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咱們張導還挺懂女人的~”
回去的路上,陳小薇忍不住感慨。
“是啊,我也有這種感覺,以前只覺得他拍電影厲害,今天對《非誠勿擾》這一通分析,又是女挑男,又是將戀愛過程壓縮在十幾分鍾之內,我突然覺得他好懂女人啊~”鍾麗芳也深有同感。
“如果咱們張導要是拍一部愛情片,肯定好看~”陳小薇彷佛變成了小迷妹。
“沒拍也差不多了,公司的第一部愛情片《只有你》,雖然張導不是導演,但故事框架是他提供的,票房好像重新整理了國內愛情片票房紀錄……”
“果然~”
兩人同為公司高管,又同為女性,見面的機會卻不多。
陳小薇:“你累嗎,不累的話咱們找個地方聊聊天,難得見一面~”
鍾麗芳也樂得如此:“不累,我平時習慣晚睡了,2點之前基本都不會睡~”
鍾麗芳是工作狂人,每天只需要睡四個小時就神采奕奕的那種。
“那跟我走,我帶你去我經常光顧的一家清吧,氛圍很安逸~”
“好,那我們先去拿車,你帶路,我在後面跟著你~”
張辰並不知道自己手下的兩員大將準備出去搞二場,回到家的張辰還在琢磨綜藝的事。
這兩天,他全副身心都在這上面,最直觀的感受就是,綜藝這塊,他動手的晚了。
國內外很多知名綜藝都是明年開播的,這導致他如果想佔坑,就必須搶時間節點。
《好聲音》的荷蘭初版是明年上線的,《非誠勿擾》也是明年上線的,《奔跑吧兄弟》的韓國原版《running man》同樣是明年上線的……
時間非常緊迫,導致星辰娛樂幾乎同時上馬好幾個綜藝,其實這是一個很浪費資源的行為。
如果他是去年就開始開發綜藝,先開發一個,等效果出來後,再開發後續的,效果會好很多,製作起來也會輕鬆很多。
可惜,去年他根本沒意識到這個,白白浪費了時間。
現如今,《好聲音》和《非誠勿擾》都已經落實到位,只剩下《奔跑吧兄弟》。
但《奔跑吧兄弟》的專業性很強,它和《極限挑戰》還不一樣。
《極限挑戰》是隻有個大綱,剩餘全靠發揮,遊戲的時候或許很簡單,但對後期是個災難。
《奔跑吧兄弟》是劇本,幾個主持人每個人都有人設,按照人設編劇本。
聽起來似乎簡單一些,但根據人設編劇本,也很有講究。
所有的反應都要符合人設。
而且遊戲環節很重要,首先遊戲要有趣,觀眾看的才有意思。
遊戲過程中主持人和嘉賓按照人設配合表演,這算是錦上添花的閃光點。
《奔跑吧兄弟》張辰看的不多,能記住的更少,印象比較深刻的只有撕名牌和鄭凱的那個屁。
鄭凱好找,屁也可以讓他硬擠,但遊戲不可能只有一個撕名牌。
整個節目的策劃張辰搞不出來,太多細節不清楚了。
不行,還是得找專業的pd。
pd就是策劃,類似製片人,算是節目的第一負責人。
戶外綜藝這方面,最牛逼的顯然是棒子,張辰準備從棒子那邊挖幾個牛逼的pd來,然後讓自己的人跟著學習。
等到時候限韓令一下,棒子過不來,自己的人順理成章的轉正。
對,就這麼幹~
躺在床上,張辰在構思著自己的商業帝國,一點睡意都沒有。
人才培養是重中之重。
電影方面,因為星辰娛樂不斷的嘗試大製作,與好萊塢頂級公司合作,在電影特效,攝影,後期等方面的差距已經逐漸拉小。
綜藝方面卻是一片空白。
2021年,回國的張藝興在擔任女團交流綜藝出品人期間,發現攝影師運鏡速度跟不上女團成員舞蹈節奏,還得親自指導攝影師如何運鏡。
那都已經是2021年了,國內在這方面依舊與韓國有巨大的差距,更何況是現在。
