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午是一個雷厲風行的人,確定了方向之後那是一刻也沒有停歇,當即就開始動手了。
畢竟時間不等人,小沙人人能用,而他也不認為自己的腦子能夠獨樹一幟,自己能想到的別人全都想不到。
那就要拼速度了——這個時候快人一小步,就能佔據更多的先機,然後再利用自己的產品設計能力,一步一步的往外放新功能,新玩法,不斷地保持一點點的優勢。
然後,形成品牌與慣性,就能維持更多的使用者。
“品牌!”這是陳燕午這一段時間第一次冒出相關的想法。
小沙的出現,曾一度讓他產生了品牌建設在這個時代不再重要的看法。
畢竟,龐大的資訊獲取、篩選、判斷能力,讓小沙幾乎擁有了火眼金睛,作為主力,在幫消費者選擇商品方面,同樣質量選價格,同樣價格選質量……
品牌?那還有什麼用?由小沙幫助選擇更好的商品也就是了。
尤其是在外賣行業,他親眼瞅著樂團這個龐然大物轟然崩塌,無論如何掙扎都無法挽回敗局,遑論品牌了,巨頭的身份也沒能讓小沙高看半分。
既如此,還花費大力氣建設品牌的意義又在哪裡呢?
不過,漸漸的,他見得更多,也想的更多了之後,就不這麼想了。
比如,有的人,他就是喜歡肯德基。
而喜歡,是非常主觀的東西。
有的人就是認可華為,認可,在一定程度上更是品牌建設的成果。
而這種融入了認知、喜好、情感等多種因素的品牌建設,可不是小沙能夠理解的,這正是它最弱的一批因素的綜合。
品牌建設依然佷重要,但另一方面,如果要說完全都和以前一樣,不會受到小沙的任何影響,那也是不可能的。
至少,以前鋪天蓋地廣告的那種推廣方式,效果肯定是大打折扣的——隨著小沙以助理ai的身份參與到資訊篩選資訊決策,且比例越來越大之後,你給ai看廣告,還能有什麼意義?這些都是陳燕午在生活中,工作中不斷挖掘不斷思考得出的東西。
但具體如何做,如何在小沙已經存在並快速介入人們生活甚至生產活動的這個時代,樹立或者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形象,那就不是他的能力所能企及的了,畢竟他是學計算機的,而不是市場影響。
而這個事兒,小沙肯定也幹不了,都說了涉及喜好、認知、情感等人類特別主觀的東西了,這更非它所長。
“小沙幹不了品牌建設的工作,但是又能提供基礎資訊和資料,按道理說,這也是一個很好的創業方向,不過,我不懂。”
陳燕午甩了甩腦袋不再去想這些東西,只是吩咐小沙如果有相關的創業專案出現,立即告訴他一聲,隨後便迅速的開始了自己的工作。
“小沙小沙,我要獲取註冊使用者的小沙使用記錄相關資料,是可以的嗎?”
【小沙的相關資料授權,需要使用者本人明確允許,且採取最小化的原則。涉及個人隱私的,加密儲存在使用者本地,白駒科技都是沒有的。
【相親app的話,個人資料主要用於個人行為、喜好、性格、能力等相關評估,而相關的評估是由小沙進行的,app只能獲取到小沙評估過後的結果,而不能直接獲取使用者原始資料。】
“那如果app有雙方交換資訊的功能呢?”陳燕午要做的,是一個真誠的平臺,最後肯定會有一個交換小沙資訊的設定,當然,交換哪些資訊由雙方自己確定。
【這也不需要透過app的開發者儲存和交換資料,兩個人的小沙之間就可以直接對接。】
陳燕午思索了一番,覺得十分合理。
白駒科技開源的兩個演算法——資訊倒置推薦以及資訊極致溯源他都是研究過的——白駒科技真的是把隱私保護和資料保護以及資訊溯源做到了極致。
如果別的企業說,你的資訊都是存在本地的,即便我們是app的開發者,我們也拿不到,指定沒人信。
但是,白駒科技這麼說了,那肯定就也是這麼做的。
因為技術路線和演算法就公開在那,只要去驗證,就能清晰的知道自己的資訊流傳到了哪裡。
而這,就是使用者信任的基礎。
……
因為現在有小沙,當功能明確,需求清晰的時候,開發起來的速度那是非常快的,小沙完成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作,陳燕午對剩下的微末邏輯進行梳理和開發。
也一兩天的功夫,整個app的雛形就已經完成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