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吧,導演!

第177章 雙黃蛋雙黃蛋!

出發前,路江和司徒兆敦反覆確認:“確定不單單是因為短片?”

“放心,單是短片我就不讓你回來了!”

司徒兆敦紅光滿面。

昨天接到戛納主辦方電話時候他也有此擔憂。

畢竟這次路江是兩部作品入圍。

一部長片,一部短片。

要是短片的話,哪怕拿了短片金棕櫚對他來說也沒什麼意思。

好在昨晚戛納方面發出的是兩份邀請。

邀請《美》的主創以及《龍蝦》的主創參與閉幕式頒獎禮。

這就說明,兩部作品都有獎項。

而兩部作品都拿獎,哪怕都是小獎,其意義也是無比非凡。

所以此刻,司徒兆敦只想趕緊走完那勞什子紅毯,趕緊拿獎,趕緊回國.相比於戛納開幕式紅毯的超強儀式感,以及各首映禮的爭奇鬥豔、品牌爭鋒。

戛納的閉幕式紅毯就顯得隨意了許多。

在著裝上,沒有指定的高定、成衣或者定製,只要是正裝即可。

上紅毯的人也顯得更為雜亂。

前段都是非競賽單元的作品主創,其中還有一些受邀的入圍作品主創以及一些當地名人。

到後段才是主競賽單元的準獲獎作品主創。

整體看著就和內地後來的紅毯很是類似。

咖位低的在前,咖位高的在後,最後是領導之類的壓軸.而且在紅毯前,也沒有主辦方控場,把整個紅毯主聚焦點留給各個品牌商的時尚商業氛圍。

取而代之的,是電影節真正的電影交易氛圍。

等候區烏泱泱的人群裡,多的也是各作品的製片人和各地買家,整一個有點像交易所。

紅毯前那短短的半小時,路江就已經在司徒兆敦和韓三品的介紹下,和不少於十家各國版權商作了簡單招呼和溝通。

當然除此之外也有同行間的溝通交流,比如南朝鮮女性孫藝珍,她參演的《醉畫仙》也入了圍,主演是南朝鮮影帝崔岷植。

孫藝珍確實挺漂亮,人也很文靜,話不是很多。

不過團隊懂一點韓語的翻譯回過頭來卻卻告訴路江,雙方走遠後,孫藝珍一直在和同行的人感慨路江的身材好好、範彬彬的容貌太不講道理了吧!路江天天見她還會看得上別的女星嗎,以後他倆要是在一起,生出的孩子會不會超級漂亮所以孫藝珍也是個小八婆,捂嘴笑。

直到紅毯開場,所有人才開始按照出場順序,一批批亮相。

整個走紅毯的過程也很是緊湊,7分鐘的寬鬆條件不存在了,最多隻有一分鐘,因為今天頒獎比什麼都重要。

不過這再怎麼說也是戛納的紅毯。

所以等紅毯到了後段,獲獎主創開始走紅毯後,現場鎂光燈爆閃的頻率便高了一大截。

這個階段主創們在紅毯上的時間可以延長到五分鐘左右。

所以這時候同樣對有著曝光需求的女星們很是友好。

可以說,這就是個小首映紅毯。

也是因此,範彬彬再次閃耀了一波戛納。

香奈兒小香風高定上身,範彬彬氣場全開。

經歷過首映紅毯後,再加上路江又要拿獎,現在的她愈發自信,尤其是獎項這塊,在她看來,這比手握代言更能給她帶來底氣。

而路江也很明顯能感覺到,現在他和範彬彬的關注度比首映紅毯時候要高了很多。

“lu,看這裡!”

“fanbinbin,這裡這裡!”

“lu,fan,你倆可以一起嗎?”

“lu再稍等一下.”

記者們很是熱情,這裡頭一部分是國內的,大部分是國外的。

長槍短炮,人頭攢動,烏泱泱的,鎂光燈咔咔閃。

比前面幾部作品的主創熱鬧一截。

這也讓張靜初等幾個小跟班們心裡激動不已。

今天過後,我會不會也能和董璇那樣蹭到代言?

就算沒有,有過這次亮相,我是不是也能算半個國際明星?在這種飄飄然的感覺下,紅毯很快結束,接下來是頒獎時刻。

頒獎的順序是非主競賽單元到主競賽單元。

也就是從短片開始頒起。

路江的《美》在沒有金色保險的加持下,和加拿大的動畫短片《瘋狂之石》一起拿下短片評審團獎。

這是個二等獎,還不錯。

領獎時候路江攜女主範彬彬、男配老路、製片司徒兆敦以及劇務寶強一起上臺。

短片本就是主創一起上,寶強也確實是劇務,但他可上可不上,只是來都來了,路江自然得照顧一下小老弟。

這也讓次日河北邢臺寶強老家,以寶強家為中心,各種奔走相告.發表了簡單獲獎感言後,路江眾人回到座位。

此時一些內地媒體已經開始哀嘆。

原來是短片拿獎,白高興一場。

個別成分複雜的華人媒體則是偷笑。

路江的《龍蝦》這些天一直在營銷戛納黑馬。

沒想到是短片拿獎。

呵呵呵。

但很快他們就笑不出來了.接下來,又經過漫長的等待後,總算是來到了主競賽單元的頒獎環節。

“獲得第55屆戛納國際電影節55週年特別獎的是,邁克爾·摩爾,《科倫拜恩的保齡》!”

“獲得第55屆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會特別獎的是,艾里亞蘇雷曼,《神聖的介入》!”

主競賽單元的頒獎和市面上所有頒獎禮的順序一樣,都是小獎頒到大獎。

而今年這倆獎項一出來,現場所有人就開始了議論。

因為這倆獎項很特殊。

55週年特別獎就不說了,這是週年獎,平時沒有的。

而關於後者。

如果說戛納國際電影節的最高大獎是金棕櫚獎的話,那麼僅次於金棕櫚的二等獎就是評委會大獎,也叫評審團大獎。

但這都是在1967年之後的事,在1967年之前戛納的二等獎就叫做評委會特別獎。

不過戛納在1967年設立評委會大獎為二等獎之後,又於1969年設立了評委會獎為三等獎。

評委會特別獎則從此便成為了一個非常設的獎項,而是個別評委極力為某個電影爭取的特殊獎項。

評委會特別獎在整個20世紀90年代以來一直到去年也只出現了兩次,沒想到今晚居然又再次出現了!司徒兆敦第一時間察覺到了這個變化,當即便側頭小聲對路江嘀咕了一句:“看來今年沒有評委會獎了。”

路江不知道他怎麼分析出來的,但也開始皺眉思索。

原時空,《龍蝦》在2015年的戛納拿就是評委會獎。

所以如果真按老兆說的那樣,那麼擁有金色保險加持下的《龍蝦》又會拿什麼獎?

思索間,另一邊的付彪跟著表示:“不會是最佳編劇吧?”

最佳編劇獎也是常設獎項,論含金量來說也是很不錯的。

按照往常的經驗,該獎項都會在倒數第三的位置頒發,排在影帝影后兩個獎項之下。

《龍蝦》要是能拿這個獎其實也不錯,畢竟華人還從沒拿到過。

但現實很快又讓所有人瞪大了眼睛。

因為接下來,頒獎禮直接跳過了最佳編劇,轉而開始頒發影帝影后了。

所以,今年沒有最佳編劇?董璇不禁捂嘴小聲驚呼:“難道是影后?”

戛納的影帝影后提名和奧斯卡的規則不一樣。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