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花木蘭的“暗樁”行動也在幽州大地悄然鋪開。
一隊隊打著“護送糧秣”旗號的翊林軍小隊,押運著部分真實的糧草輜重,穿梭於易京周邊及幽州腹地。
她們紀律嚴明,秋毫無犯,贏得了部分飽受戰亂之苦的百姓好感。
然而,在這些隊伍中,混雜著花木蘭精心挑選的機敏之士。
她們的任務並非作戰,而是如同水滴滲入沙土。
“老丈,聽說沒?劉幷州援助咱們糧食,可那是要用咱們幽州的戰馬和皮子去換的!公孫將軍……唉,這是飲鴆止渴啊!”田間地頭,偽裝成農婦的女兵與老農“閒談”。
“鮮于大人,劉州牧對您可是仰慕已久啊!他說了,幽州豪傑,豈能久居公孫瓚這等暴戾之徒之下?如今袁紹勢大,公孫瓚敗亡在即,劉州牧雄踞幷州,兵強馬壯,才是值得託付的明主!您看這飛狐陘……”
隱秘的莊園內,翊林軍的密使正與對公孫瓚統治不滿的地方豪強鮮于輔等人密談。
流言在幽州蔓延開來。
“劉英要吞併幽州!”
“公孫瓚賣地求糧,引狼入室!”
“飛狐陘已成了劉英的地盤,幽州西大門沒了!”
這些流言精準地戳中了公孫瓚統治的軟肋和豪強們的不安,在易京守軍和幽州民間悄然發酵。
易京城下,寒風凜冽。
臨時搭建的高臺上,香案陳列,三牲祭禮。
劉英與形容枯槁、強撐精神的公孫瓚並肩而立。
兩人手持金刀,割破掌心,殷紅的鮮血滴入盛滿烈酒的巨碗之中。
“皇天后土,實所共鑑!”劉英聲音洪亮,響徹四野,“我劉英在此歃血為盟!袁紹逆賊,僭越不臣,荼毒河北!今我二人,摒棄前嫌,同心戮力,共討國賊!生死與共,絕不背棄!有違此誓,天人共戮!”
血酒入喉,灼熱如火。
臺下,兩軍將士爆發出震天的呼喊:“討伐袁紹!共保漢室!”
儀式隆重,誓言鏗鏘。
然而,高臺之上,劉英眼神深處一片清明,唯有冰冷的算計。
公孫瓚眼中則混雜著屈辱、不甘與一絲抓住救命稻草的僥倖。
盟約締結的次日,晉陽城外。
劉英頂盔摜甲,立於點將臺上,聲如雷霆:“袁紹無道,侵凌州郡!今與公孫將軍盟誓,共討國賊!三軍聽令!兵發井陘,劍指鄴城!揚我幷州軍威,掃除奸兇!”
“萬勝!萬勝!萬勝!”數萬幷州健兒齊聲怒吼,聲浪直衝雲霄。
大軍開拔,煙塵滾滾,氣勢磅礴。
然而,這浩大的“東征”誓師,在劉英與核心將領心中,卻只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戰略佯攻!真正的殺招,早已在無聲中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