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笙裝沒看見,直接越過她往前走。
布萊克跟在後面,小聲嘀咕:
“年紀大了還打針,臉都僵得跟石頭似的,何必呢?”
茱莉亞坐在那兒紋絲不動,裝做沒聽見。
杜笙趕緊拉了布萊克一把,沒說話。
布萊克還不罷休:
“她是布拉德·皮特的好友,之前接受採訪沒少說你壞話,說你沒風度。
你是男人不好回嘴,我可以替你出頭!
等我抓到機會,非讓她好看。”
杜笙笑了笑,道:
“你好好拍你的戲,這種小事我自個兒能搞定。”
正說著,尼克爾森晃悠進來,特意從杜笙這邊路過。
杜笙主動打招呼:
“最近身體恢復得咋樣?”
之前這老傢伙被一個黒妞坐斷肋骨,進廠休整了一個多月。
尼克爾森拍拍胸口:
“應付幾條野狼不成問題!”
杜笙瞥他一眼,調侃道:
“你的最愛不是大屁股黒妞嗎,怎麼換口味了。”
尼克爾森嘿嘿一笑,湊近壓低聲音:
“你想不想我給布萊克寄點私密照片和錄影?保管她樂開花。”
杜笙翻白眼:
“收起來你自己慢慢欣賞吧。”
這時萊昂納多和詹妮弗·安妮斯頓也到了。
布萊克正坐後排跟伊麗莎白聊天,見人來了趕緊起身打招呼。
詹妮弗·安妮斯頓走過來,主動跟杜笙握手:
“哪天有空,我們單獨聊聊?”
杜笙點頭:
“今晚過後,隨時奉陪。”
詹妮弗比了個打電話的手勢:
“等我聯絡你。”
“好說。”
杜笙應得乾脆。
人越來越多,幾人不好堵路,紛紛散開坐下。
伊麗莎白髮資訊問:
“你跟詹妮弗很熟?”
杜笙實話實說:
“可能是涉及到她前夫布拉德皮特的問題,,有些合作得避個嫌。”
伊麗莎白嘆氣:
“鬧到今日這地步,何必呢。”
杜笙聳聳肩,沒說話。
詹妮弗·安妮斯頓號稱“燈塔甜心”,目前還是好萊塢數一數二的女星,人脈廣、資源多,組局能力一流。
他想要拓展北美業務,維持人脈網是必不可少的。
而奧斯卡作為全球三大電影節之一,是無數電影人做夢都想摸一摸的金人。
就連全球知名的大導演斯皮爾伯格和喬治·盧卡斯,也都曾為了它費盡心思、熬白了頭。
更別提布拉德·戴·劉易斯為了衝奧,直接在洛杉磯租了房子,一住就是好幾年,
然後整整花了一年時間搞“人脈公關”,見人就笑,逢場必到,就為混個臉熟。
就連一向灑脫、帥得天怒人怨的萊昂納多,這些年也被這奧斯卡折磨得夠嗆。
年年提名,年年陪跑,都快成“奧斯卡吉祥物”了。
杜笙作為好萊塢外地人,想要將小金人收入囊中,必須把握住每一個機會。
此時,坐在同一排的萊昂納多趁著大螢幕切到廣告、攝像機暫時移開的空檔,壓低聲音對旁邊的杜笙吐槽:
“哎,這主持人老拿我陪跑說事兒,煩死了!”
他頓了頓,壞笑著補了一句:
“我送你個特別祝頌。”
杜笙這次可不簡單,一口氣拿了兩個提名。
一個是《通緝令》的最佳改編劇本,另一個是《颶風營救》的最佳外語片。
本來劇組是想讓他衝影帝的,
可一看今年競爭太狠,高手如雲,乾脆退一步,改推最佳改編劇本。
畢竟這劇本也是他搗鼓出來的。
一旁的尼克爾森立馬接話,嘿嘿笑道:
“杜笙,趕緊捂耳朵!
萊奧這人嘴太毒,說出的話等於咒殺!”
杜笙卻一臉淡定,微笑:
“萊奧小觜淬了毒嗎,那倒是要聽聽了。”
萊昂納多眯著眼,慢悠悠地開口:
“從今年起,你在奧斯卡會陪跑八年,年年都有提名,卻年年落選。”
杜笙呵呵一笑,立馬反手就是一個“加倍奉還”:
“某人陪跑完八年,估計還得再來個八年,直接破紀錄了。”
萊昂納多頓時感覺胸口一悶,差點沒喘過氣來。
這反擊太狠了!
他下意識就想抬手做個鎖喉動作,結果被杜笙一把按住。
“幾架攝像機懟著呢,別給自己整出個‘失控男星’的熱搜。”
杜笙還故意補刀:
“再說了,我哪有你那麼好的‘耐力’,能陪跑那麼久?”
萊昂納多瞥了他一眼,半真半假地說:
“就你這張臉,這身板,那些學院老頭看了能不眼紅?
只有等你老了,臉上皺紋一多,眼袋一耷拉,氣質‘滄桑’了,那樣才有丁點機會獲獎。”
杜笙擺擺手,道:
“我寧願換氣質,也不願跟你學忍者神龜。”
尼克爾森一聽,立馬調轉槍口,對萊昂納多說:
“正好我隨身帶了把剔骨刀,你要不幫杜笙提前把臉‘改造’一下?
省得他以後太帥,搶了你的風頭。”
三人正你一句我一句地互懟,舞臺燈光一暗,頒獎嘉賓上臺了。
去年拿了最佳女配角的蕾切爾·薇姿優雅地走上臺,
她站在話筒前,配合大螢幕上的提名短片,緩緩念出最佳改編劇本提名名單:
“保羅·托馬斯《血色將至》、克里斯托弗·漢普頓《贖罪》、科恩兄弟《老無所依》、杜笙《通緝令》……”
全場安靜下來,連呼吸聲都輕了幾分。
她拆開信封,看了一眼,隨即揚起聲音宣佈:
“《老無所依》,科恩兄弟!”
掌聲瞬間炸開!
已經七十多歲的科恩笑著站起來,和劇組成員一一擁抱,然後從容走上舞臺,接過屬於他的獎盃。
全場起立鼓掌,致敬這位敬業者。
杜笙坐在臺下,臉上始終帶著微笑,鼓掌鼓得挺起勁。
這結果他早有心理準備。
科恩兄弟三度提名,又是學院派老將,拿獎實至名歸。
他這次提名更多是“刷存在感”,為未來鋪路,倒也不急這一時。
接下來,主持人艾倫·德傑尼勒斯上臺,開始講那些老掉牙的美式冷笑話,臺下笑得稀稀拉拉。
男女配角獎剛掀起點小高潮,緊接著就是一連串技術類獎項。
最佳音效、最佳剪輯、最佳美術設計……
一個接一個,節奏慢得像在熬湯。
最要命的是那些“懷舊回顧”環節。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