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stch只是主機,那簡單,直接上星逸rtx 950m顯示卡就可以,效能足夠。但stch不只是主機,也是掌機!
那功耗續航都是重要問題,rtx 950m的功耗也太高,續航會崩,撐不住。
為此,stch專案還是繼續擱置,等鯤鵬920 x!
鯤鵬920 x,14奈米,四核a53 +四核a57,並且是高頻版,強散熱,效能足夠強大,功耗也比顯示卡低得多,完美適配stch。
到時候部分3a遊戲,都可以移植過來。
尤其是stch也是xos系統!
只要stch熱銷,一系列3a遊戲商為了賺錢,也會積極適配stch,那就相當於加入xos系統。
哪怕老米爆錘,幾年後星逸電腦沒法用windo系統,都可以用xos系統全面取代。
屆時xos系統不僅有主流軟體,有辦公軟體,有設計軟體,就連3a遊戲都有!
那xos系統就算是完全立起來了!即便沒了windo系統,xos系統已經強悍通吃,讓使用者無憂。
這也是王逸佈局的一盤大棋。
前世華為電腦主推的鴻蒙系統,很多遊戲都不適配,尤其是3a遊戲,沒幾個適配的,用起來就尷尬了。
王逸推stch,在被windo封殺之前,就吸引3a遊戲商積極適配xos,就是提前佈局,應對這一天。
“如今鯤鵬 920、920x都研發成功,14奈米良品率也到了70%,三月份良品率達到85%以上,沒有任何問題,完全可以進入量產環節。”
王逸心情大好:“咱們的14奈米晶圓廠,進展的怎麼樣了?”
星逸科技事情太多,當初規劃的時候,王逸全面參與,後續進展都是其他總裁、副總裁把控的,王逸也不清楚最新進展。
“董事長,深市的s1大型晶圓廠,去年底就已經建成,如今生產線都安裝的差不多了。等到14奈米工藝良品率高了,完全可以除錯生產線,進行試生產,量產。”
“這座晶圓廠月產10萬片晶圓,每月可以生產約6000萬顆14奈米晶片!”
“年中,深市s2大型晶圓廠也可以投產,也是月產10萬片晶圓,6000萬顆14奈米的手機晶片,當然,若是生產顯示卡,就沒這麼多產出了。”
“還有深市封測廠,去年第三季度已經建成交付,目前已經投產。”
“等到14奈米投產,深市可以實現晶圓量產,晶片封裝全產業。”
“很好。”
對於這樣的進度,王逸非常滿意。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兩年前,14奈米工藝還沒開始研發,深市晶圓廠已經規劃動工了。
如今14奈米工藝即將突破,一座月產6000萬顆晶片的14奈米大型晶圓廠已經建成!生產線都安裝好了,時間上剛剛好。
過去幾年,星逸科技之前規劃的那些28奈米晶圓廠全面建成,目前產能非常富足。
不僅實現了自家所有手機晶片、電視晶片、電腦晶片、車規晶片全部自產,並且大量出售給第三方企業,還有大量富裕產能,給第三方企業代工。
比如華為的手機晶片、基站晶片,中興的基站晶片,大唐、展訊的基帶晶片等等,都是星逸半導體代工。
等到十四奈米量產,到時候還會有更多客戶下單!
