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員後,我成了科技教父

第24章 就連騰訊,適配APP都更加積極了!

“郝總……”第二天一早,郝成這邊剛起床,正刷牙呢,就接到了何鋼打來的電話。

“郝總,郝什麼總啊,”郝成饒有興致道:“叫我名字,或者叫我郝工也成。自我介紹一下,我,郝成,現任白駒公司首席演算法工程師。”

這不是開玩笑,如果哪一天在某種場合,需要寫個牌子,郝成更希望自己的職位是演算法工程師,而不是什麼董事長總經理。

而他,也是一直在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基於微意識體融合的人工智慧訓練演算法將是他未來工作的重點。

“好,郝工程師,”僅僅是兩三天的交流,兩個人就慢慢的熟絡起來,這樣隨和的類似朋友之間玩笑何鋼也很受用:“那你知道,指縫流沙現在的下載量有多少了嗎?”

“多少?”郝成還是昨天晚上九點多看的資料,截止到現在,他還真的不知道。

“超過了一百二十萬,付費使用者也達到了六十萬。”何鋼只是報了資料,平靜的沒有做做任何解釋。

“多少?”郝成倒是被嚇一跳,不是驚訝數字,而是因為,華為兩天前提供的能夠容納200萬,極限能夠容納400萬註冊使用者的算力伺服器中心就要不夠用了。

原本還想著能撐到mate70系列上市,現在看,就這一週都撐不過去。

擴充伺服器的事情也是迫在眉睫,甚至擴小了都不行,這直接就得奔著五千萬的註冊使用者去準備。

“一百二十萬啊,數字還不是最關鍵的,更為可怕的是,就因為你這一個app,直接是把我們60系的庫存都清光了快。”

何鋼顯得很興奮:“不僅如此,還有新系統的升級比例也是大大的提高,不怕告訴你,就連騰訊,適配app都更加積極了。

“甚至都邀請我們的人駐場協助了,要知道,之前我們好幾次提駐場協助都被他們婉拒了。”

讓何鋼興奮的又何止於此,原本公司上下對於原生鴻蒙雖然信心十足,但現實就擺在那裡,應用生態不完善是客觀存在的。

安卓有超過500萬的應用,ios也有200萬。而原生鴻蒙截止到現在,原生應用加上雲服務的總數量還不到兩萬。

公司做過評估,原生鴻蒙至少要達到10萬以上的應用數量,生態才算初步成熟,才能不影響95%以上的使用者使用和選擇。

而10萬加的應用數量,根據現在的情形推算,至少要到明年二季度才能達到。

但此刻,就指縫流沙這一個app,就可以抵得上十萬應用!這還是指縫流沙的使用場景並未被完全探索出來的緣故——去看花粉俱樂部就知道了,每隔一會兒就能有新的帖子刷出來,這意味著又有使用者開闢了新的用法。

感覺就跟一群人在河沙裡淘金一樣,隔不大一會兒就有人叫喊:“我挖到一個狗頭金!我也挖到一個!我我我,還有我!……”

那種景象,真叫一個熱鬧非凡,何鋼自己現在都黑著眼圈,就是因為昨天刷花粉俱樂部刷的停不下來,每每有人分享新用法,他都想嘗試一下,這一嘗試不知不覺就到後半夜兩三點了。

所以,對於此刻的華為來說,一個指縫流沙,就是抵得上百萬雄兵。

這麼說一點兒也不誇張。

華為內部的意見也是因此得到了空前的統一——什麼單框架、雙框架,可升級可降級的,已經沒人去討論這些問題了。

原來是擔心直接全上next,應用生態不夠完善影響使用者體驗,進而影響銷量。

如果給使用者多一種選擇,又擔心next的使用者量不夠,影響廠商的適配態度。

而現在,完全不必擔心。

根據mate60系列的情況來看,哪怕是預裝4.3,使用者升級的積極性也絕對非常高漲。

既然如此,那無論如何選擇都無所謂了,讓使用者用腳投票就是了!所以何鋼此來,目的也很簡單:巴巴的給郝成“送”伺服器來了——真要算力供不上,吃虧的還是他們!

就沒等郝成開口,何鋼自己就提出來了:“我們在臨江還有一個新建的算力中心,有500 p的算力,原本是計劃做華東地區綜合創業算力服務中心的,現在你要不要?”

“多少錢?”算力郝成當然需要,不過500p的算力中心,光造價估計接近5億了。

“總成本是6個億,我們按成本價給你。”

何鋼說道:“你也不用付錢,mate70系列和matex6系列我們的授權費用回頭直接抵扣,到時候直接走一下賬就行。”

說完,何鋼自己心裡都感慨了,這算什麼事兒啊,原本自家的算力卡那是排隊都不好買到的,現在巴巴的給人來送來了,還得給他考慮錢從哪兒來。

就差問他電費付不付得起,需不需要華為先墊付著了。

“行,我也不跟你客套,反正也是給你們用。”郝成略一琢磨就答應下來,200一臺,六個億這就是300萬臺機器的授權使用費。

“那你趕緊把公司所有的手續都準備好,”何鋼也是操碎了心:“我們這邊就正式做交接,還有,演算法備案的事兒別忘了,如果有需要直接聯絡我,華為這邊可以派人協助你。”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