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員後,我成了科技教父

第22章 專案安排

“這確實是一個新路子,是一個了不得的設想。”郝成嘀咕著:“知識能夠凝聚意圖的最小單位.

“知識.凝聚意圖這.”

其實郝成一大早送完女兒就想直接回到家研究昨天夜裡那45分鐘所學的知識來著,但是被何鋼一頓電話給薅了過去,耽誤了大半天,直到下午三點多才回到家裡。

而一回到家,他就開始將深深記在腦海裡的東西再次梳理了一遍,而經過梳理,對這些東西的理解就又深刻了一個層次:“這理論是從微觀論述的,不太好理解,如果從宏觀上去表達,”郝成眯著眼睛,腦筋分外活躍:“宏觀來看的話,知識是作為決策依據的一部分而存在的。而所謂凝聚意圖,直接看作是形成決策的漸進過程。

“而漸進的過程,再分解成微觀來觀察,那就是最小單位的富集過程,當然這個富集並不是1加1等於2的這種迭加,而是1個融合1個,變成更大更強的1個,最終形成的是如小沙般更加強大的ai模型。”

……

這個時候再回過頭去看,類似於現代符碼系統的那個“知識凝聚意圖”的規律性聯絡……

郝成覺得自己的思維都更加的清晰了,原本很多想不明白的點也慢慢的在一次又一次的思索中豁然開朗。

此刻,什麼小沙不小沙的,他已經覺得自己上自己也行的程度了。

甚至,他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開始“凝聚”完全由自己打造的第一個基於意圖做決策的“ai模型”了……

不過,事情顯然並沒有看起來那麼簡單。

原理已經很清晰了,但怎麼樣利用現有的硬體去實現,這也是一個巨大的難題。

現在的ai訓練所用的算力卡,其本質就是實現多組算術運算和邏輯運算的組合邏輯電路,被稱為alu。

簡單理解,它就是做數學運算的,最簡單的就是加減乘除。

從數學運算怎麼樣發展到人工智慧,一方面,需要便捷的方式充分利用算力晶片的效能,英偉達的cuda就是做這個的。

另一方面,也需要優秀的演算法,比如transformer這個基於自注意力機制的深度學習演算法模型,就是後來gpt和chatgpt以及多數語言大模型的基礎。

此刻的郝成,也需要設計一個強大的演算法,來實現他剛剛才學習、剛剛才開始理解的理論——知識凝聚意圖的規律性聯絡理論。

痛苦,但也快樂著。

“這比整天坐在公司寫那些重複寫了不知道多少遍的程式碼強太多了!”不知不覺,兩個多小時過去了,郝成起身伸了個懶腰,並順便接了杯水。

……

“爸爸.爸爸爸爸”不多時,寧薈接著女兒也回來了,這一進門,連鞋都還沒換呢,就直接撲到郝成這裡了,惹得她媽媽直喊:“郝蓁蓁,跟你說多少遍了,換鞋,換鞋,一會兒你拖地!”

“行了,四歲的孩子,耐心,要有耐心!”郝成一邊把女兒抱起,一邊說道

“蓁蓁,媽媽剛收拾的那麼幹淨的地,是不是被你踩髒了?媽媽是不是一會兒還要收拾?那要怎麼辦?”

“我幫媽媽收拾,以後會記得先換鞋。”小蓁蓁高舉著雙手,一臉沮喪的說道:“我最聽話啦~看到爸爸太激動,給搞忘了了啦!”

“又發生什麼事兒想要急著分享給爸爸呀?”郝成一邊給她換鞋,一邊問著。

“我要機器人,超級聽話的機器人!”剛還沮喪呢,這一會兒興致又高昂起來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