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沙,全名指縫流沙,是郝成自己開發的一個app。
其最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剛剛認識寧薈的那會兒:“不管有什麼酸甜苦辣鹹,或者需要建議幫助的,你都可以告訴它。
“甚至,它還可以許願哦,會有飛奔著的阿拉丁來實現你許下的願望。”
“嘻嘻,那個飛奔著的阿拉丁不會就是你吧?”
“你要相信我,我肯定不會去偷看後臺的。”
“信你才有鬼了!”
……
裡面裝滿了兩個人的青春和回憶,如果說最開始人群中的那一撇,是見色心喜的一見鍾情,那“許願桶”你來我往的交織才是許卿一生時的抉擇。
指縫流沙只過隙,抬頭仍然那年人。
那個時候,指縫流沙還只是一個類似於日記、筆記、生活記錄的app。
直到今年年初,chatgpt以及各大語言模型突然爆火,郝成也嘗試利用開原始碼訓練了一個語言模型,並把這個語言模型結合了阿里雲的一個語音識別能力整合到了指縫流沙這個app裡,這才有了今天的小沙。
“原本它是很弱智的啊,就是個半吊子。”
自己用一個開源模型胡亂練練搞出來的語言模型是什麼水平,郝成再清楚不過了,對話都費勁。無非是識別出一批關鍵詞指令,進行一些操作,比如,記錄這個指令,就是把自己的話原封不動的記錄成文字。
但今天,它竟然提示自己要升級了?郝成這個開發者啥都沒幹,軟體自己就要升級了?還會變得更聰明?【是的呢,小沙能量槽已滿,符合成長條件。】
能量槽是什麼?郝成甚至從app導航欄裡的“我的”→“幫助”→“等級”裡找到了它的說明和獲得記錄。
【使用人數+2(認可),獲得能量+2】
【接入阿里雲語音助手,豐富了功能,獲得能量+1】
【記錄transformer演算法紀要,獲得能量+1】
“嗯?還有這個?”看了一眼日期,郝成微微點頭:後來這是把指縫流沙當工作記錄用了。
【記錄ai理念-ai的訓練將會由資料驅動最終轉變為知識驅動,獲得能量+50,獲得升級所需關鍵因子(能力方向)】
“嗯?剛才一個成型演算法才1個能量值,這個僅有一句話的理念竟然值50個?而且還是關鍵因子?”
“ai的訓練將會由資料驅動最終轉變為由知識驅動?”郝成在心裡將這句話又默默的讀了好幾遍,延伸著它內在的邏輯。
……
【使用者:0004連續十天登入,獲得能量+1。能量槽已滿,可用於小沙的成長養料哦!是否消耗100能量值進行輔助升級?】
“升級!”郝成這回沒有猶豫,直接下發了指令。
【消耗100點能量,指縫流沙升級中,請稍後.】
【警告:版本升級需要算力支援,當前伺服器算力無法滿足版本需求,請注意升級硬體配置。】
【算力需求:10tflops/千併發(以fp32計),升級訓練過程:至低10tflops(需耗時十五分鐘)!】
指縫流沙現在用的伺服器,是某一次某雲伺服器廠商新使用者註冊活動的時候,郝成花了99搶的,而且是99元三年。
33塊錢一年啊,就這價格,別說gpu算力資源了,連cpu和頻寬都是共享的。
之前一個人隨便玩玩還行,真要做ai相關的服務那肯定捉襟見肘。
“需要算力,不能虛空提供服務,看樣子這升級也是一種ai訓練迭代的過程,並非無中生有。”就當是一個功能黑盒,郝成也是默默的記下了這一點。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