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隔壁,放肆運動了一番的郝成已經進入了“好夢”,今天獲得了兩張學習卡,此刻他正在深夜課堂。上次課程學習了【微意識體對知識從獲得到融合的整個過程概述】以及它的前兩部分【拿來、和認識】。
拿來是主動的,而認識是基於知識的【特性因子】,作用於微意識體的具有一定【規律性的聯絡和對映】。
而今天整個90分鐘的課程,郝成學習到的是【從量化到對映】的各種具體操作以及相應的微意識體訓練效果。
當第二天早上醒來的時候,郝成思維都有些遲鈍,因為資訊量太大了,他一時間都沒有完全梳理清楚。
“超級符碼系統是最淺顯的對映。”
拿出平板和筆,相比於打字,好像現在漸漸的喜歡上了寫字,因為他發現,一筆一劃的寫,比噼裡啪啦的鍵盤敲出來,更能幫助他理解這其中的內涵。
也不知道這是不是心理作用:“而高階的對映邏輯,是似有似無,用時則實,無用則虛。”
郝成無語的笑了笑,這還整上玄學了。
不過他倒是想到了一個不恰當的例子:多年不聯絡的同學突然打電話,要麼是他要結婚了,要麼是借錢。
“大約微意識體對事物和知識的認識,也是這麼功利吧?”
郝成搖了搖頭,雖然說不明白那種感覺,但他卻是有一點點理解在微意識體的訓練中,認識,也就是認知訓練,是怎樣一個邏輯了——
這是對統一於矛盾的處理。
基於知識訓練的微意識體ai訓練,所獲取的只是不總是統一的,甚至有時候是矛盾的。
那怎麼辦?統一的融合,矛盾的先放一邊。
而且,這個放一邊也不是說就是完全不管了,等訓練到一定程度之後,再拿出來,然後繼續作對比、繼續做對映。
或者你先把矛盾的當成正,先融合矛盾的也可以,只不過那就是另一個方向的微意識體模型了。
“這倒不是對與錯的關係,而是角度的關係?”郝成思索了一會兒,也想到到了人類對於知識的學習和對未知的探索。
很多時候的認識也是侷限於當下或參考系的,比如最典型的經典力學和量子力學的問題。
而這個學習過程,跟人類的教育也很相似:
比如給小學生學習的東西,很多時候它都不嚴謹的,甚至是錯誤的,只是在他那個年齡段,你只能這麼教他。
至於以後,等上了高中大學,甚至碩士博士,他自會看到更深入的東西,理解更深的東西。
“不過這種四仰八叉的網狀邏輯,對於硬體的要求也太高了。”
郝成最近也是惡補了很多關於現在ai訓練相關的知識,包括基於浮點數運算的gpu算力卡,現在看都是很難滿足這種微意識體的訓練需求的。
就像多光譜通道鏡頭結合深度學習ai的模型一樣,哪怕是郝成自己設計出了微意識體的演算法,訓練還是得透過加點升級來進行。
“慢慢來,總有一天會解決這個問題的。”雖然郝成此刻對此沒有任何的思路,但他仍舊信心滿滿:“回頭先試試加點的方式行不行。”
晶片設計他確實不會,但是畫個加法器試試它總不難吧?
……
“嗡嗡嗡,嗡嗡嗡!”郝成在家裡多待了一會兒,李清波就發來了訊息,問他今天去不去公司:“紫光展睿ceo來訪,關於機器人晶片用量的事兒。”
“我過去,大約半個小時,他現在在是吧?”這個問題還是很重要的。
紫光展睿的t9100晶片,是臺積電euv6nm生產的,使用這個晶片的手機也好、平板也好,都是百元機或者乾脆是山寨機。
銷量什麼的根本就談不上,備貨肯定不多,自己這邊要是放量賣起來,晶片肯定要加單那是毋庸置疑的。
而且郝成也有一些事情想要諮詢一下情況,當即選擇見一見。
“千萬級是毫無疑問的,”針對紫光展睿ceo任大偉的問題,郝成開門見山:“就看能達到幾千萬了,而且還有一個問題,我希望任總認真思考:“兒童認知輔助大模型機器人是我們的第一款產品,後續肯定有其他型別的,比如迎賓機器人、老年伴侶等。我們現在選擇紫光展睿的這款soc,只是因為它確實夠用。
“但是,您也知道,我們未來的產品線肯定是要做升級的,未來效能不夠用了怎麼辦?”
郝成一直覺得網友們說的有點兒對,紫光展睿存在感太低了。
不要說什麼銷量低沒有動力研發,聯發科技以前也是山寨機晶片呢,現在也慢慢的起來了,甚至在高階領域都能和高通掰一掰手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