前期自然是產能拉滿,全力生產自家14奈米晶片,大量對外出售。
後面就可以減產部分自家晶片,代工第三方。
除此之外,矽片廠,光刻膠廠,也都已經建成,但還沒投產。
究其原因,主要是眼下星逸科技的矽片技術雖然突破了,但生產成本比較高,和採購第三方差不多,索性暫時並未投產。
而光刻膠也進步斐然,目前高階光刻膠能做出來,但同樣不夠先進,成本較高,用資產光刻膠生產的晶片,良品率比較低,還得繼續研發。
因此大矽片和光刻膠都沒有投產,而是等到技術進一步突破,成本更低,再投產更合適。
這樣的策略,還能麻痺老米,讓老米誤以為星逸半導體這方面都空白,隨時能夠被掐脖子拿捏。
等到老米爆錘,大矽片、光刻膠全面封殺,星逸科技就能迅速投產。
雖然不是最先進,但也夠用,不至於被卡脖子。
當然,若是爆錘時間是一年後,那大矽片生產技術還能進一步提升,成本大幅度降低。光刻膠技術,也能更進一步。
若是兩年後爆錘,那完全有希望躋身世界一流!現在星逸科技缺的,就是時間!國產最難的,就是零到一的突破。如今零到一已經突破,剩下的1到99,就是時間問題了。
“喬治,聯絡胡老,下次14奈米試產的時候,把鯤鵬920和鯤鵬920x都給帶上,一併流片。”王逸開口道。
三星十四奈米都風險試產了,星逸半導體不能落下風!至於臺積電,繼續20奈米活泥巴去吧!“董事長,我正有此意。一會我就帶團隊去胡老那邊,預計下個月5號,再度試產!”喬治笑說。
雖然上次14奈米良品率只有75%,但下月五號再度試產,說不定可能就能80%,甚至85%!
先做出一批來鯤鵬920、920x,就可以進行一系列測試。
至於畫質增強的鯤鵬920v,那不急,搭載鯤鵬910v的星逸電視三代和星逸平板2ultra剛上市,怎麼都得賣個半年再說。
14奈米工藝現在良品率75%,三月5號再度測試,差不多就能80%-85%,那深市s1晶圓廠就能開始除錯生產線,進行試生產。
下下個月,也就是4月份,就能正式量產了……
初期產能肯定有限,自然緊著手機晶片鯤鵬920 soc來,鯤鵬920x估計都只能小批次生產,用於stch,多餘的產能才能給星逸平板3代。
後續14奈米產能富足了,才會上線畫質增強的鯤鵬920v,給星逸電視三代,星逸平板3 ultra!
優先順序很重要,排隊來。
“董事長,基於14奈米的星逸rtx 980 ti我們也研發出來了……”俞龍興笑說。
意思很明顯,也想蹭著這一波,進行流片。
自從得知星逸半導體14奈米即將落地,俞龍興立即開始了rtx 980 ti的研發。
在rtx 980的基礎上,做升級,增加核心數量,提升主頻,升級14奈米,做成了rtx 980 ti。
如果沒有14奈米工藝,俞龍興不認為rtx 980 ti乾的過英偉達gtx 980 ti。
但有了14奈米工藝,14奈米工藝的rtx 980 ti很有希望暴擊28奈米的gtx 980 ti!
製程優勢!
“這事你先聯絡下胡老那邊,看看是否合適。若是合適,也一併進行。若是不合適,就再等等。”
王逸說道:“畢竟電腦gpu晶片生產難度可比手機晶片大得多,良品率也低得多。”
手機soc晶片面積小,有cpu、gpu、基帶、isp等多個模組,設計靈活,每個模組都比較小,內部設計相對一般複雜,生產起來也比較容易。
而電腦 gpu只有一個gpu模組,但內部設計非常複雜,核心也大的多,功耗更高,對製程工藝的要求更極致,生產難度更大,良品率也低。
打個比方,做晶片就像考試。
手機soc雖然一次性考五門,但是每門都是中考水平,五門加起來總共五個小時的題量。
而電腦gpu只考一門,但這一門就是高考難度,並且一門就是20個小時的題量!
像是上次測試,做手機晶片良品率75%。
換了電腦gpu晶片,那良品率可能只有30%!
“放心,王董,這事胡老定,我這邊不急。”
“嗯,慢慢來吧。”
對於rtx 980 ti,王逸不急。
這事急不來,先把鯤鵬920 soc搞定!
大不了六月份讓英偉達gtx 980 ti先賣兩個月。
無所謂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