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朝廷為了應對即將要入川的李自成,做出了一系列的戰略部署,調動了四川周邊省分的兵力,而貴州也在其中。
然而,明末時期的貴州其兵力部署與軍事形勢卻極為複雜,受到了當地複雜的民族構成、土司勢力以及明朝衰敗的諸多影響,整體呈現出薄弱的態勢。
明朝在貴州實行衛所制,從理論上來說,每衛編制應有五千六百人。
貴州的主要衛所包括:貴州衛、貴州前衛、威清衛、平壩衛、普定衛、烏撒衛、銅鼓衛、五開衛。
按常理推斷,如今貴州的兵力應該在五萬左右。
但到了明末這個時候,衛所制已經嚴重衰敗,實際兵力遠遠不足額數。
朱慈烺心中自然明白這個道理,因此他之前估計貴州的實際兵力絕沒有這麼多,最多隻有不到兩萬。
除了明朝的正規軍之外,貴州境內還有土司的私兵。
這些土司兵的特點十分鮮明,他們驍勇善戰,在山地作戰等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但同時也容易叛附不定。
就像天啟年間發生的奢安之亂,當時四川永寧的奢崇明和貴州水西的安邦彥聯合反明,一度圍攻貴陽,造成了‘貴陽圍城’的慘案。
在那場慘烈的戰爭中,貴陽城被圍得水洩不通,城內物資匱乏,造成了無數人的死亡。
言歸正傳,貴州總兵林兆鼎在奏摺裡說的就是關於貴州兵馬的事情。
他在信中無奈地表示,因為衛所制度腐壞,如今貴州的現編兵力不足一萬五千人!
而且在這為數不多的兵力中,能戰者更是不到一萬。
再加上貴州境內土司勢力錯綜複雜,需要時刻防範他們叛亂,所以他這次能真正調動的兵馬不足五千人!
可是當初朝廷可是給貴州下達了兩萬人的指標,要求貴州出兵兩萬前往四川支援。
面對如此巨大的差距,貴州實在是拿不出這麼多的兵力來。
林兆鼎絞盡腦汁,終於想了一個法子,那就是向土司借兵。
當然,這並不是白借的,是要給錢的。
不過之前朝廷已經向貴州運送了一批糧草和銀子,所以錢財應該不是什麼問題。
但林兆鼎又憂心忡忡地表示,這些土司的兵馬雖然勇悍無比,但毫無忠誠可言。
他們就像一群不受約束的野馬難以控制,萬一在作戰的時候這些土司兵鬧出什麼么蛾子,比如臨陣倒戈或者不聽從指揮,那後果將不堪設想。
所以到底要不要用這些土司私兵,林兆鼎實在拿不定主意,這才寫奏摺向朝廷詢問,到底該怎麼解決這件事情。
說實話,朱慈烺看完這份奏疏之後確實是挺意外的。
他原本以為貴州總兵手中怎麼著也有兩萬人的兵力,畢竟貴州也是一個大省,在軍事上應該有一定的儲備。
可結果貴州總兵卻告訴他,貴州只有一萬五千人的兵力,能戰者更是不足一萬!
而且朱慈烺估計這一萬人也有可能是虛報的。
在這個時候的官場環境下,虛報兵力、冒領軍餉的事情時有發生。
恐怕貴州真正能打的能有個五六千人就不錯了。
不過轉念一想,朱慈烺又覺得這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畢竟明末時期各地局勢動盪不安,貴州又地處偏遠,民族問題複雜,兵力不足也是可以理解的。
想到這裡,朱慈烺這才合上了手中的奏疏丟在一邊,隨後不禁輕輕嘆了口氣,心中只覺得五味雜陳。
一個數百萬人口的大省居然只能出兵五千,這說出去他都怕丟人。
突然就在這時,朱慈烺的表情猛地一頓,那原本緊皺的眉頭瞬間舒展開來,眼中閃過一絲驚喜。
因為他突然間意識到,這封奏疏不就是為他提供了一個親赴四川和李自成決戰最好的藉口嗎?
而且就在剛剛的一瞬間,朱慈烺其實也已經想到了該怎麼解決這件事兒。
簡單來說就是同意貴州總兵林兆鼎的計劃,讓他除了帶五千貴州兵支援四川之外,再帶兩萬土司私兵參戰。
這麼做的目的有兩個。
一個是為了讓這些土司私兵見到大明軍隊的厲害,然後回去告訴他們的土司,讓他們自己掂量一下以後到底該怎麼辦。
至於第二點嘛,那就是剛好可以趁機改變一下貴州當地的局勢。
要知道明朝對於土司這種少數民族向來都是採用制衡的策略,簡單來說就是扶持一個土司,然後打擊另外一個土司。
然後當另外一個土司成長起來的時候,又扶持下一個土司,如此一來就可以防止土司一家做大。
當然這個辦法也確實有用,兩百多年都是這樣操作的!
但是這個方法具體實施起來有個前提,那就是朝廷一定要有實力,不然拿什麼扶持?
而且土司們也不是傻子,這兩百多年下來他們也已經摸清了朝廷的套路,因此有的時候也只是在演戲而已,私下裡各個土司團結得好似兄弟一般。
他們表面上聽從朝廷的命令,互相爭鬥,但實際上在背後卻暗中勾結,共同對抗朝廷的統治。
因此想要解決這些土司,那便只能換一個辦法了!
這個辦法也很簡單,那就是等這場仗打完之後,對那些參與戰爭的土司私兵大賞特賞!
除了賞賜一定的銀錢之外,再給他們封官做,讓他們做大明的官!
不過當然,做了大明的官,就不能再回去做土司的私兵了,這兩種他們只能選一個!
而且根據朱慈烺所瞭解到的資訊,土司與土司私兵的關係本質上不過是封建統治體系下的一種工具性聯結。
這種關係表面上雖然看起來很穩定,但實則脆弱不堪,全然依賴於土司權威的樹立以及利益分配的平衡。
而一旦這種平衡被打破,土司與私兵之間那層看似堅固的關係便會迅速出現裂痕,甚至徹底惡化、直到分崩離析!
基於這樣認知,朱慈烺這才有了之前的想法。
畢竟這些土司私兵相較於土司本人,實在是容易拉攏得多。
只要朝廷能給予他們實實在在的利益,就不愁他們不轉而效忠朝廷。
當然,僅僅給予利益還遠遠不夠,關鍵是要先讓他們真切見識到如今明軍的強大實力,讓他們從心底生出敬畏之情,明白若再與明軍為敵,無異於以卵擊石,死路一條。
唯有如此,才能讓他們真心實意地歸順朝廷,為朝廷所用。
除此之外,朱慈烺還打算給這些私兵一些世襲的武將官職。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