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益民指著圖紙上的加熱裝置:“這個加熱方式太老套了,能不能試試更節能的?現在大家過日子都講究省點電。”
李崇光眼睛一眯:“節能?你是說……”
“不一定非得侷限在廚房,”周益民話鋒一轉。
“你看啊,太陽能熱水器是解決熱水問題,空氣炸鍋是解決做飯問題,都是和生活息息相關的。那除了這些,大家平時還有啥不方便的?”
李崇光摸著下巴琢磨:“不方便的地方多了去了,洗衣服算不算?冬天晾衣服幹得慢,還硬邦邦的。”
周益民眼前一亮:“哎,這個方向好像有點意思!能不能搞個能快速烘乾衣服的東西?不用像大烘乾機那麼笨重,家裡能放下的那種。”
“小型烘乾機?”李崇光立刻在紙上畫起來。
“用熱風?還是別的原理?要是能和太陽能結合,不就更節能了?”
周益民湊近看他畫的草圖:“可以試試!你看這樣……”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思路像擰開的水龍頭似的,源源不斷地冒出來,辦公室裡的沉悶氣氛漸漸被熱烈的討論聲取代。
話說到一半,周益民忽然停住了,眉頭微微蹙起。他盯著李崇光筆下的草圖,心裡那點剛冒出來的興奮勁兒慢慢退了下去,反而湧上一絲悔意。
“怎麼了?”李崇光見他突然沉默,疑惑地抬頭。
周益民咂了咂嘴,語氣裡帶著幾分不確定:“崇光,我剛才是不是有點想當然了?”
他指著草圖:“你想啊,這小型烘乾機,看著是方便,可真有那麼大市場嗎?”
李崇光手裡的筆頓在紙上:“你這話怎麼說?”
“現在誰家不是把衣服晾在院子裡或者陽臺上?晴天有太陽曬,陰雨天就多掛幾天,雖說慢點,但不用花一分錢。”周益民掰著手指頭分析。
“可這烘乾機,不管做得多小巧,總得用電吧?普通人家過日子精打細算,能省則省,未必願意花這個錢買個可有可無的東西。”
“再說了,真到了梅雨季,家家戶戶都需要烘乾,可平時呢?說不定就成了擺設,誰家願意買個佔地方又不常用的物件?”
他越說越覺得有道理,剛才那點思路帶來的光亮,彷彿被一層薄霧罩住了:“你看啊,太陽能熱水器是解決剛需,沒熱水洗澡可不行。”
“空氣炸鍋是能讓飯菜變花樣,家家戶戶都用得上。可這烘乾機……好像沒到非它不可的地步。”
說完,他忍不住嘆了口氣,暗怪自己剛才太草率,怎麼沒多琢磨琢磨就把想法說出來了。
沒成想,李崇光聽完卻搖了搖頭,非但沒被他說動,眼裡反而更亮了:“益民,你這想法不對。”
他放下筆,語氣篤定:“你只看到了普通人家的日常,沒瞧見那些特殊情況。就說廠裡的女工吧!”
“住在集體宿舍,就那麼點地方,陰雨天衣服掛得滿屋子都是,潮乎乎的能捂出黴味,她們能不想要個烘乾機?”
周益民被他說得一愣一愣的,眉頭漸漸舒展開了。他不得不承認,李崇光說的這些情況,自己剛才確實沒考慮到。
李崇光見他神色鬆動,又趁熱打鐵道:“我覺得這方向靠譜!咱們先別想那麼多,先把樣品做出來試試。真金不怕火煉,好不好,市場說了算!”
他說著,又低頭在紙上畫起來,筆鋒比剛才更有力了,彷彿已經看到了小型烘乾機擺進千家萬戶的樣子。
周益民被他說得一愣一愣的,眉頭漸漸舒展開了。
他不得不承認,李崇光說的這些情況,自己剛才確實沒考慮到。
但他摩挲著下巴,還是有些猶豫:“話是這麼說,可你別忘了現在的情況。”
“就拿咱們廠的工人來說,一個月工資也就幾十塊,除去吃飯、養家,能攢下的錢寥寥無幾。”
“這烘乾機就算做得再便宜,少說也得百八十塊吧?以現在人的消費能力,怕是沒多少人能買得起。”
他頓了頓,又補充道:“而且你想過沒有,現在布都是限量供應的,買布得要布票,沒布票連塊補丁都買不到。”
“普通人家一年也添不了幾件新衣服,平時穿的衣服洗了又穿,哪有那麼多衣服需要烘乾?需求本身就有限,就算產品再好,怕是也推不開。”
李崇光臉上的興奮勁兒淡了些,手裡的筆也停了下來。
是啊,這些現實問題他確實沒細想。
辦公室裡一時陷入了沉默,只有窗外偶爾傳來幾聲機器運轉的轟鳴。
就在這時,周益民的眼睛突然亮了一下,像是被什麼東西點醒了似的,猛地一拍大腿:“李科長,我想到了!國內用不起,咱們可以往國外走啊!”
“國外?”李崇光愣了一下,沒明白他的意思。
“對啊!”周益民越說越激動,站起身在辦公室裡踱了幾步。
“你想,國外很多國家工業比咱們發達,老百姓手裡有錢,消費能力強,而且他們那邊不缺布,衣服也多。”
“再說了,有些國家氣候潮溼,常年陰雨,對烘乾機的需求肯定比咱們國內大得多。”
“咱們要是能把這小型烘乾機賣到國外去,不但能解決銷路問題,還能幫國家賺取外匯,這不就是一舉兩得的好事嗎?”
李崇光的眼睛也瞬間瞪圓了,他猛地從椅子上站起來,幾步走到周益民面前,臉上的疲憊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抑制不住的興奮:“益民,你這腦子怎麼長的?這主意太棒了!我怎麼就沒想到呢!”
本來都想著要放棄,誰知道周益民突然說可以出口。
李崇光的心情就好像坐過山車一樣,如果不是年輕身體好,還不一定能頂得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