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問題來了,這些年輕人工作在哪裡,又住在哪裡?
陽光智慧城市!
他們將會成為這裡消費的主力軍,樓下的餐廳、咖啡館、商城裡的電影院、酒吧,全都是他們活動的主要場所。
引進這些外包公司,對羅恩來說,絕對是筆劃算的買賣,怎麼都不會虧。
而且現在剛剛進入千禧年,未來外包業務的規模還會不斷擴大。
到時候會有幾十萬、上百萬的人以此為生計,那確實意味著龐大的利潤。
羅恩看好拉曼的外包公司,絕對會成為行業的知名存在。
在全球化的這股浪潮中,外包的利潤他也會分一杯羹。
轉眼之間已經到年底,進入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個年頭即將過去。
羅恩本打算回孟買,那裡的陽光智慧城市也將開業。
新德里這邊開了個好頭,他對接下來的商圈都頗具信心。
不過蘇爾診所提交到案頭的報告,讓他放緩了歸程。
經過了幾年的運營,蘇爾診所已經成為孟買最好的私人醫院之一。
得益於會員制的運營模式,它的好口碑在富人群體中傳播的十分迅速。
印度其他地方都能聽到蘇爾診所的名聲,甚至德里這邊都有人千里迢迢跑去孟買的蘇爾診所治病。
這兩年北印度這裡的很多朋友都在問羅恩,為什麼不在新德里也開一家蘇爾診所。
他聽進去了,於是派人對德里這邊的私人醫院做了個調查。
他的本意是瞭解市場情況,結果卻看到了觸目驚心的內容。
全球化帶來的不僅是貿易,還有各種模仿西方的生活方式,比如私人醫院。
像這種新事物,以前是幾乎沒有的。直到80年代,所有醫院都是由國家運營。
從政府宣傳的角度來說,印度的醫療普惠做的非常好,德里這邊就有好幾家優秀的公立醫院。
它們大多是在50年代建立,作為國家的旗艦研究機構,放在國際上都很有水平。
只是幾十年過去,這些較老的機構雖然仍在為人們提供服務,但卻無法滿足中產階級的醫療需求。
瞧瞧外面的那些私立醫院吧,就像西方大多候診室一樣,有著各種精良的裝置。
醫院到處充斥著企業風格的東西,比如有一個意見箱,還有一個資訊諮詢臺,上面放著一個友好的標誌寫著“我能為您效勞嗎?”
同時邊上的電視機屏上還滾動著能在這裡購買的醫療服務,海報上的廣告有關於視力矯正的,還有各種對疤痕、妊娠紋和皺紋的治療。
海報上的照片裡是快樂健康的家庭,就像許許多多當代印度廣告那樣,是個白人家庭。
這才是中產階級需要的醫療服務,尤其是像美劇所瞭解和熟悉的尖端醫療裝置。
為了獲得這種“一流”的醫療服務,富人們轉向新的私立醫院,這些醫院多由商界的億萬富翁家族所有。
這些家族都是權力根深蒂固的精英階層,在政府有關係,能夠獲得在城市建造不動產的必要土地。
他們往往同時擁有金融公司、保險公司、臨床研究公司、還有數以百計的醫院。
背後的各種交易且不提,總之這些私立醫院為中產階級創造了煥然一新的醫療健康體驗,時髦、裝置齊全,當然價格也很昂貴。
私人的就是資本的,資本是要喝血的。
羅恩手中的報告寫了很多事例,都是私立醫院的常態。
老實說有些很超乎他的想象,甚至還牽扯到身邊的朋友。
那個曾經在蘇爾電器剛剛起步時,幫他搞定從李家坡進口電機的商人拉南特死了。
他是金奈人,妻子卻是德里人。這兩年他漸漸把生意交給兒女,老夫妻倆回到德里定居。
羅恩去年還和他喝過一杯,他看起來完全不像得病的人,前兩天卻突兀的去世了。
他得知訊息比較晚,現在打算去拜訪他的妻子阿爾蒂。
對方把見面的地點放在了某個私立醫院看看,似乎她還在處理後事。
羅恩把汽車停在商業醫院的停車場,他下車朝醫院樓下的咖啡廳走去,然後就被嚇了一跳。
在大門口有一個已經死去的婦女,臉朝下躺在擔架上。
門被她堵住了,她身材敦實,是個中年人。
在死者旁邊是一個年輕男子,她的兒子。
“她在醫院住了三個星期,他們讓她出院後,我們就把她帶回家。但她病情惡化,今天早上過世了。我們不知道怎麼辦,就把她帶到這裡來了。”
他一直哭,擺弄她身上蓋著的圍巾,幫她把臉遮起來。
“我們要一個擔架把她從車裡抬出看,但我們要把她抬進去的時候,他們不讓。他們說她已經和醫院沒關係了,所以我們不知道要怎麼辦。”
路人為他們擔心,因為她躺在早晨炙熱的太陽下,這很不利。
一輛車停在入口,下來一個人,那是這個男人的兄弟。
正在這時,羅恩要等的人也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