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我有一個商店

第107章 感謝信

好東西,得拿回家給爺爺奶奶他們吃。

周益民再看那散裝雪糕,各種口味的都有,但就是沒有包裝袋,跟市面上賣的冰棒差不多。

他刷牙洗臉,吃個早餐後,就取出一根自己前世很喜歡的瓜子脆皮雪糕,爽呀!

話說周大忠回到鋼鐵廠,立即將學校的感謝信上交給王股長,王股長拿給鄭科長,鄭科長給丁主任,丁主任交到胡廠長那兒。

胡廠長開啟,認認真真地看完了感謝信。

忽然感覺,做了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本來,那些東西只是看在周益民的面子上捐出去的,也沒想過要什麼回報。

對鋼鐵廠來說,那些東西九牛一毛都算不上。可以說不值一提,但沒想到,人家學校回了一封幾千字的感謝信。

裡面的內容,他逐字看完,感情真摯,把他都看感動了。

胡廠長將宣傳科的劉科長找來,把感謝信給他,讓他把感謝信貼在鋼鐵廠的宣傳欄上,好好宣傳。

“對了,讓廣播室那邊也給我們廠裡的同志們讀一遍。中午吃飯的時候讀。”胡廠長吩咐道。

“明白!我這就去安排。”劉科長拿著感謝信說道。

這可是工農一家親的經典案例,是應該好好宣傳。可惜,他們廠沒有自己的報紙。否則,高低得用半頁的篇幅來詳細刊登。

這對提高工廠工人們的集體榮譽感有很大的幫助。

想一想,他們工廠幫助了一座困難的學校,讓孩子們有書讀,作為工廠的一員,不覺得光榮嗎?

在這個時代,大家非常看重榮譽感。

劉科長回去後,先讓廣播室的人抄一份下來。到時候,這份原件打算收藏在廠裡的文件室裡面,有很大意義。

張貼出去的,自然就是抄下來的副本。

中午的時候,工人們下班,衝向食堂。吃飯不積極,腦子有問題!工作了一個上午,還是鋼鐵廠這種幹體力的,大家早就餓了。

大家討論著,中午吃什麼。

其實,吃什麼完全取決於食堂做什麼。

現在食材、物資不豐富,根本沒得選擇。來來回回就是那麼幾樣,就連蔬菜也不例外,大白菜作為產量最高的蔬菜,吃得最多的自然也是它。

“又是白菜呀!什麼時候才能再吃一頓肉呀?”有人看到大白菜就胃裡反酸水。

“有得吃就不錯了,伱還挑挑揀揀,很多農民兄弟,就連野菜都吃不起。”

……

就在他們議論的時候,廣播喇叭傳來廣播員的聲音。

他們鋼鐵廠的兩名廣播員不僅長得漂亮,聲音也好聽,幾乎是公認的廠花了,追求者可不少。

“廣大工友同志們中午好,現在宣讀一封感謝信,感謝信來自周家莊的一座學校。昨天,我們廠的領導決定……”

廣播員將事情的來龍去脈先娓娓道來,然後才宣讀那封感謝信。

大家這才知道,原來他們廠向一座困難的學校捐贈了一批物資,讓農民兄弟的孩子可以有書讀。

如今,人家學校送來感謝信,感謝的不僅僅是鋼鐵廠的領導,更有他們這些底層的工人們。

一時間,大家感覺榮譽感爆棚。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