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奧組委官網都發了篇通稿,標題寫著《華夏奧運收視破紀錄,影響力空前》。
它本意是吹商業價值,結果寫到點火儀式時,直接用了GreatestofAllTime,歷史未有。
這一下,等於官方蓋章認證了!
後來,不光點火儀式被封神,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把這頂帽子,扣到了整個開幕式頭上。
華夏奧運開幕式,歷史第一!
因為杜笙和‘龍鳳呈祥’儀式,大家又把完整版開幕式影片翻出來看。
油管有完整回放,2天播放破億,可見這屆開幕式,真不是一般地受歡迎。
不光龍鳳呈祥出圈,連“少女時代”唱主題曲那段也爆了。
以前這組合在國外,屬於“聽說過但沒怎麼見過真本事”,這次在奧運舞臺一開嗓。
好傢伙,現場真唱、聲線穩得一批、配合天衣無縫,直接征服一大片海外觀眾。
外網論壇全是誇的:
“原來‘少女時代’live跟錄音棚一個水平?這唱功太離譜了!”
“顏值線上,實力炸裂,難怪能上奧運!”
國內網友直接驕傲到飛起:
“咱自家的女團,給全世界長臉了!”
連帶那首《一起向未來》也成了全球神曲,音樂平臺播放量蹭蹭漲,不少外國運動員在社交平臺發自己哼歌的影片。
有運動員說:
“聽著這歌進場,腳步都帶節奏,整個人都燃了!”
這波熱度,直接讓華夏奧運成了全球頂流話題。
大街小巷、朋友圈、微博、人人網,全在聊。
說白了,這屆開幕式,把“華夏味兒”和“國際範兒”拿捏得死死的——
熊貓、龍紋、漢服,全是華夏的文化符號;
標槍投擲、史詩BGM、光影科技,又是全球都能看懂的燃點。
杜笙這一槍,不光點燃了聖火,
更把華夏的霸氣、浪漫和創造力,狠狠砸進了全世界眼裡。
海外不少剛入坑的粉絲,吹完杜笙的牛掰後,感覺還不過癮,又在“少女時代”唱主題曲的影片底下巡網:
“‘少女時代’什麼時候再開演唱會?我機票都買好了!”
“+1!杜笙到底什麼時候帶她們全球巡演?迫不及待了!”
“年初她們在亞洲巡過一輪,我淘了套錄影,補上了青春的遺憾,值了!”
“少女時代兩位成員參演的《大宗師》正在熱映,有空的去打個卡啊……”
人就是這麼怪,越是得不到的越上頭,時間一長,回憶還自帶柔光濾鏡。
再加上這次“少女時代”是在奧運這種神級舞臺合體,那感覺就跟“傳說照進現實”似的,粉絲們能不激動嗎?
於是乎,原本處於下跌趨勢的《大宗師》,晃是又來了一波迴光返照。
不僅硬生生把國內預估的3.3億票房直接破了,連帶國際票房也飆升到11.9億。
一部純國產片能達到這種成績,也算可喜可賀了。
畢竟此前李聯傑出演的同型別《霍元甲》,國內票房只有1億,全球票房不到7千萬美元(5億元左右)。
這對比,足以證明一切。
此外,那些外網評論被國內博主一扒,國內粉絲群也跟著刷屏。
本來杜笙和“少女時代”的粉絲基數就大,這下1+1的熱度炸裂。
“#求巡演#”直接衝上熱搜,評論區全是淚目老粉:
“原來外國粉絲也跟我們一樣心塞!
我也想聽現場,可他們合體比過年還難!”
“在我心裡,杜笙和‘少女時代’就是頂流!”
“《隱形的翅膀》陪我熬過高三,她們的歌就是我的青春原聲帶!”
“《一起向未來》那歌多難唱啊!
四個人同步真唱,穩得像開了外掛,實力+默契,沒得黑!”
這些話傳到杜笙耳朵裡,他也就笑笑。
不是不想搞全球巡演,而是抽不出這麼多時間。
他自己一堆事要忙,四個小妮子也全是大忙人。
劉施詩在拍新劇,劉怡霏代言接到手軟,楊蜜綜藝連軸轉,唐鄢剛接了國際品牌大單。
四個人檔期湊一起?
下半年這個檔期,比登天還難。
8月10號上午,奧組委終於把完整版《一起向未來》,以及杜笙點火BGM《Victory》放出來了。
《Victory》首次揭面,直接被吹爆!
各路影片博主瘋了似的拿它做二創:
“騎熊貓點火高畫質慢放+《Victory》BGM”
“如果奧運點火是電影預告片”
“穿越者視角:杜笙早就預知未來”……
全網刷屏,熱度反向輸出,華夏奧運的影響力又被狠狠推了一把。
點火儀式、開幕式、兩首神曲——三連炸,瘋湧席捲全球。
因為有杜笙深度參與,這屆奧運不光辦得漂亮,影響力也遠超往屆。
全國上下對開幕式全是好評,他的聲望更是直接飆到頂流中的頂流。
其他不提,原本清空的聲望值,轉瞬就飆升到300萬。
看樣子,一週內突破500萬不是問題。
好比前世兩部片連撲的張毅謀,就因為開幕式辦得好,從“被罵得狗血淋頭”逆襲成“國師”,口碑直接翻盤。
而杜笙作為策劃之一,收益自然不少。
他本來口碑就炸裂,這回又親自上陣點火、寫歌、帶女團,直接從“神壇”跳上“封神榜”。
粉絲越吹越玄乎,評論越來越離譜:
“杜總不是人,是天降救世主!”
“建議把杜笙刻進歷史課本,叫‘國寶英雄’!”
“笙哥!你長得很像我真命天子啊……”
杜笙一看這勢頭,不由想起劉徳樺粉絲追星時間,不由搖頭一笑。
再吹就要出事了。
他只得低調下來,不接受採訪、不發微博、不搞慶功宴。
開幕式一結束,人就“消失”了。
為啥?
一來,“槍打出頭鳥,樹大招風”的道理誰都懂。
二來,真累了,趁這機會歇一歇也挺好。
這幾天,他過上了“退休”生活:
要麼陪範氷冰聊孕期趣事,或逗逗剛誕子的張柏芷母子;
又或看看姑娘們在院子裡練鶴拳,晚上共同進步。
然後琢磨新電影《特工3》的劇本,改改臺詞,加點新動作設計。
有天正寫著,楊蜜打來電話,一臉崩潰:
“又被粉絲堵機場了!
全問‘少女時代’啥時候再合體,我都快成客服了!”
杜笙笑著搖頭:
“急什麼,等這波熱乎勁兒過去,年後再慢慢安排。”
楊蜜翻白眼:
“你倒瀟灑,躲家裡當神仙,我們可天天被追問!”
掛了電話,杜笙望著窗外的晚霞,輕輕笑了。
這種頂流熱度,來得快,去得也快。
與其被架在火上烤,不如趁這空檔,喘口氣,沉澱下。
不管是日子,還是作品——
好東西,都得慢慢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