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錢賽什麼車?

第95章 簡直是人形機器(5K)

就如同澤野弘樹預料的那樣,陳向北拿到賽道資料跟車手過彎軌跡錄影之後,立馬極其認真的觀摩學習起來。

對於很多歐洲車手而言,他們擁有著完整的方程式賽車體系,幾歲就能接觸到卡丁車進行專業賽事訓練。

什麼賽道資料、走線分析、車手過彎軌跡等等資源,都屬於唾手可得的東西,有著職業車隊提供跟保障。

過於容易得到的東西,往往就不會珍惜,甚至於產生反感心理。

這就是為什麼,奧德託以前接觸的歐洲年輕車手,不願意去牢記枯燥無味的賽道資料。

可這些東西,陳向北卻從來沒有過!他上輩子整個卡丁車,以及亞洲雷諾方程式生涯,都是在國內度過。

直至f3級別賽事,才有了到歐洲深造的機會。

國內這些低階別車隊,連像樣的團隊成員都湊不齊,哪來的專業資料分析師,去製作這種“枯燥乏味”的資料?

亦或者說哪怕有心,也得不到詳細的車隊內部核心資料,只能跟普通觀眾一樣從轉播畫面中分析,效果自然要大打折扣。

以至於陳向北很多賽道走線,純粹是靠著自己的摸索跟反覆練習,很多細節地方存在瑕疵達不到極限,從而桎梏住了他的上限。

鈴鹿賽道訓練的時候,澤野弘樹就發現了這個問題,幫他進行了習慣上的矯正。

現在這些賽道資料跟f1車手過彎軌跡圖,能讓他更完美適應這個時代的銀石賽道。

同樣的東西,有人棄之如敝履,有人卻視如珍寶!接下來的兩天時間,不僅僅是陳向北,整個新晉團隊成員,全部都進入了瘋狂學習的階段。

雷諾歐洲盃很快就要開賽,按照跟超夢車隊簽訂的合同,陳向北的技師團隊將承擔起調校跟維護的責任。

除開梁馳有過研發經驗,馮勇跟趙磊兩個人,他們之前僅接觸過cfr2000方程式,現實中連雷諾賽車都沒有見過,近乎於從零開始。

不過中國的維修技師,往往都有著一個極強的優點,那就是硬體層面的基本功無比紮實,只需要弄懂這輛賽車的調校原理,便能做到快速上手。

水谷翔是一名很有耐心的優秀資料分析師,他為了跟技師團隊培養出調校的默契感,硬生生頂著言語溝通上障礙,連說帶比劃跟梁馳等人整天泡在一起,對雷諾賽車進行原理級的分析研究。

用他們的話來說,要做到僅僅一個眼神,就得明白賽車該動什麼地方!……

此刻奧德託的辦公室內,他正瞪大自己的雙眼,用著不可思議的眼神望向陳向北。

就在早上的時候,這個中國小子走進了自己的辦公室,說已經把賽道資料全部記在了腦海裡面。

對此奧德託說實話不是很相信,陳向北資料到手是在前天中午,滿打滿算還不到48個小時,估計看完一遍就差不多了,全部記住哪有這麼簡單。

他前面之所以說三天時間,更多是一種精神施壓的手段,給陳向北營造出一種緊張氛圍提升效率。

就好比很多領導制定目標一樣,為了員工的積極性,往往都會往高了定。

某種意義上來說,領隊就是車隊管理層的領導,跟工程師這類技術層思維有著本質區別!

結果陳向北真的把每一個彎道資料,以及f1車手的走線特徵,一字不錯的完整描述出來,可以說做到了“指哪打哪”的精準性。

這一幕把奧德託給驚呆了,他雖然沒有見過中國車手,但接觸過不少中國留學生,知道這幫中國人受到學習環境影響,在“死記硬背”上面很有天賦。

但這也強的有些誇張了吧?“北,t6彎道如何走線?”

