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英靈逐鹿,三興炎漢

第42章 斷魂死局·假餌藏刃

“軍爺過譽了。”蔡琰微微欠身,“還未請教軍爺尊姓大名?在軍中任何職司?”

“在下劉英,”劉英坦然報出真名,卻刻意壓低了身份,“現忝為幷州討逆將軍麾下……一軍司馬,專司斥候偵緝之事。此番追蹤匈奴,解救百姓,正是分內之責。”

“原來是劉司馬。”蔡琰再次行禮,“此番救命之恩,蔡琰沒齒難忘。若非劉君率部神速追蹤,我等恐已身陷北地,萬劫不復。”

“文姬姑娘言重了。”劉英連忙擺手,“此乃將士用命,上下一心之功,英不敢居功。倒是姑娘身處險境,猶能鎮定自若,安撫他人,施以援手,這份仁心與膽識,令英欽佩不已。”

他看著蔡琰清亮的眼眸,誠懇道:“此地非久留之所。我軍稍作休整,便會護送獲救百姓南返晉陽安置。文姬姑娘若不嫌棄,可隨我軍同行。晉陽雖非樂土,然有官府安置,總好過流落荒野。待局勢稍定,或可尋訪令尊下落。”

蔡琰看著眼前這位自稱“軍司馬”的年輕將領。

他談吐文雅,見識不凡,更難得的是那份發自內心的尊重與關懷,毫無尋常武夫的粗鄙與對女子的輕視。

她深吸一口氣,斂衽深深一禮:“如此,便有勞劉君了。蔡琰……感激不盡。”

鷹愁澗的勝利並未讓劉英衝昏頭腦。

他深知於夫羅絕非易與之輩,此番受挫,必會瘋狂報復。

果然,數日後,一名渾身是傷的斥候被巡邏隊發現。

他自稱是從匈奴營地逃出的漢人奴隸,帶來了一個令人揪心的訊息:左賢王於夫羅震怒於鷹愁澗之敗,將怒火傾瀉在俘虜身上!他將擄來的青壯和年輕女子押往更北的苦寒之地為奴,而將數百名老弱病殘的“無用之人”,包括許多孩童,囚禁在北方百里外一處名為“斷魂谷”的山谷營地中,由少量兵力看守,意圖任其自生自滅,或作為誘餌!

“將軍!那些老人孩子……太慘了!求將軍發兵救救他們吧!”斥候涕淚橫流,聲音悽切。

訊息迅速傳開,軍中群情激憤,尤其是那些剛剛獲救的百姓,更是哭求劉英出兵。

營帳內。

岳飛眉頭緊鎖:“主公,此訊息來得蹊蹺。我軍剛勝一陣,士氣正盛,於夫羅豈會如此輕易暴露一處‘薄弱’的關押點?還恰好讓一個漢人奴隸逃出報信?末將以為,恐是誘敵之計!”

花木蘭也面露憂色:“末將附議。於夫羅狡詐,鷹愁澗便是前車之鑑。這‘斷魂谷’,地形必然險惡,易守難攻,更易設伏!”

“鵬舉、木蘭所言極是。”劉英聲音低沉,“此乃於夫羅的毒計!他料定我軍新勝,又聞老弱被囚,必急於解救,故設此餌,誘我入彀!”

他猛地站起身,眼中寒光閃爍:“然,明知是餌,此餌卻不得不吞!若置之不理,坐視老弱孩童死於非命,我軍心何存?民心何附?幷州百姓如何看待我等?”

他掃視諸將,決然道:“於夫羅想釣魚?好!那我們就將計就計,給他演一出好戲!讓他釣上一條他吞不下去的惡龍!”

“鵬舉!”劉英語速極快,“你率主力大軍,偃旗息鼓,遠遠綴在我後方!保持至少三十里距離,利用山勢林莽遮蔽行蹤!待我訊號——三支紅色響箭升空,立刻全速馳援,直搗黃龍!”

“桂英!”劉英看向穆桂英,“你率本部山地精銳,即刻出發,取最險峻隱秘之徑,繞至斷魂谷後方制高點埋伏!居高臨下,監控全域性!一旦谷中火起或見我軍受困訊號,立刻發動,斷敵後路,壓制伏兵!”

“木蘭!”劉英最後看向花木蘭,“你率翊林軍精銳,在斷魂谷以南二十里處,尋一扼要之地隱蔽設伏,準備接應!同時派出遊騎,密切監視谷外更大範圍動向,謹防於夫羅另有奇兵!”

“末將領命!”三將轟然應諾,眼中燃起戰意。

劉英看向帳內最悍勇的親兵:“點齊人手,備足強弩、火油、鉤索!隨我親往斷魂谷‘救人’!記住,此行兇險萬分,務必打起十二分精神!”

“主公!”一個清越的聲音響起,蔡琰從帳外步入,她已換上了一身乾淨的粗布衣裳,髮髻簡單挽起,雖素面朝天,卻難掩那份清麗與從容,“琰略通醫理,願隨劉君同往。谷中若有傷患,或可及時救治。”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