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員後,我成了科技教父

第250章 從理論到產品認知輔助機器人二代的能力

值得探討嗎?如果,侵入式腦機介面的互動方式是可以被允許的,那麼,這種五感的互動就更沒什麼可說。

但問題就在於,可以一股腦的給人灌輸大量的資訊這件事兒,在很多人眼裡是非常可怕的。

“資訊多了可怕?不不不!真要給你洗腦,用不到這麼高深的技術。天天刷抖音就夠了!”

“噗嗤,你這說的真形象!”

“這話說的看似無厘頭,其實很有道理。舉個例子,在網際網路尤其是移動網際網路大規模的普及之前,人們獲取資訊的渠道是什麼?量又有多少?除了看少量的書報紙電視,就沒有其它渠道獲取外界的資訊了。

“再往前呢,電視收音機等甚至是電出現之前呢?有的人甚至一輩子都沒走出過鎮子,販夫走卒講一個別村的故事,那都好像是天邊一樣遙遠。

“而現在呢,刷半小時抖音,就能有無數的人影響你的價值觀和判斷力。你還別不信,對抖音深信不疑的人大有人在,而上邊有多少是真的,有多少是編的,誰能判斷?”

有人接茬:“小沙幫我判斷。”

“所以,小沙若要影響你的價值觀呢?”

有人發出了這樣的反問,言外之意也就是在說:你都已經在鍋裡了,五感不五感的其實都一樣。

“可是,這能一樣嗎?五感可是直接和大腦相連的!”

“你看影片的時候,眼睛和耳朵不也是直接和大腦相連的嗎?解耦了一下,能夠傳輸更多更自由的資訊了,僅此而已!”

“其實,我覺得最關鍵的一點還是管制。資訊的量是大還是小,是直接還是解耦,這都不是本質問題。本質問題是,我們接受到的所有資訊其實都是受到監管的。

“像類似的技術出現了,監管怎麼跟得上,怎麼確保安全,才是應該討論的。至於,技術要不要發展,我認為是沒有必要討論的,技術必須發展,你不發展別人也會發展。等到那時候,就被動了。”

《藍星online》雖然只是一款遊戲,但它是ai推理出來的未來世界,甚至可以說本來就是未來世界的一個分支,裡邊的場景啟迪了太多的人。

有人就拿它舉例子:“看看《藍星online》裡普通人的生活,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別人都在往科技、往變異上走,而你拒絕,會是一個什麼結果。

“而且,我認為,《藍星online》本身太文明瞭,而真正的現實,如果普通人這麼弱,社會發展的所有環節都參與不進去,那一定會變成寵物的。”

技術沒有人討論的,必須要發展,關鍵是監管力度和安全保障。

這樣的論點也得到了非常多的人的支援。

郝成笑著,將小沙篩選出來的典型觀點呈現在所有人的面前,讓大家都看到。

“夾帶私貨也是個問題,但是,這種問題你怎麼講呢,現在的各種文章、影片也夾帶私貨,人不知不覺就會被繞進去,尤其是專業學過心理學的,想要誘導你接受點什麼,套個話什麼的,簡直不要太簡單。”

“所以,做這件事兒的是白駒科技,這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了吧?”

“這倒也是!”

“好,停!”看討論的差不多了,多數的觀點也已經展現在所有人的眼前了,郝成適時地叫停了小沙的篩選,隨後說了這麼一句話:

“無論你們是信任白駒科技還是信任小沙,都沒問題。但是,請永遠記住一件事兒,最值得你信任的,永遠只有你自己。

“我想大家似乎忽略了一件事兒了,就是我剛剛說的,驅動大腦發生物質變化的驅動力,它是分為兩類的,你們回憶一下。”

“是,一類是我們的無感無覺,包括解耦後的無感無覺,它依然也是這個通道。它是輸入型的驅動力。”有人立刻就想到了:“還有一類,就是我們自己本身的思考。就是我們沒有接觸任何的外界資訊,但是,我們的大腦一直在動,也是一種驅動大腦物質細胞發生變化的驅動力。”

郝成沒有多言,將之前強調的事情再次搬了出來:外驅和內驅。

而白駒科技現在所做的,五感五知和大腦的互動,顯然是外驅。

而外驅只是能夠進入大腦,讓大腦知道這些東西。而是不是會被接受和認可,還要取決於人自身的思考這個內在大腦物質變化的驅動力。

“有的人天生謹慎,任何資訊到他那裡,都會被再三求證,才會被認定為事實。而有的人,天生就大大咧咧,三言兩語就能被哄騙。

“透過五感傳遞給大腦的海量資訊,是否能得到內驅的確認,這跟人有關,而跟傳遞的過程和方式無關。”

大腦是一個非常神奇的東西,現代科學對大腦的研究也從未停止過,包括各種功能分割槽、記憶與思考的研究等等。

而今天,白駒科技用推測的方式在現場展示了一副猜想圖。

“我強調一遍,這張圖是猜想,還未被證實證明。”郝成將這張圖放出來的時候,還特意強調了一句:“這話好像今天說了很多遍了,也有必要說明一下:廣泛的猜測鏈條如果能閉環且能夠證明當前的問題,就可以視為它是事實。

“如果後續有新的發現,再做調整也就是了。事實上,我前邊也說了,即便現在科學認定的事實,隨著我們科技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工具更加先進,也會有新的發現。”

“好,現在,我們看這張圖。”郝成伸出手指向空中的影象投影,然後說道:“總體的,我們把人類的認知分為三個部分,物質記憶,認知轉化和思維流轉。”

物質記憶、認知轉化和思維流轉的整個示意圖在花花綠綠的光線中,被淋漓盡致的展現的活靈活現。

而郝成一指:“五感與大腦的互動,只是做到了第一層級,也就是物質記憶。也就是說這個資訊已經在你腦子裡了,但遇到了什麼問題,它並不一定能夠在第一時間為你所用。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