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我有一扇兩界門

第664章 專案立項。

劉錦華輕輕點頭,趕忙問道:“你說的是不是那一款4004cpu,每秒運算6萬次,頻率為108khz,前端匯流排為0.74mhz。

還有你說的臨時儲存器,是可以做到1kb的那一款?”

之前中科院拿到過一批這些東西,但是研究也需要條件。

裝置還沒到齊,事情就出來,研究被迫終止。

王青松笑著嗯了一聲:“對,之前我們就往內地送過一批,但是遲遲沒給答覆。”

自己能批次生產的時候,就已經送了一些去內地。

至於後續還有升級款,他並沒有送去。

估計這裡面有些人是能接觸到的。

劉錦華心裡在那裡感嘆著。

當初他們拿到這些東西的時候,跟個寶貝一樣。

只是進行了初步研究,還沒機會深入。

沒想到這裡也有。

不說cpu方面,光是硬碟體積比之前要小几十倍,這已經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收回了思緒說道:“我們已經商量過了,可以進行大型計算機的研究,但是我們需要很多東西,還有,我們需要研發的計算機要求是什麼?”

王青松看著眾人笑道:“每秒千萬次!”

“什麼?”劉錦華張大了嘴巴。

其他自然也都是驚訝不行。

要知道內地的計算機運算速度也就是十幾萬次,這要是升級過幾次。

如果是百萬級還沒問題,但是千萬級,他們還真的不一定有這個信心。

王青松笑著嗯了一聲:“是啊!實驗室你們負責組建,需要任何東西到時候給我一份清單,我會盡快將東西給你們。”

現在的ibm已經研究出了百萬次計算的大型計算機。

他再去研究百萬次已經沒什麼意義了。

直接上千萬次的。

頓了一下繼續說道:“這只是起步,後續需要你們研究一臺1億次計算的巨型計算機。這個會給你們時間。”

巨型計算機的製造難度很大。

暫時的條件有些勉強,再發展兩年,到時候就差不多了。

反正時間他還多得很。

“1億次?”

劉錦華有些坐不住了。

不是造不出來,而是成本實在是太高了。

王青松點點頭:“對,1億次。”

其實只要造出來大型計算機,那麼巨型計算機也就不遠了。

畢竟原理是一樣的。

同樣的,大型計算機也是一樣的。

劉錦華這些人會製造中型計算機,那麼大型計算機的原理也沒什麼太大的問題。

問題就是硬體和軟體能否跟得上。

技術如果跟不上的話,需要的零部件數量就會激增。

不說其他的,中國第一臺巨型機,一共需要200萬個焊點焊接,只要有一個錯誤都不行。

而技術的升級,需要的零部件數量就會急劇下降。

難度也就自然降低了。

就拿公司的4004cpu來說。

2300個電晶體。

如果沒有cpu,那麼光是一個cpu就需要2300個電晶體,4600個焊點。

全球唯一不需要電晶體的,只有毛熊。

因為毛熊的計算機體系和其他國家的不一樣。

他們感覺電晶體一旦在戰爭時期,受到電磁的影響會很大。

所以毛熊那邊的計算機還是電子管,只是他們將電子管的微型化發揮到了極致。

……

劉錦華幾人聞言收回震驚的表情。

心裡也是一陣的期待。

如果一臺上千萬次計算的大型計算機,甚至上億次的巨型計算機能在他們手上誕生。

這將是一個偉大的事情。

如果能搬運回內地的話,將會是多大的貢獻啊!

當年做研究的時候,一臺計算機只能讓那些科研人員一個星期用十幾個小時。

多心酸!

就這還是那臺十幾萬次的計算機。

很多時候,都是靠著人手算,資料匯總以後最後才放在計算機上運算。

王青松看著幾人的表情,又看了看周圍停下看書傾聽說話的人們。

這些人裡面不是沒有壞人。

但是大部分都是愛國的。

收回思緒,笑道:“劉教授,這個專案我想讓你來主持,其他人可以加入進來,你們所需要的東西我都會給你們弄過來。

大型計算機牽扯到的東西很多,除了各種硬體,也有軟體。

只要對研究有用的,都可以加入。”

說完,頓了一下:“當前還是以大型計算機為主,但是其他人也不是沒事情做。

其他人如果想要繼續研究,需要什麼東西,能買的我都能幫你們買過來。你們自行組合,自己挑選研究方向。當然了,後期我也會給你們研發方向,你們試著研究。

每年根據研究方向,會有10萬美元以上的科研經費,甚至根據需要,上升到百萬、千萬,甚至1億美元。上不封頂。

這是每年。”

這麼多的大佬在,他總不能放棄吧!

很多擅長生物方面的專家,可以研究藥品等其他專案。

這都是能賺錢的專案。

不過他也知道,就現在的金錢購買力,1億美元的大專案還真的不一定有幾個。

哪怕是大型計算機的專案。

估計也就千萬美元的級別,這還沒拋開很多東西都是他們自己生產,成本更低。

實際可能只要幾百萬。

而且一旦製作出來一臺千萬次計算的大型計算機,直接可以按照成本賣給內地。

內地可不會嫌這東西差。

……

這話一出,眾人一陣的譁然。

太震撼了。

1億美元,這是什麼級別的科研專案。

外科手術彈十年的科研費用是28億,平均每年2.8億,按照匯率也就1億多美元。

張宗耀先從震撼裡醒來。

感覺這個大餅畫得有些不切實際。

看了看眾人,這才說道:“之前我們已經商量好了,可以答應,如果可以的話,你可以安排一些儀器裝置之類的,到時候我們給你一份清單。”

王青松聞言笑了出來:“好!你們儘快給我一份清單,一個月內,會將所有需要的東西送到。”

有些管制的東西,在這裡買不到,那他就去未來去買。

事情算是談成功了。

至於其他人,慢慢都會挖掘出來這些人擅長的方向。

自己的清單裡,可是有上千人。

好傢伙,不要太多,只要來三分之一,那都是不得了的。

要是能都過來,那就真的是發了。

當然了,其中有很多的隱患,只能透過時間慢慢解決。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