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傳媒教父

第36章 瘋狂的宣發策略

楚安的瘋狂之語,讓大夥覺得他就是個外行,想一出是一出了。

董文德苦笑著,“咱們國內施行的可是‘全片前置審查制度’。”

“只這一點,隨拍隨播就不可能實現!”

啥叫全片前置審查?就是你得把片子一集不落地製作好再送審,才能拿到播放許可證。之後,你才能賣出去播出去。

董文德一臉嫌棄,“還隨拍隨播?誰都知道隨拍隨播好,但你也不能想一出是一出啊!”

一旁陸導也是哭笑不得,“我老早就想拍真正的周播劇,優勢太明顯了。”

現在不是沒有周播劇,各個地方衛視,包括央視,都有周末劇場。其實,就是每週播兩到四集,觀眾的接受程度沒問題。

可這些都不是真正的周播劇,並沒做到隨播隨拍,都是全片稽核過了之後再播的偽周播。

兩手一攤,意思是,你天真了!他以為楚安不太懂電視劇的審查流程,乾脆給他科普了起來,

“稽核流程,大概是這樣的。”

“電視劇立項,一般會秉承廣電總署下發的影視作品內容禁止條款開始創作。”

“後提交劇本備案、分集大綱,由省級廣電部門初審後報總署公示。”

“如果內容涉及政治、軍事、宗教等敏感題材,還需提交書面意見。”

說白了,省級廣電部門負責本轄區備案稽核,總局負責全國公示,重大題材還要按協審機制稽核。

“沒法繞過審批,那隨拍隨播就成了臆想。”

冀英來也道:“以咱們劇組的情況看來,周播確實是最完美的解決方案。”

“先拍個4、5集就可以電視臺播放,央視馬上就能看到我的成果,所有的問題迎刃而解。”

看著楚安,話鋒一轉,不再唱衰,“楚十塊,你到底是怎麼想的?”

冀英來有種感覺,楚安不可能不懂審批流程,卻還提出周播劇,應該有他的道理吧?對此,楚安回了來哥一個還是你懂我的笑意。

然後很嫌棄地瞥了眼董文德和陸導,“還不可能?那是你沒找對路子!”

眾人一怔,“啥意思?”

就見楚安不緊不慢地拿出劇本,把前兩集的頁數刺啦一聲從劇本上撕下來。

“一個許可證。”

眾人,“????”

楚安刺啦又把3、4集的撕下來,“兩個許可證。”

然後是,三個許可證。

四個五個六個!

24集的片子,他給分成了12份,一邊分還在一邊暗爽。

《電視劇母版製作規範》中規定,單集正片含片頭片尾的時長不得少於 41分鐘。

全劇總時長不得低於492分鐘,也就是十二集。

也就是說,他這兩集立個項的歪招兒,肯定是不管用的。

但那是2021年出臺的規定,和特麼我2001年有啥關係?分完劇本,楚安掃視眾人,“兩集一個許可證,兩集一送審。,咱們又是不包含敏感話題的都市校園劇。”

“這不就完了嗎?”

會議室裡有一頭算一頭,人都麻了。

12個立項,12個拍攝許可證?這小子怎麼這麼邪性,全特麼是野路子。

這回連陸鳴澤都智商線上了,不是讚美楚十塊的機智,而是……

“你特麼有病!”

指著楚安分出來的12份兒,“你跟廣電抖這機靈?回頭他一集都不讓你拍!”

這傻子也知道你要幹啥啊?怎地?當廣電的大佬都瞎?不知道你在鑽空子?

無語的都快崩潰了,“況且,時間上還是不夠啊!?”

“知不知道廣電的稽核週期是多久!?最快的兩個月,慢的半年都有。”

“等他們審完,黃花菜都涼了!”

楚安也不和他犟嘴,冷臉反問,“我問你,《我的高中時代》在哪報的審?”

陸導不加思索,“盛京廣電部門唄!”

楚安,“盛京一年有多少電視劇報審?”

陸鳴澤,“那可多了。”

國內的影視資源就集中在盛京、滬市、羊城這三個地塊,所以報審也大多集中於此。

“幾百部應該有吧?”

楚安,“那遼省廣電一年有多少部戲報審?”

陸導都氣樂了,“誰來這地方報審?除了省內自制劇,還是地方為了完成任務……”

一下愣住,有點明白楚安在說什麼了。

陸導也是恍然大悟,“你是說,我們在遼省報審,比較容易過審?”

楚安,“是能大大縮短審批時間!”

在盛京報審得排隊,不排隊也有標準審批流程,不好為你一部戲搞特例。再說了,陸鳴澤雖然是大導演,可在盛京廣電看來也就那麼回事兒。

比他大牌的,能組一個加強排。

你還一個劇本拆12份?還想走後門簡化審批流程?一邊玩去吧!

可你換成遼省廣電試試?這邊的審查部門都快閒出鳥來了。

啥流程不能簡化?再說了,知名大導演啊!

發出去十二個許可證啊!

這都是成績。

報到廣電總署,12個許可證給不給那不是陸鳴澤要操心的事,那是遼省廣電需要去爭取的問題。

我們好不容易來了個大專案,咋地?還要阻止下屬單位進步是咋地?依這個年代的風氣和實際情況,遼省廣電的一把手都得衝到總署去評評理。

“憑啥不給過?我們一部戲就兩集怎麼了!?拍十一部續集不行嗎!?”

“哪個檔案規定不許這麼拍?”

……

“什麼?影響不好?加大工作負擔?”

“我們遼省敢於挑擔子,不怕負擔啊!”

楚安這邊解釋完,大家面面相覷,心說,這也行?他們哪知道,另一個時空的同行們為了拍點戲啊,搞的跟柯南、福爾摩斯似的,玩的比這還花花呢!想盡辦法找政策空白,利用地域審批差異。

對於楚安這個被後世磨礪出來的行業老混子來說,2001年不要太幸福好吧?

此時,陸導腦子還是有點轉不過來,智商又迴歸了日常水平。

茫然四顧,“這能行嗎?”

其他人倒是皺著眉頭,想的比陸導透徹一些,也許還真能行得通!“怕就怕,廣電那邊表面上給咱們過了,但暗地裡不高興,到時宣發又成了問題!”

這種事不是沒有過,廣電從多方考量給發了許可證,但是沒人敢買來播。

冀英來道:“央視也好,地方衛視也罷,那可都是廣電手下的兵,人家一句話的事兒!”

楚安把手一攤,“你這話說的,好像廣電給許可證,也讓播,這劇你就賣得出去似的。”

“醒醒吧,各位!”楚安聲音很大,近乎呵斥,“之前李春華的話不記得了嗎?天都寧可把明年的新劇底價兜售,也要殺雞儆猴,讓各大衛視不買咱們的片子。”

“所以不管怎麼說,這片子咱們都難賣!”

眾人,“……”

讓楚安這麼一提醒怎麼步步都是坎兒啊!冀英來抓狂,“哦操!要不散夥得了,我心理壓力有點大!”這破劇組就特麼沒消停過,一難又一難的,比西天取經還特麼艱苦!對此,楚安倒是笑了,“別急嘛,這不都到宣發這一步了嗎?同志們已經到獅駝嶺小西天啦,大雷音寺就在眼前!”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