在流行文化這塊不承認不行,韓國的確走在中國前面。
不過不要緊,張辰可以揮舞著鈔票挖人,市場龐大就是有這個好處。
拿電影舉例,同樣投資一部電影,如果是韓國人拍,一定不敢拍成大片。
因為他們的市場有限,全國僅有5000萬人口,必須考慮市場回報率。
可如果是中國人拍,就可以放開手腳,因為市場足夠大。
不管是電影還是綜藝,同樣的產品,在中國的市場盈利率更高。
所以中國企業有錢,韓國的人才早晚入我轂中。
原時空這一幕真實發生過,《跑男》在國內火了之後,反而影響了韓國本土的綜藝節目製作。
因為中國企業太有錢了,揮舞著鈔票大肆挖人,韓國知名的pd幾乎全都被挖走了,中國企業給他們開出的報價是韓國的十倍。
《running man》錄製時,幾個主持人聊起這事時不知道有多羨慕,恨不得立馬跑來這邊撈金。
這個情況一直到限韓令後才得到遏制,限韓令也算變相救了韓國綜藝一命。
張辰越想也明白,當下就準備打給老董,讓他大肆招人,一邊從韓國那邊挖人,一邊在國內招。
可是看了看錶,已經兩點了,這才打消了這個念頭,一切等明天再說。
怕自己明天醒來後就忘了,張辰又從床上爬起來,按亮了桌邊的檯燈,開始在本子上寫寫畫畫。
在張辰的規劃中,一定是兩條腿走路。
一邊讓人才在實際的專案中成長,一邊派人員去美日韓的同型別公司學習經驗。
節目研發,創意保護,觀眾受眾,選手包裝,節目製作,乃至燈光舞美這些,方方面面的經驗都要學習。
必須讓團隊具備自主創新能力,這樣即便他的先知優勢被消耗殆盡後,團隊依舊可以主動造血。
既然準備抄韓國,張辰就準備抄個徹底。
它的那些騎馬舞,還有偶像養成,都可以抄過來。
偶像養成很難嗎,不就是tfboys。
找幾個氣質乾淨又聽話的男孩,訓練他們,包裝他們,打造不同的人設。
這些東西,國外十年前就已經在玩了,現在更簡單。
找幾首符合他們定位的歌唱一下,然後用微博不停的包裝。
放大個人特質,打造標籤人設,努力型的,天賦行動,唱歌擔當,跳舞擔當,可愛擔當……
時機到了就上自家綜藝刷刷存在感,人氣到了就開演唱會。
如果裡面有演戲天賦的,還可以給角色,多元發展。
張辰突然發現微博的終極用法。
微博很火,已經露出最火社交平臺的跡象,但曹國偉一直在摸索微博的變現方式。
明明人氣很高,卻始終無法變現。
張辰卻發現,沒有必要一直想著用微博直接變現。
完全可以把微博當做一個‘利潤放大器’,有點類似高鐵。
它不直接產生利潤,甚至它的運營還會導致一定程度的虧損,但它可以帶動相關產業的利潤翻倍。
當然,當下的重中之重還是《好聲音》,張辰準備靠著它打出名聲的拳頭節目也正是《好聲音》。
《好聲音》雖然交給了郭曉華,但張辰也會嚴格把關,力保他這版的《好聲音》在節目質量,導師陣容,學員實力以及話題性上不輸於原版。
他要複製《好聲音》的成功,讓它成為現象級綜藝。
今晚和幾名手下說了很多,大家都以為他的終極目的是掙錢。
掙錢只是目的之一,張辰的最終目的是文化出海。
張辰很肯定,《好聲音》不止會在國內火,還會火遍全世界。
張辰要做的,就是讓《好聲音》在全世界遍地開花,成為全世界家喻戶曉的綜藝品牌。
想想未來,《英國好聲音》《美國好聲音》《法國好聲音》《韓國好聲音》,這些娛樂產業發達的國家都得購買中國的節目版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