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邊剛一下高鐵,就接到了副手的彙報:“何組長,白駒科技開源的那個新的演算法,專家已經分析透徹了,資訊傳播鏈條極致溯源……”“停!不要跟我說演算法,能做什麼?”何震擺了擺手,技術上的問題他完全不懂,聽了也白聽。
“說簡單點兒,它就是小沙指數的核心演算法,”上次查處社交媒體的那個案子,他們一度陷入僵局,就是小沙指數釋出,讓他們掌握了資訊的傳播鏈條,最終透過數學的相關性證明才固定了證據。
“現在不一樣了,這個演算法開源了,我們的專家已經認定,這個演算法定位的資訊源頭和傳播鏈條不僅快速準確、同時還具有【傳播鏈條上的每一個節點甚至每一個賬號】的完整性以及不可抵賴性。
“這完全可以稱之為是資訊的dna,能夠記錄資訊從生存到消亡全過程的dna。
“還不止如此,如果再結合小沙本身對資訊的分析和認識判斷的能力,只要一冒頭,就能迅速的定位到賬號,固定完資訊的dna全證據鏈。”
“那太好了!”何震大喜,之前的小沙指數雖然也很準確,但是小沙指數只是在描述事實,有了事實之後,還需要這邊想辦法透過各種手段固定證據,而現在,直接有了資訊鏈條的dna,嘿,一抓一個準兒!技術什麼的,何震完全不懂,但dna他知道,一旦確定了,那就是死證。
“那白駒科技我們還去嗎?”副組長問道。
“嗯?為什麼不去?”何震一愣。
“我們過去不就是尋求幫助,問問郝總有沒有什麼建議的嗎?這東西……”
“不是,合著你以為我來是來要東西的是吧?我來看看我兄弟!”何震擺了擺手:“行了,你不用去了,回去吧!”
“我……”副組長心中腹誹,還兄弟,人家認識你是誰嗎你就在這兄弟。
……
郝成這邊一早就接到谷玉峰的電話說專項行動小組的組長何震下午要來,還說讓他加點兒重視。
只不過這……
“兄弟!”一見面,何震一個巴掌拍到了郝成的肩膀上,好傢伙,搞得郝成差點兒沒有一個趔趄,幸虧這一段時間鍛鍊還比較多,身子骨還強健了不少,否則非摔了不可。
何震也是急忙上前扶住他,忙不迭的道歉。
“沒關係的,何組長。”郝成也看出來了,這人和谷玉峰那種一板一眼的官員不太一樣,這就是一個“人來瘋”,什麼重視不重視的,不如誠心重要。
“叫什麼何組長,這就咱倆,叫震哥。”
郝成一般是不太習慣這種沒來由的熱情的,但何震這樣的人,算了,震哥就震哥吧,反正看著他也四十多了,比自己大至少十來歲,自己叫聲哥也完全不吃虧。
“震哥!”
“嗯,這就對啦!”何震一點兒也沒把自己當外人,直接拉了把椅子就坐下了:
“我這次過來呢,本來是想跟你取取經的,不過,你那開源演算法,我們的專家將它視作資訊dna,能夠解決我之前的問題,這件事兒就解決了。”
“嗯,資訊dna,這形容,很貼切!”郝成點了點頭,十分認可這種比喻。
實際上,記錄資訊從生存到消亡的全過程,極致溯源的這個演算法,郝成選擇將它剝離並開源,除了先前提過的三個原因,還有一項更重要的考慮——
他在為自己心中的另一個設想和商業佈局在打基礎,這個基礎就是在技術上要可靠,在人心中是權威。
何震一個“資訊dna”的說法,郝成看來,確實貼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