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待一個政客的貪婪時,如果只是考慮其對金錢、財富的貪婪,那無疑是視線過於狹隘,思維過於簡單了,實際上,對於一名政客來說,其秉性中最大的貪慾,永遠是瞄準了權力的,在這一點上,任何人都不會例外。
不為別的,因為相較於金錢來說,權力在任何時候都更有用、更實際。畢竟在人類社會里,金錢歸根結底代表的其實就是財富本身,而權力卻代表著分配財富的資格。
最重要的是,對於如今的李民薄來說,他並不缺錢,相反,他手中所掌握的財富,或者說,他的家族手中所掌握的財富,即便不是一個驚人的數字,恐怕也不是普通人能夠想象的到的。
所以,安如松永遠不會幼稚的認為,李民薄如果想要創辦一家民調機構的,其所瞄準的會是金錢。
既然他的目的不是為了金錢,那麼就必然是為了權力了,而作為現任的總統,他又將在五年,不,準確的說,是將在四年半之後,以前總統的身份,在形式上退出政壇,像現在的盧大總統一樣,歸鄉養老。
那麼,在這種時候,他籌劃著組建一家民調機構的目的,肯定也不是為了將來競選用的,至少不是為了給他自己用的。
不是為了賺錢,又不是為了給他自己用,那麼最終的結果就只有一條了,這家民調機構創辦起來,是為了給別人服務的,更進一步說,是李民薄為了在將來他退休之後,藉以對後續的競選施加影響的。
由此可見,在內心裡,李民薄並不像他對樸大小姐承諾的那樣,在其總統任期結束之後,便將其在黨內、政界的相關資源,都轉交給對方,他還想竭盡所能的對韓國未來政治走向,施加自身的影響。
所以,如今的李民薄一方面在大國家黨內與“親樸派”明爭暗鬥,一方面在黨外大肆籠絡各種政治資源,不管是對三大電視臺領導層的插手干預,還是對安如松這類人的拉攏,乃至於這次組建民調機構的計劃,應該都屬於是他籠絡政治資源的手段。
而站在安如松的角度來看,他卻並不認為李民薄採用的這些手段,真的能夠在四年後之後,對樸大小姐構成多麼直接的威脅。
這一觀點,並不僅僅是因為他前世的記憶,還因為一個最現實的問題:李民薄自己的年齡太大了,這老傢伙四一年生人,等到其總統任期結束之後,都七十多歲了,僅從這個年齡上看,他就已經沒有滯留政壇的機會了。
而相比其他來,人家樸大小姐是五二年出生的,比他小了整整十一歲,在政界之中,這個年齡屬於是正當年。大國家黨中的那些政客們,都是再現實不過的人了,他們在考慮支援誰的時候,不可能不考量年齡的因素。
最重要的是,人家樸大小姐雖然政治智慧遠不夠看,但作為原樸大總統的親生女兒,人家的政治資源還是很雄厚的。另外,當年李會昌叛離大國家黨的時候,面對混亂一片的黨內局面,真正站出來挑大樑的,也是人家樸大小姐。
用那句話講,就是人家樸大小姐為大國家黨立過功,流過血,僅從這一點上看,大國家黨也不能虧待人家——等到李民薄離開青瓦臺的時候,大國家黨內絕對會有不少人做出這樣的表態。
總的來說,安如松並不看好四年半之後,李民薄與樸大小姐之間的黨內權爭,他甚至認為前者應該明智一些,該退休的時候就真的退休好了,棧戀不去更多的時候只會招來禍端,這種事情,歷史上已經有過無數的事例了。
當然,從另一個角度看,李民薄做這麼多佈局,沒準也是為了自保呢,畢竟他現在正在籌劃著對盧大總統下黑手,本著他做十一別人做十五的規則,一旦他退休了,而進步派卻在將來的某一天捲土重來,他得保證政壇上還有人為他說話才行。
再者,站在自身的立場上考慮,安如松也不認為自己應該去關心李民薄的真實目的,對方需要一家民調機構的支援,可考慮到他的總統身份,這家民調機構顯然不能由其自身來創辦或是主導,他甚至都不能與這家民調機構存在任何明面上的關係。
也正因為如此,李民薄才會透過白金俊之口,來詢問他安如松的意見。
另外,要從無到有的創辦一家民調機構,同時,還想讓它在短期內做出成績來,不僅需要大筆資金上的投入,還需要有來自傳媒方面的支援,因為只有傳媒性質的機構,才能將大範圍的抽樣調查做的最高效、最經濟。
在韓國,那些民調機構搞民調的時候,大部分時候都是採用抽樣調查的形式,而要形成有效的調查,則要保證樣本的數量。為此,大量的民調都需要藉助報紙、雜誌這一類有發行渠道的機構,而在最近幾年裡,則開始藉助網路的形式來做。
總的來說,這些民調機構不算是與什麼樣的傳媒機構合作,甚至於他們自己僱人做街頭民調,都需要支出大量的成本。而且,要想讓普通人耐著性子完成一份調查問卷,尤其是完成一份有效的調查問卷,民調機構一般都是需要給出一定獎品的,而這又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