奧德託還不死心,又隨機提出了一個問題。

“6號彎由於前面是一條長直道,入彎需要制動跟轉向同時進行。”

“按照漢密爾頓的最佳切彎走線,需要在接近彎心的時候才鬆開剎車。”

“高速入彎,低速出彎,就是銀石賽道目前6號彎的最快過彎方式!”

聽著陳向北的回答,奧德託沒有翻開資料驗證答案。

因為銀石賽道的這些資料,同樣印刻在了他的腦海中,奧德託知道陳向北沒有說錯!

說實話,直到這一刻之前,奧德託對於陳向北的印象,除了是個中國車手有些新奇之外,就沒有任何特殊看法,屬於那種路人甲乙丙丁的存在。

倒不是說奧德託對於中國車手,亦或者亞洲人存在什麼歧視。

真看不起的話,他也不會在超夢車隊任職。

更多在於奧德託本質上是一名f1的領隊,特殊情況下才會在超夢車隊跟陳向北接觸。

這就好比一名大學博導,前面幾十年接觸的都是大學生,突然有一天要他對接剛入學的小學生,再怎麼天才少年也很難引發他的興趣。

可是奧德託這麼多年還真沒見識過,能在不到兩天時間內牢記銀石賽道的新人!

“澤野!”

奧德託朝門外大聲喊了一句。

聽到呼聲的澤野弘樹,很快便走進了奧德託的辦公室,開口詢問道:“領隊,有什麼事情嗎?”

“現在就去銀石,提前進行走賽道!”

紙面上的資料不能完全反映出現實,奧德託決定領著陳向北提前去銀石賽道實地勘測。

面對奧德託這老頭子突然的決定,澤野弘樹有些意外的愣在原地。

現在距離正賽還有十天時間,況且這個時代的雷諾只有一場練習賽,理論上週五去走賽道都來得及。

不過日本職業特色的服從性,讓澤野弘樹沒有提出自己心中的疑問,點頭應了一聲便去拿鑰匙開車。

“梁叔,北哥他去哪裡?”

正在跟水谷翔學習方程式賽車機械原理的阿勇,朝著身邊梁馳小聲詢問了一句。

今天的梁馳可謂是形象大變,罕見戴上了一副老花眼鏡,手中還拿著一個筆記本在認真聽課。

老一輩的中國維修師傅,基本上沒有經歷過專業科班培訓,大多數是以“師徒”形式在實踐過程中,學習到跟車輛維修的相關知識。

梁馳雖然要好一點,讀過汽車工程相關的專業,但跟水谷翔這種日本頂級廠隊出來的資料工程師相比較,理論知識上的差距很大很大。

機械原理還好一點,到了空氣動力學這個層面,就完全突破了梁馳的認知範圍。

雷諾這種初級方程式統規賽車,由於車隊不涉及設計生產,再加上空動應用程度較低,懂得底盤、懸架、變速箱等機械原理方面的調校就夠了。

可是一旦到了gp2、f1這種層面,空氣動力套件大規模應用。

你身為車隊的首席技師,連下壓力設定都不知道怎麼調的話,那在圍場內根本就沒有“生存”的空間!

梁馳知道陳向北增加難度去談判,就是為了能在方程式領域,培養出一支中國頂尖的賽事團隊。

這也是曾經梁馳他自己的夢想!既然現在陳向北這小子,已經努力開啟了這道大門,那麼自己就不能去拖後腿,否則梁馳是沒臉待下去。

陳向北在成長,自己同樣得進步,哪怕是放下面子跟徒弟一起學習聽課!“專心聽水谷講課,問這麼多幹嘛?”

“今天晚上我會抽背單詞,沒記住看我怎麼收拾你!”

梁馳警告了阿勇別三心二意,進入職業團隊就得按專業分工來,不再是以前華賽那種草臺班子。聽到師傅的話語,阿勇立馬哭喪著臉,極度後悔自己的多嘴。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