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穿越:我在諸天證大道

第588章 相當不講理的西方二聖!不明前生,

這毫無疑問,大大的加強了中乘法脈的實力。

不要以為,虯首羅漢,靈牙羅漢和金光羅漢,在加入如真法脈之前,只是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和觀世音菩薩的坐騎,就真將他們當成可有可無的小角色。

恰恰相反,在封神量劫時期,三位羅漢,那可是就差聖人親自出手,才會敗給闡教了。

文殊廣法天尊,直接拿著元始天尊的盤古幡,才擒了虯首仙。

普賢真人更是得到了元始天尊至寶,太極符印,再加上長虹索之助,才能夠打敗靈牙仙。

而擒下了金光線的慈航道人,那更是得到了元始天尊的三寶玉如意。

可以說,此刻加入羅浮座下的這三位羅漢,當年在封神量劫,不是輸給了他們之前名義上的主人才淪為坐騎的,而是被背後的元始天尊以大欺小拿下的。

這種情況下,三位羅漢淪為坐騎之後,桀驁不馴是必然的。

誰讓那所謂的三大菩薩,在封神量劫之中,不是真的靠自己的能力戰勝對手的呢?

靠著聖人的法寶,甚至還是盤古幡、三寶玉如意和太極符印這樣的至寶,才惜敗於對方手中。

試問這讓三大羅漢,如何甘心呢?

尤其,在三位菩薩那裡,虯首仙,金光仙和靈牙仙,還是淪為了畜生一般的坐騎,動不動就被斥為孽障。

要知道,在封神量劫結算之前,甚至是在封神量劫進行的過程中,隨侍七仙和闡教十二金仙相遇,那也不過是彼此稱上一聲師兄弟罷了。

從師兄弟,一下子淪為對方的坐騎,這等差距,還是在對方靠聖人法寶才打敗自己的,若非是那種種禁制,怕是三大羅漢,之前不知道多少次都要謀劃和三位菩薩同歸於盡了。

也就是三界秩序森嚴,即使是死也未必能夠落得一個清靜,這才讓三大羅漢,一直堅持到了現在。

如今終於翻身的三大羅漢,卻是並未急著去報仇雪恨。

畢竟,三大羅漢從一開始投到羅浮門下,就不僅僅只是單純的為了求一個正果,真正讓他們做出這樣決定的,乃是那早已經避居世外的聖人。

可惜不管是三大羅漢還是羅浮,現在都不清楚聖人到底在謀劃什麼。

敕封幾個自己門下的羅漢,作為中乘佛法之祖,緣覺乘的如真佛祖,羅浮倒也不需要經過西天靈山的世尊如來允許。

甚至,他都不曾和任何佛門同道交流過。

別看羅浮只是新晉的中乘佛祖,但作為佛祖,他在佛門的位格是相當特殊的。

其地位,是絲毫不遜色橫三世和豎三世佛的存在。

誰讓佛門三乘之中,羅浮獨佔其一呢?

在世尊如來這個現在佛退位,東來佛祖這個未來佛成為世尊之前,羅浮某種程度上,就相當於是整個佛門明面上的二把手。

只有同時集合了小乘佛法和大乘佛法的世尊,才能夠穩穩的壓羅浮一頭。

當然,地位高不代表實力就強大,同時在佛門的勢力也未必有多龐大。

原因很簡單,那就是緣覺乘的定義,本身太過於嚴苛,甚至都算不能歸類於傳承之中。

有傳承,哪怕是以心印心的方式,那也屬於小乘佛法和大乘佛法的範疇。

小乘佛法和大乘佛法,本質上是一致的,只是成就的高度不同,唯獨是中乘佛法,在三界都是異類,甚至算是佛道體系之間,也不是那麼清楚。

可以說,緣覺乘和三島十洲的散仙,那就是在佛道之間曖昧的一個區域內。

正經的佛門弟子,誰會想要成為緣覺乘啊。

在羅浮為三大新晉羅漢,在如真禪寺安排了各自道場之後。

不過旬日,那之前前往了獅駝嶺的六王子,就帶著隨從和黑熊精登門了。

對於六王子,羅浮絲毫沒有半點,收了獅駝嶺三大妖王后,該如何面對這位獅駝國倖存者的為難。

佛門從西方二聖開始,就是相當不講理的。

別看佛門對外,一口一個因果,實則在佛門內部,對於因果的定義,是相當霸道的。

當年,準提道人一個與我西方有緣,不管是法寶還是修士本身,一股腦都被賺到了西方去。

三大妖王的確將獅駝國禍害的不輕,甚至現在獅駝國,都淪為了徹底的妖怪國度獅駝嶺。

但對此,羅浮卻是並沒有多少嫉惡如仇的心思。

他雖然是人族出身,但血脈上先天有著強大的巫族血脈,本身就是人族和巫族混血的後裔。

好歹也是佛祖,羅浮又豈會因小失大呢?屁股才是真正決定腦袋的。

哪怕有朝一日,獅駝國六王子洞悉了三大羅漢就是禍害獅駝國的妖王,對羅浮而言,這也不過是一句,一切都是因緣際會罷了。

最多,那也不夠是感慨一下,獅駝國當有此劫。

至於說,那些淪為了妖怪血食的人類,卻是根本不會被大能放在眼裡的。

以前的羅浮會在意,但現在的他,心性上卻是愈發脫離了人的範疇,更加不會和人共情了。

不提其他,光是羅浮的修為達到了大羅金仙的層次,他看待芸芸眾生,就已經和尋常凡人的視角截然不同,完全是兩個天地。

芸芸眾生只是肉眼凡胎,見前不見後,見明不見暗。

而成為大羅金仙的羅浮,在他的眼中甚至一念之間,能夠洞悉一個凡人,前世今生種種因果糾纏。

這也是為何,會有凡人畏果,菩薩畏因的說法。

凡人只會在結果到來的時候,惶惶不安,或是心生畏懼,而菩薩的慧眼,卻是能夠在接下因的第一時間裡,洞悉因緣際會,就像是一個人,在面對岔路的時候,普通人,只能蒙一把,因為他根本看不到岔路的結果,但菩薩卻是知曉,岔路的盡頭到底是死路一條,還是別有天地。

也不是羅浮成為了如真佛祖之後,為佛門開脫。

事實上,羅浮儼然已經清楚,獅駝國之所以會有這樣的一場劫難,完全是前世今生的因果使然。

獅駝嶺的妖怪卻是殘暴,獅駝國的百姓也確實無辜,可殘暴和無辜,都只是今生罷了。

不明前生,不知來世,只能看到眼前,自是會對獅駝國的妖怪深惡痛絕。

就像是羅浮前世,網路上無數讓人義憤填膺的訊息,有多少是斷章取義?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