,都沒有辦法承受住【無量空處】所帶來的資訊灌注,這也就導致【無量空處】在所有人看來都是用來對付敵人的領域。
“如果有誰能承受這種資訊灌注,並高效地分類、解析、吸收,那麼【無量空處】就不再是牢籠,而是”
“通往全知的階梯。”
千手扉間冷聲接話,他終於明白了藍染的言外之意,也明白了為什麼藍染會覺得五條悟有著超越他們的可能。
何為全知?
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無遠弗屆,無微不察——過去、現在、未來,一切存在與虛妄,盡在“知”之掌中,如觀掌紋,纖毫畢現。
此謂全知,乃窮盡資訊海洋之終極燈塔。
何為全能?
超越一切限制,無視一切條件,否定一切“不能”;心之所向,念之所及,即為真實,即為必然。
此謂全能,乃統御萬有根基之絕對權柄。
全知與全能合一,便是那終極的“神性”具現!
祂知曉一切可能,故能選擇最優路徑;祂擁有無限力量,故能實現任何選擇。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