鰥夫的文娛

第367章 【他的新書】(求訂閱)

京城,興華衚衕。

張偉這邊向林有成約稿,其實也不算特別,畢竟作為編輯,張偉時不時就會問林有成新的稿子,即便是林有成剛發表完新書不久,張偉這邊也會問下一部小說的想法。

林有成這邊自然也有考慮下一部小說,其實和張偉說得沒錯,有些故事其實可以寫成小說發表之後,再進行電影改編,當然有些故事則是可以直接寫成電影劇本,像《我的兄弟姐妹》,還有《愛》,當然也還有漂亮國那邊公司買走的《每一天》和《楚門的世界》。

林有成覺得還是可以寫後面將要被改編成電影,電視劇的小說,而且可以是不止一部。

因為現在林有成並沒用再手寫稿子,也是開始十分先進地用電腦打字,這在整個文學圈子裡面也都是十分先進,在不少作者眼裡也都是學習的榜樣,畢竟林有成都有開始用電腦打字,自然也會或多或少影響一些其他作者,不過在這些作者瞭解電腦的價格之後,不少人都發自內心地選擇了手寫稿子。

謝舒華端了一杯茶,放到林有成面前的書桌上,瞧著林有成打字越來越快,也是不禁有些佩服,又瞧著電腦螢幕上的那一行文字,眉頭一挑,不禁認真地看了起來——

“說來,他們單位其實就在我們地區下屬的一個縣城附近,也許是在山裡。

我以前便聽說過,那縣上有個大單位,住在山溝裡,很神秘的,他們進山之後,縣裡就沒有一個人再進過山,包括原來在山裡生活的山民,都舉家遷居了。也正因如此,沒有人能說得清,這到底是個什麼單位。說法倒是很多的,有說是搞和舞的,有說是上面的行宮,有說是上面的安全機構,等等,莫衷一是。

這樣神秘的單位……”

很顯然,在謝舒華看來,林有成這似乎在寫諜戰故事。

林有成打著字,回頭瞧見謝舒華似乎在看螢幕上面的文字,不禁笑了,端起桌上的那杯茶,站了起來喝了一口,又說道:“你坐著看唄。”

“不用了。”

謝舒華搖了搖頭,笑著問道:“這就是你新寫的小說?”

林有成點了點頭,他的確是在寫這部新的小說《暗算》,說起來這部小說也是諜戰小說,而且還是獲得過茅盾文學獎的諜戰小說。

毫無疑問,《暗算》絕對是屬於人民的文學,故事是關於那些地下英雄,也正是應該被人民所知道的故事。

說起來這部獲得茅盾文學獎獲的小說《暗算》,其實可以分為聽風者、看風者、捕風者、三部短篇小說,每部分含有若干故事章節,有七個敘述者,都以第一人稱分別敘述了自己的故事,而以敘述者之一的記者主人公巧妙地將其串聯起來,故事也就是透過這種詭異迷離的敘事方式和幻疑莫測的懸念情節,像是真實地展示了一個有別於人們固有印象的諜戰監聽世界,重新詮釋了那些諜報工作者的悲劇宿命。

林有成很清楚這部小說相當成功,後面不僅被改編成同名電視劇,其中的《聽風者》部分還被改編成電影《聽風者》,這可能也就是張偉所說的,故事寫成小說,然後再改編拍成電影電視劇。

現在林有成先寫的也就《暗算》裡面的聽風者部分,其實整部小說講述的是安全部門701的故事,透過聽風、看風、捕風這三章,分別描寫了特別單位701的三個部門監.聽局、破.譯局、行.動局中的傳奇人物。

其中,聽風者講的是監聽局歷史上最天才也是最接近瘋子的一個偵聽員瞎子阿炳,他在中外關係最緊張的時刻偵聽出敵軍的一百零七部秘密電臺,從而為國家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也為自己帶來了無上的榮耀。而這個天才同時也是脆弱的、愚昧的。他沒有姓能力,以為只要跟妻子抱著睡在一張床上妻子就能懷.孕。妻子怕離婚與人偷情生下了孩子,他異於常人的耳朵卻從孩子的啼哭聲中聽出了自己被戴了綠帽子,並因此自殺。

至於,看風者講述了破.譯局陳二湖和黃依依的故事,黃依依在破.譯局被人稱為有問題的天使,她在一年的時間裡破譯了北方保密期限在十年以上的高階密碼,卻死於醫院廁所的一扇彈簧門。在701內部,黃依依的存在和離去都像是一個傳奇。破.譯局後來成就最大的陳二湖,在退休後患上了職業病,把日常的生活當做密碼一樣去探求真假虛實,陷入破譯的迷陣中不能自拔,最終因為成功破譯一部被棄用的密碼而導致心臟病發作去世。

最後,捕風者中的兩則故事,一個是我讜利用士兵韋夫的屍體向敵軍傳遞了假情報,使我軍取得了戰鬥的勝利。另一個則是潛伏在敵對陣營保秘局中的人員“鴿子”,因為在分.娩時情不自禁地喊出已經犧牲的丈夫的名字而暴露被捕。

其實可以說,《暗算》完全不同於常見的諜戰小說,在這部小說裡面並沒有特別神化的英雄,而是另闢蹊徑,講述了具有特殊稟賦的人的命運的遭際,書寫了個人身處在封閉的黑暗空間裡的神奇表現,重新闡釋崇高。

可以說整部小說裡面都沒有為主人公的活動設定敵我二元對立的宏大歷史背景,而是設計了一個個特異空間——高度機密的研究所、敵後的地下工作場景,從而製造了特殊,而非傳統高大全的英雄。

甚至可以說,阿炳、黃依依都不是純正的歌名者,只是因為工作需要強迫他們成為英雄。陳二湖可能是個英雄,但工作的狂熱一度讓他走入精神病院,迷失自我。韋夫死後的成名完全是人造的英雄。林英在生孩子上的猶豫,在情感上的迷失,使得這位英雄也變得似乎蒙塵。整個故事裡面都有這些英雄的缺陷,如阿炳的姓無能、黃依依的放.蕩、陳二湖的古板、韋夫的雨望、林英的婚姻,可以說整個故事一面創立著新英雄,同時又扼殺了新生的英雄。

阿炳的自殺、黃依依的被殺、陳二湖和韋夫的病死、林英的犧牲,死亡形式各不相同。阿炳在收穫了英雄般的尊重時,生理的缺陷暴露更加突出,無法迴歸正常人的生活,只能以自殺來解脫自己。黃依依的被殺,則是在廁所為情敵用門無意識地撞死的。陳二湖是退休後又恢復工作後為自己的狂熱付出了生命的代價。韋夫生前未能為歌名做大事,死後卻為歌名立大功,他的死可謂恰到好處,符合了需要的一切要素。林英的犧牲是在生女兒時,昏迷過程中洩露了真正丈夫的名字導致的。這些書寫的死亡具有突發性、偶然性、非正常性,表面上都是死者特有的弱點和過失造成的,可以說是他們的弱性和過失預約了死亡,祛除宏大敘述中英雄死亡的道德魔咒,引導英雄迴歸正常人的生活。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